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貓妖嬌嬌 化學好老師 離子反應——第一課時 一、教材分析 1、《離子反應》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1)第二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的內容。《離子反應》是重要的化學用語,在中學階段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知識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貫穿于中學化學教材的始終,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 2.在中學化學中要學習許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都可能涉及離子反應及其方程式的書寫。《化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要能通過實驗認識離子反應極其發生條件,了解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而學生剛進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識不豐富,電解理論又沒有學習,因此本節知識對學生來說具有相當的難度。這一節我把它分成二個課時。第一課時講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第二課時講離子反應及其發生條件。 3.學好這一節內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學反應的本質。既鞏固了前面已學過的電離初步知識,又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識、電解質溶液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并且正確而又熟練地書寫離子方程式,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它還是歷年高考的熱點考。 二.學情分析 ① 已學習電解質與非電解質,能區分哪些物質是電解質、哪些物質是非電解質;② 已了解電解質在溶液中能發生電離,以離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會書寫電離方程式; ③ 已了解離子守恒,并能運用離子守恒進行簡單的計算。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了解電解質的含義,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初步學會從微觀的角度認識物質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發生的反應。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歸納,學會探究、分析化學反應的實質,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觀察反應和反應事實,使學生了解研究事物從個別帶一般的思想方法,體驗研究問題尋找規律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觀察表格,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勇于探索的科學態度和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辯證和唯物主義教育。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電解質質與非電解質的概念,常見酸堿鹽的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教學難點: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五.教法分析 1、 情景激學法:創設問題的意境,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在意境中主動探究科學的奧妙。 2、探究、歸納法:通過學生對問題的探究、討論、歸納,最終掌握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六.學法指導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活動的真諦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學習。因此在本節教學中我積極響應新課改倡導的課堂上“師——生、生——生”的互動的教學方法,在學法設計上采用問題探究與交流活動相結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交流的習慣。 七.教學過程 [板書] 第二節 離子反應(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 [引言]通過為什么在生活中手濕了不能摸用電器來引入電解質的概念,讓學生思考討論后進行歸納,然后由老師帶著學生引出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概念。 [板書] 一、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歸納]分析得出電解質的概念。 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狀態下不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并舉例常見的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練習] 1.金屬銅、碳棒、NaCl溶液、NaOH溶液、都能導電,它們是否為電解質? 不是,電解質必須是化合物。 2.蔗糖溶液和氧氣不導電,所以說它們是非電解質,對嗎? 不對,非電解質必須是化合物。 [歸納]由上答案分析電解質和非電解質都必須是化合物! 單質和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3.SO2、SO3、CO2、NH3溶于水導電,它們是否是電解質? 它們不是電解質,因為導電的物質實質是它們和水反應后的物質。 [歸納]電解質必須是物質本身電離而導電! [設問]為什么電解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導電? [討論]以氯化鈉的水溶液為例,來研究原因 [結論]因為氯化鈉溶于水后,發生了電離,產生了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在通電條件下,這些離子做定向移動,所以可以導電。 [板書]二、電離和電離方程式 電離:是指電解質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產生自由移動陰、陽離子的 一種過程。 電離方程式:用化學式和離子符號表示電離過程的化學方程式。 [引言]我們寫化學方程式需要配平,那么我們書寫電離方程式要注意哪些問 題? [板書]書寫電離方程式應注意的問題 [歸納] 1、式子左邊寫化學式且系數是1,式子右邊寫離子符號 2、電離時所產生的原子團在電離過程中不能拆開,必須作為一個整體寫出。 3、兩大守恒:原子守恒,電荷守恒。 [練習]1、請寫出NaHCO3 、NaHSO4的電離方程式 NaHCO3 = Na + + HCO3- NaHSO4 = Na+ + H+ + SO42- 2、寫出H2SO4、HCl、HNO3、Ba(OH)2、NaOH、KOH、NaCl、K2CO3、NH4Cl、 Al2(SO4 )3的電離方程式。 H2SO4 = 2H+ + SO42- HCl = H+ + Cl- HNO3 = H+ + NO3- Ba(OH)2= Ba2+ + 2OH - NaOH = Na+ + OH - KOH = K+ + OH - NaCl = Na++ Cl- K2CO3= 2K++ CO32- NH4Cl = NH4++ Cl- Al2(SO4 )3= 2Al3++ 3SO42- [探究]這些電離方程式有什么規律? [板書]三、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 酸:凡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堿:凡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鹽:凡電離時生成金屬陽離子(或NH4+)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 [練習]1、下列物質中,屬于電解質的是( C ) ①熔融態鐵 ②液氯 ③ Na2SO4④ H2O ⑤ SO2⑥ NaCl溶液 A、①② B、③④⑥ C、③④ D、全部 2、下列物質中,能夠導電的電解質是( B ) A.Cu絲 B.熔融的MgCl2 C.NaCl溶液 D.蔗糖 3.請寫出以下幾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并按酸、堿、鹽進行分類。 Ca(OH)2; Mg(NO3)2; NH4NO3 H2SO4 八.板書設計 離子反應 第一課時 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 一、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都不導電的化合物。 二、電離和電離方程式 1、電離:是指電解質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 下產生自由移動陰、陽離子的一種過程。 2、電離方程式:用化學式和離子符號表示電離過程的化學方程式 三、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 酸:凡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堿:凡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鹽:凡電離時生成金屬陽離子(或NH4+)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 九.教學反思 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學生的學是為了從“學會”到“會學”。本節課的教學安排,充分以學生為主體,滿足高一學生探索及發現的需求,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很好的融入到課堂中來。在整個過程中,老師起到引導作用,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符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當中由于內容的緊湊性,在時間把握上應該更注重,在探究中要充分“想學生之所想”,做好充分的準備。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