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哥特式建筑風格。 盛行于眾世紀1050-1550,以宗教建筑為多,最主要的特點是高聳的尖塔,超人的尺度和繁縟的裝飾,形成統一向上的旋律。亞眠主教堂、科隆主教堂、巴黎圣母院等是其典型代表。 (2) 巴洛克建筑風格。 1600-1760,他是幾乎最為講究華麗、裝飾的一種建筑風格,即使過于繁瑣也要刻意追求。 (3) 洛可可建筑風格。耶蘇會教堂 1750-1790,主要起源于法國,代表了巴洛克風格的最后階段,主要特點是大量運用半抽象題材的裝飾。這種風格的代表作是巴黎蘇俾士府邸公主沙龍和凡爾賽宮的王后居室。 (4) 拜占庭式建筑風格。 興盛時期(4-6世紀),主要是按古羅馬城的樣子來建設君士坦丁堡。在6世紀出現了規模宏大的以一個穹隆為中心圣索菲亞大教堂。 中期:(7-12世紀),由于外敵相繼入侵,國土縮小,建筑減少,規模也大不如前。其特點是占地少而向高發展,中央大穹隆沒有了,改為幾個小穹隆群,并著重于裝飾,如威尼斯的圣馬可教堂。 后期:(13-15世紀),十字軍的數次東征使拜年占庭帝國大受損失。這時建筑既不多,也沒有什么新創造,后來在土耳其入主后大多破損無存。 (5) 羅曼建筑風格 是10~12世紀,歐洲基督教流行地區的一種建筑風格。羅曼建筑原意為羅馬建筑風格的建筑,又譯作羅馬風建筑、羅馬式建筑、似羅馬建筑等。羅曼建筑風格多見于修道院和教堂。羅曼建筑的著名實例有:意大利比薩主教堂建筑群、德國沃爾姆斯主教堂等。 (6) 法國古典主義建筑 繼意大利文藝復興之后,法國的古典主義建筑成了歐洲建筑發展的主流。古典主義建筑是法國絕對君權時期的宮廷建筑潮流。丟勒里宮、魯佛爾宮等。 (7) 折衷主義建筑風格 折衷主義建筑是十九世紀上半葉至二十世紀初,在歐美一些國家流行的一種建筑風格。折衷主義建筑師任意模仿歷史上各種建筑風格,或自由組合各種建筑形式,他們不講求固定的法式,只講求比例均衡,注重純形式美。折衷主義建筑的代表作有:巴黎歌劇院,羅馬的伊曼紐爾二世紀念建筑,巴黎的圣心教堂。 (8) 浪漫主義建筑風格 浪漫主義建筑是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下半葉,歐美一些國家在文學藝術中的浪漫主義思潮影響下流行的一種建筑風格。 浪漫主義在藝術上強調個性,提倡自然主義,主張用中世紀的藝術風格與學院派的古典主義藝術相抗衡。這種思潮在建筑上表現為追求超塵脫俗的趣味和異國情調。最著名的建筑作品是英國議會大廈、倫敦的圣吉爾斯教堂和曼徹斯特市政廳。 |
|
來自: 昵稱60261768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