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七十二峪,最近在隨著旅游的開發(fā),越來越受廣大旅游愛好者們親睞,其實這些峪口無論從自然景觀還是歷史人文方面,都有著挖掘不盡的寶藏,至少在中國交通史上是值得研究的重要文化遺存地。再想說的就是這里所說的七十二只是個概數(shù),代表多,其實有名有姓的峪口應該可以數(shù)到近90處。 說簡單些,就是許多人愿意去山里玩,或者是往來交通的人,愿意在秦嶺山中休閑停留,因此,必不可少地會涉足峪口,因為這些地方即是交通要道,又是登山的入口。即便在現(xiàn)代交通相當發(fā)達的今天,梳理公路、鐵路等線路,其實也會發(fā)現(xiàn),基本是沿襲了秦嶺古道的走向,有的甚至就是在古道的基礎上繼續(xù)修筑的。 如果說旅游方便一些,那么肯定是指交通方便一些對嗎?那一定是規(guī)模較大的峪口,方便行車,尤其是周邊的旅游景區(qū)開發(fā)后路況較好。但要注意的是,這種'方便'也是有季節(jié)與時間段的約束的,例如:冬季的秦嶺雨雪天氣會影響到交通,很可能許多峪口駕車已經(jīng)不安全了;再如,在春季防火的時段,許多峪口是封閉的,自然感覺出入不是方便了。 這里簡單介紹幾處從歷史上講就很著名且容易去到的峪口吧: 陳倉道 命名原因:陳倉道系關(guān)中西側(cè)穿越秦嶺通往陜南、四川的驛道。劉項相爭時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即由此道北伐關(guān)中。 如果現(xiàn)在去玩,實際上就是由陜西寶雞市向南,沿S212,經(jīng)鳳縣,入甘肅成縣等。建議夏秋去玩,可以參觀古大散觀遺址、嘉陵江源頭等,如果到了秋季,鳳縣靈官峽的紅葉還是相當完美的。 庫谷道、義谷道、錫谷道 均系自古代長安翻越秦嶺,南向通往金州(今安康)的驛道,各以入口秦嶺山谷得名。 唐玄宗天寶年間的'荔枝道'(漢子午道)即取道長安至子午谷口,再折東沿終南山山前大道接錫谷、義谷、庫谷、石門谷。 如今要去玩的話,大致的走向就是西安、柞安、安康的這條路,這也是目前為止西安至重慶開車最好走的一條路G65包茂高速,如果去游玩的話,可以于夏秋游覽柞水的牛背梁、旬陽的太極城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