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植物的干燥塊莖。 性味味苦、辛,性溫。 歸經歸肺、肝、脾經。 功效1、天南星:散結消腫。 2、制天南星: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 主治1、天南星:外用治癰腫,蛇蟲咬傷。 2、制天南星:用于頑痰咳嗽,風痰眩暈,中風痰壅,口眼?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外用治癰腫,蛇蟲咬傷。 相關配伍1、風化痰,定志安神,利頭目:用半夏曲三兩,天南星(炮)一兩,辰砂、枯礬各半兩,為末,姜汁打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姜湯送下。(《和劑局方》辰砂化痰丸) 2、腸風瀉血,諸藥不效:天南星(鍛石炒焦黃色),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酒下二十丸。(《普濟方》) 3、小兒癇喑,癇后喑不能言:以天南星濕紙包煨,為末。雄豬膽汁調服二字。(《全幼心鑒》) 用法用量1、天南星:外用生品適量,研末以醋或酒調敷患處。 2、制天南星:3~9g。 禁忌孕婦慎用;生品內服宜慎。 相關論述1、《本草綱目》:“治驚癇,口眼?斜,喉痹,口舌瘡糜,結核,解顱。” 2、《別錄》:“除陰下濕,風眩。” 3、《本經》:“心痛,寒熱結氣,積聚伏梁,傷筋,痿,拘緩,利水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