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塔通覽·山西卷忻州·五臺西臺法雷寺舍利塔
年代:始建年代未詳,1986年重建;形制、特點:覆缽式石塔;現狀:當代重建佛塔
![]() 西臺舍利塔 法雷寺舍利塔,也稱西臺舍利塔、文殊塔,位于五臺縣臺懷鎮,坐落在五臺山西臺頂。為當代重建佛塔。
塔于1986年由美籍華人壽治和尚投資重修法雷寺及臺頂舍利塔。舍利塔座落在法雷寺東北,通體白色,石砌。塔底為束腰須彌座,上另置一束蓮花寶座,承托著甕形覆缽,缽上為方形石質剎座,上又為由十三相輪剎身和寶蓋,小型喇嘛塔組成的剎頂。此塔塔座高大,約為塔體通高之半,塔身細瘦,頂部修長。通觀此塔,底部敦厚穩重,塔身俊秀美觀,在風景秀麗,環境幽雅的西臺可謂是獨樹一幟,別具特色的一道風景。
相關資料:五臺山西臺,以“月墜峰巔,儼若懸鏡”,亦名掛月峰。西臺頂海拔 2773米 ,形似孔雀起舞,呈無量光佛地之涅塔狀。早在隋開皇元年( 581 ),西臺就建有法雷寺,供獅子文殊像。唐開成五年 ( 840 )時 ,“臺頂中心有四間龍堂 ,置文殊像。于池東南有則天鐵塔一,,基圓形,無級,,高五尺許 ,周二丈許”。明時法聚和尚重修。清咸豐年間,源修、釋柱建石窯洞數間。民國十二年 ( 1923年 ),改建成一處四合院,南北二殿為石窯洞,東西配房為木構建筑。1947年折毀。
法雷寺現有建筑有后大殿和文殊塔。后大殿面闊五間,為木構和鋼筋水泥相合而成的混合型建筑;文殊塔與后大殿為同期建筑,內供獅子文殊菩薩像一尊。
法謂五臺山佛教的教理教義,雷謂自然界之雷聲。法雷是一種比喻,形容佛法如震雷,能使眾生覺醒。五臺山佛教宣稱,文殊菩薩演教說法的時候,就象天空中爆響春霄,聲動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生之物,都如冬眠之動、植物,紛紛覺醒,歸依佛法。法雷寺名,即取此意。《清涼山志》轉引《古傳》說:“隋文帝開皇元年,下詔,五頂各置寺一所,設文殊像,各度僧三人,令事焚修。” 現存法雷寺為明代重修,為五臺山石建窯洞。正殿供獅子文殊像,寺內有石塔一座,高約五點五米,寺外有魏文人馬跡。晉陽明人西屏詩贊說:“臺山遠躡勢陵虛,臺上商飆不可居。五臺山五頂插霄皆嶸嶙,萬林蔽日總扶疏。舊聞勝噪風光異,今覺閑游懷抱舒。遍歷峰巔望西極,恍疑天近地無余。”
圖片資料: 福成中華資料庫;新浪博友·賦閑居士
西臺法雷寺文殊塔圖片資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