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網上看到這張照片,應該是亞洲其他國家一名父親“陪孩子”寫作業的場景,一般下面的配文都是,“我爸爸早這樣對我,我就上清華北大了!” 這張圖應該也是很多家長的心聲了,我要是有我也想這樣對你們。在不知不覺間已經形成了陪孩子寫作業這種風尚,看孩子有什么不會的好隨時輔導,又或者是怕孩子貪玩不寫作業,影響以后的發展。 這種“自殺式”陪孩子寫作業的家長還不算少數,十個家長里面起碼有九個會陪孩子寫作業,還有一個估計是爸爸在陪。 在家長看來孩子寫不好作業,學習就不好;學習不好,成績就會下降;成績下降了,將來考不上重點大學;考不上一流的學校,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怎么結婚?養家?生娃? 也就形成家長的一個焦慮,一看到孩子的第一句話永遠都是“你作業寫完了嗎?” 這樣只會讓孩離你越來越遠,我們可以多關心一下他在學校發生的事情,今天做了什么事情,這樣他們會覺得你更加關心他而不是作業。 對于陪孩子寫作業,我并不排斥,但是陪寫作業不是幫孩子寫作業,不是把自己氣個半死,要有耐心,不要動不動就大吼大叫,“你怎么這么笨呢,我腳指頭都比你聰明!” 在你說孩子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你自己小時候是什么樣子呢?他要是什么都知道還需要你么? 陪孩子寫作業要耐心,每一代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在我們父母的時候棍棒底下出狀元,這已經不適合當今的教育環境。現在提倡“快樂教育”,但還是要和孩子制定一定的規則。家長要拎得清楚,什么管什么不管,什么是重點什么可以歇一會,而不是放任自流啥事兒都不管。 那我們到底該不該陪孩子寫作業呢? 1、從孩子的角度出發 首先問一下孩子需不需要你陪她寫作業,一般年紀小的孩子需要家長陪同一起完成作業,他們沒有自己的定力,很多字不會寫,算術不會算。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切記不要焦慮,剛開始寫作業歪歪扭扭是正常的,要即時糾正。 2、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保持正確的坐姿保護視力、寫作業的時候要專心致志不邊做邊玩兒、字跡清晰。同時字練的差不多的時候,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本子,讓他把每天的作業一科科的記錄在本子上,晚上寫完作業以后檢查。這些良好的習慣會讓孩子,在以后的學習的道路上走的更遠。 3、學校給孩子減負不是為了讓你給他加負 不要總是想著讓孩子多學一點,給他布置各種作業,加各種補習班!學習要勞逸結合,不要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厭煩 ,始終讓孩子保持對學習的興趣。 留出時間給孩子自己,找小伙伴一起玩耍,一家人一起陪孩子看看電視,出去散散步不是很好嘛?這樣孩子也會得到放松,第二天學習也會更加有動力。 “自殺式”督導作業還體現在,孩子的作業很多家長都不會做。像什么帶一億粒米到學校、畫家里車子的標志、還有各種你想不到的手工作業等等。 其實這些作業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呈現的方式或許有待加強。現在大多數家庭,特別是城市家庭,寶媽寶爸工作壓力很大,平時陪孩子的時間都很少,幼兒園為了增進家長和孩子的交流,布置一些親子手工作業,初衷倒是無可厚非。 對于高年就的作業不會做,家長可以自己尋找答案,然后自己多做幾遍,在給孩子講解,不要直接給孩子答案。講解以后可以讓孩子在抄寫一遍,周末再把題再復習一遍,再選兩道可以舉一反三的題目。 其實說白了這種“自殺式”陪孩子寫作業的初衷,還是中國家長的通病,希望孩子成龍成鳳,有一個好的未來。但有時候在教育,學習的過程中有些過激,我們都是第一次別人的媽媽,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都是相互磨合。 家長更加應該關注孩子的興趣,從興趣出發,引導孩子熱愛學習。不是說每天大喊大叫就是道理,你大你就是天,這只會讓孩子更加的反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