1.芽苗菜品種的選擇。生產芽苗菜的品種繁多,小扁豆、紅稈蘿卜、白稈蘿卜、雞毛菜、白豌豆、小麥、綠豆、黑豆和小金豆等,這些品種制作的芽苗菜均能生長良好,可以參考使用。 2.種子處理方法。①種子的選擇。最好選擇當年收獲、顆粒飽滿、發芽率在95%以上的種子,這樣的種子活力強、發芽快、出芽整齊、產量高、品質好。選種時將破損、秕粒和霉變的種子剔除。 ②種子的處理。種子處理的步驟:選種—55℃溫水浸種—冷水浸種。夏秋季節,溫度較高,可用不高于55℃的溫水浸泡5分鐘,然后用冷水浸泡;冬季溫度低,用55℃溫水浸泡30分鐘,然后用冷水浸泡8~12小時,根據品種和種子顆粒大小調整時間。55℃溫水浸種的水量一般為種子的2~3倍,冷水浸泡的水量淹沒種子即可,種子需要鋪平,防止吸水膨脹后有部分種子露出水面。55℃溫水浸種的作用:一是可以殺滅種子表面的細菌;二是打破種子休眠,提高種子活力,提高發芽率和發芽整齊度。完成浸種的種子,充分吸水,會膨脹2~3倍,種皮撐脹無皺縮。 3.催生芽苗菜。種子浸泡完成之后,將種子均勻平鋪在適宜尺寸的容器中,然后充分噴水,最后用濕潤的紗布或者毛巾覆蓋,紗布和毛巾需要保持濕潤,且不宜太厚。所選容器可以是漏水的塑料筐、塑料托盤和花盆,也可以是特制的芽苗菜盤。同時,根據種子顆粒大小和容器情況,可在容器底部鋪放紗布、毛巾或者吸水較好的衛生紙、A4紙,這樣既可以防止種子下漏,也可以給種子萌發提供水分。 4.芽苗菜的日常管理。芽苗菜對生長環境要求不高,家庭制作芽苗菜可以選在陽臺、廚房的櫥柜等通風陰涼的地方,日常的管理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溫度管理。芽苗菜生長所需的溫度應該控制在16~25℃,溫度低會延長芽苗菜的生長周期,導致纖維化,口感下降;溫度高會導致芽苗菜徒長,莖稈纖細,降低品質,溫度高還容易發生霉變。 ②濕度管理。芽苗菜生長的最適濕度為80%左右,濕度過低會加速芽苗菜纖維化,口感下降,嚴重時會出現燒根現象,導致芽苗菜苗死亡。濕度過高容易發生病害,使芽苗菜霉變。家庭制作芽苗菜時應選擇陰涼且濕度穩定的地方,濕度過低時,可多噴水,并增加噴水頻率;濕度過高時,應加強通風,降低濕度。 ③光照管理。不同品種的芽苗菜在制作期間對光照的需求不同,有的品種需要見光綠化,有的品種需要全程避光。通過試驗確定,白豌豆、小麥、紅稈蘿卜、白稈蘿卜、松柳、爬豆、雞毛菜、紫蘇、甜蕎麥和蕹菜等需要見光綠化,綠化時光照既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只需要散射光即可。小金豆、小扁豆、黑豆、香草和綠豆等需要在黑暗中生長,見光就會發紅或變綠。 ④細心管理。發現爛種、爛芽等情況時要及時取出,以免造成大面積污染。 5.采收。不同品種芽苗菜的采收標準不同,如豌豆、甜蕎麥、蕹菜、黑豆、小金豆、爬豆和松柳長至12厘米左右高,葉片沒有展開時即可收獲,采收時用剪刀貼近種子剪斷即可,豌豆和松柳一次種植可以收獲2~3次。蘿卜、雞毛菜、香草、小扁豆、綠豆和紫蘇長至8厘米左右,子葉沒有展開時,可連根拔起,剪去根部食用。 6.種植盤清洗。一批芽苗菜收獲完成后,如果所用容器是一次性的,可不用清洗,如果是可以重復利用的,則需清洗消毒,晾干之后備用。常用的消毒劑有84消毒水,石灰水、75%的酒精等。也可以選擇使用紫外線消毒燈,利用紫外線殺菌,不過最簡單的方法是在光照較強時,將洗干凈的容器放在太陽光下照射一段時間。消毒完成后的容器,即可接著用于生產下一批芽苗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