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突出重點,強化法紀宣傳教育的針對性。緊緊抓住領導干部(機關事業(yè)干部)、青少年、普通群眾等重點群體,對不同人群采取有針對性的方式進行宣傳教育。對領導干部堅持會前學紀學法,建立“述責述廉述險述法”制度,采取以考促學、“主題黨日”、組建宣講團宣講、建立個人學紀學法檔案等方式,促進領導干部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對青少年采取開展“模擬法庭”進校園、“法治夏令營”、“小手牽大手”、舉辦法制教育報告會等方式,全面提升學生法律素質和法治意識,塑造健康人格;全面落實學校法治“五個一”要求,編印法治教育校本、鄉(xiāng)土教材、法紀教學資料、常用法律知識讀本,發(fā)放到各學校;開展“法律與工作”論壇,培樹教育工作者依法從教、依法行政的法治意識。對普通群眾采取法紀文藝節(jié)目巡演、發(fā)送法紀知識短信、舉辦法紀書畫展覽、發(fā)放法紀漫畫宣傳冊、“法紀講堂”欄目展播、組建“巡回法庭”“法紀電影”下鄉(xiāng)等通俗易懂、寓教于樂、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讓群眾在輕松愉快的娛樂過程中學到法紀知識。 二是整合力量,增強法紀宣傳教育的實效性。成立以縣級領導為團長的法紀“雙七進”宣講團,組織律師、法官、紀檢干部等法紀專業(yè)人員為主講,深入各地各單位集中宣講法律紀律知識,促進廣大黨員干部知規(guī)知紀知法,充分體現(xiàn)集中宣講受眾廣泛,知識系統(tǒng)的優(yōu)勢。建立法律顧問制度,為各單位、企業(yè)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對“五老”(老黨員、老干部、老醫(yī)生、老教師、老法律工作者)就農村土地管理、承包合同、家庭鄰里糾紛、人身財產損害等法律知識進行集中培訓,讓“五老”成為法律明白人,充分發(fā)揮其在法紀宣傳、糾紛化解、輿情報告等方面的作用,教育引導村(居)民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選拔優(yōu)秀法官組建巡回法庭,將農村(社區(qū))糾紛庭審開到群眾家門口,讓群眾直觀了解法院審理案件流程,零距離學習法律知識。 三是點面結合,提升法紀宣傳教育的廣泛性。高標準打造黃桷樹法治文化公園、宣傳文化中心法紀廣場、南外社區(qū)、大河壩、柏埡頭法治文化新村、三完小法制教育示范點、西出口至宏帆廣場法紀文化長廊等7個特色亮點工程,精心采用貼近群眾生產生活的法律條文、名言警句、知識問答、以案說法及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構筑起法紀文化陣地,讓法紀宣傳教育接地氣。以點帶面,在全縣每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打造一個法紀長廊。圍繞“111”工程鄰水單元建設,按照“十個一”標準,結合幸福美麗新村文化院壩建設,打造農村法治文化大院。廣泛利用全縣各單位LED,宣傳欄,公交站臺廣告位、公交車出租車、流動宣傳車等載體,將法律法規(guī)、黨紀黨規(guī)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圖片、漫畫等形式進行宣傳,提高法紀知識的知曉度。(縣法紀“雙七進”領導小組辦公室 楊生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