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26日,中國戰區劃為16個受降區。第5受降區受降主官、第9戰區司令長官薛岳任命58軍長魯道源為受降官,代表他在南昌接受日軍第11軍司令官笠原幸雄中將的投降書。 9月14日,南昌前進指揮所。魯道源表情凜然接過笠原幸雄的投降書。在隨后記者采訪時,魯道源慨然說道,南京失陷時,日本人在東京狂歡,最后我們勝利了,現在是我們歡呼的時刻! 而在舉國上下為勝利欣喜的時刻,魯道源將軍正在默默承受著喪母之痛。最令他痛苦的是忠孝不能兩難,因軍務纏身,他竟無法回鄉送老母最后一程! 1945年5月31日,云南省主席龍云致電在江西戰場的魯道源:家中令堂不幸辭世,但時局緊張,望以國事萬重,可不必返滇,魯母安葬事宜由昌寧縣方安排。魯道源聞訊強忍悲痛,致電昆明行營兵站總監段筱峰,煩寄母親遺照一張,在軍中拜祭母親,以寄哀思。 魯道源,云南昌寧人。14歲時進入云南講武堂軍事參謀專業學習,30歲時任陸軍少將旅長??箲鸨l后,龍云于1937年8月20日出席最高國防會議,被委任為第三預備軍司令長官。9月9日,60軍4萬余名滇軍在巫家壩誓師,奔赴抗日前線。次年,滇軍再建58軍出征,孫渡出任軍長,魯道源任58軍新11師師長。此次一別昆明,魯道源轉戰南北,再未踏上故土! 魯道源率部先后參戰了反攻南昌戰、長沙會戰、浙贛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湘粵贛邊區作戰、贛西戰役等戰斗。1941初,日軍炮兵、步兵聯合進犯九嶺,九嶺暫時被日軍控制。時任第58軍副軍長的魯道源奉命赴前線督線收復九嶺。時值魯道源舊疾復發,他拖著病體趕赴火線,指揮作戰。在魯道源的指揮下,官兵英勇苦戰,在犧牲兵力500余人的代價下,終于奪回九嶺,日軍撤退。 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魯道源率部在大云山、新墻河第地尾追堵截,戰績不俗。在接下來的第三次長沙會戰中,日軍潰逃的必經之路是影珠山,58軍、20軍固守影珠山。在影珠山阻擊戰中,58軍斃敵萬余人,繳獲大批軍資,但是58軍也傷亡巨大。魯道源下令為殤亡將士建起一座紀念碑,并慨然寫下悲壯的《影珠山烈士碑歌》。 1943年12月,常德失守。6日,在反攻常德的作戰中,58軍擔任正面主攻。國軍一度突入城內,因敵人火力猛烈又再度撤出。魯道源命新11師主力火速增援,一部迂回城西北偷襲敵左側背,主力主攻東門守敵。12日,常德收復。戰后魯道源被授予三等云麾勛章。 抗戰勝利后,魯道源被任命為南昌地區受降官。去臺后,魯道源任臺國防部參議等職,1985年病逝,葬于臺北五指山。魯道源自1938年出滇抗日,再未踏上故土,成為其一生憾事! |
|
來自: 文武1967 > 《國民革命(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