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豐酒,產自河南省寶豐縣。在1979年第三屆全國評酒和1984年第四屆全國評會上被評為國家優質酒,在1989年第五屆全國評酒會上被評為國家名酒。寶豐以優質高梁為原料,大麥、小麥、豌豆混合制曲,陶瓷地缸發酵,采用“清蒸二次清”的釀造工藝,具有“清香純正、綿甜柔和、甘潤爽口、回味悠長”的特點,是我國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之一。 寶豐歷史悠久,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西依伏牛,東瞰平原,沙河潤其南,汝水藩其北,菽麥盈里野,地涌甘泉,為中州靈秀之地。追溯寶豐的釀酒起源,有歷史根據的是儀狄造酒。 打開獵豹瀏覽器,查看更多圖集 圖 圖 歷史典籍中關于儀狄造酒的記載很多,最早見春秋時期的《世本》載;“儀狄始作酒醪,以變五味。”戰國末期的《呂氏春秋》在“審分覽第五?勿躬”篇里,列舉了中國古代二十項創始發明,“儀狄作酒”是其中一項。漢代史書《戰國策魏策》里載:“昔者帝女命儀狄作酒而美,獻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日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睎|漢字圣許慎在《講文解字》里對酒的注解說:“古者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彼未祀诺摹侗鄙骄平洝防镎f:“酒之作尚矣。儀狄作酒醪豈以善釀得名,蓋抑始于此也!” 圖 圖 中國白酒創始人——儀狄,中國最早的地理圖志書《星野圖考》里載:“汝海應野多酒事,儀狄造酒汝海之南,應邑之野,取其水爾?!比旰?,即北汝河,在商酒務北二十多里處,商酒務就在北汝河南岸應邑:即古應國的都城,在商酒務東南三十多里處,商酒務正在應邑郊野?!岸嗑剖隆钡摹叭旰V希瑧刂啊本褪侵腹啪奇倢氊S縣商酒務。寶豐商周時為應國屬地,古應國遺址現在寶豐縣城東南十公里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古應國遺址上先后發掘墓葬100余個,出士文物萬余件,其中酒具酒器就有3000多件。從質地上分有銅、石、陶、玉、骨、瑪瑙、綠松石等;從用途上分有杯、盅、壺等。 圖 其中最珍貴的是一組是:“提梁卣”、“蟠龍紋香”、“耳杯”、“銅方壺”、“應伯壸”和“銅爵”等。從爵內的大算銘文上可以看出寶豐酒業歷史之悠久、規模之宏大。綜上所述,“汝河之南,應邑之野”就是現在的寶豐地區。隋唐時,寶豐酒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唐代著名詩人劉希夷是汝州人,上元年間他登進士后,與宋之問、沈倫期結伴游三峽,歸至故園,以家鄉汝州龍興美酒(寶豐酒的前身)盛情款待友人,斌詩《故園置酒》暢言:“愿逢千日醉,得緩百年憂”。 圖 圖 圖 圖 北宋時,汝州有十酒務,僅寶豐就有商酒務封家莊、父城、曹村、守稠桑、宋村等七酒務。酒務是宋朝官方專門經苢酒的地方年收稅萬貫以上。當時寶豐“萬家立灶,干村飄否”、“煙囪如林,酒旗以蓑”。寶豐酒業繁榮昌盛驚動朝廷,宋神宗欽派大理學家程顥(公元1032—1085)監酒寶豐。治所雙酒務,并廣傳寶豐酒法受益于天下,雙酒務在寶豐縣城西北25里的地方,現更名為商酒務鎮。 金時,寶豐酒業興盛不衰資產萬貫以上的作坊100余家販糧售酒者如流,監酒官有鎮國上將軍、忠校尉、忠顯昭信尉等16人,官高三品。據嘉慶《寶豐縣志》記載:“金朝正大元年(公元1224年),收酒稅四萬五干貫居全國各縣之首?!苯鸪┠?,元朝初年的著名詩人元好問(公元1190—1257年)字裕之,號遺山,曾多次在寶豐飲酒。一次在寶豐巷羅臺為朋友弋唐佐送行時寫道:“春風著人不覺醉,快卷更順三百杯。” 至民國寶豐釀酒業十分發達,據《中華民國省區全志》記載:“民國六年(1917年),各處多以高粱釀酒,明曰蒸酒。寶豐產者為多,輸于外者,年百余萬斤,凡售者多以寶豐原酒為名” 1947年11月,寶豐解放。駐寶某部隊排長陳宏達和縣城倉巷街的教師傅惠中,在倉巷街逃亡地主宋乃修私人酒館的基礎上,籌辦建立了“第五軍分區酒局”,酒廠技工不足20人,年產白酒不到20噸。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河南釀酒工業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h人民政府再次恢復歷史名酒寶豐酒的生產,起名為地方國營寶豐縣裕昌源酒廠,成為河南省建廠最早的白酒廠家。1954年酒廠并入許昌專區釀造廠,1955年10月,許昌專區釀造廠正式更名為地方國營寶豐酒廠。 圖 1956年3月,寶豐酒廠的高級白酒被河南省輕工業廳、糧食廳命名為河南名酒。1965年4月,寶豐酒廠進行技術改革,發酵期由原來的一周延長至20天,用曲量由28%降為20%,并增添生香酵母發酵、回沙發酵、回醅發酵等技術。把原來65度的寶豐高級白酒降為63度,并定名為寶豐大曲。 圖 圖 1977年,酒廠技術人員在原工藝基礎上繼續大膽嘗試,改“老五甑”續渣法為“清蒸二次清”,即一次投料,兩次發酵,兩次蒸酒。發酵時間增加到25天,由“混級”摘酒為“量質”摘酒等釀造工藝。 圖 寶豐大曲的釀造從原料開始,到成品出廠,始終遵循著“清”、“凈”二字,具體講就是從清字入手,凈字收尾。工藝始終做到原材料、場地、設備、用具、容器等十分清潔衛生,可謂清凈至極。清凈的細節如下: 1 清之域——品質之源 地域【自然生態?絕版產區】 寶豐酒業所在地——平頂山市寶豐縣,位于伏牛山區、豫西丘陵與黃淮平原過渡地帶,北依汝河,南臨沙河,西靠伏牛,東望黃淮。氣候上屬北亞熱帶與暖溫帶,濕潤地區向半濕潤地區過渡地帶,水熱條件比較好。 寶豐酒因產地而得名,其盛名享譽千載而不衰,要歸功于寶豐周邊的環境、造酒的糧食、水和工藝等,與生俱來的自然生態環境為寶豐酒的上乘酒質奠定了先決條件。 高粱、大麥、小麥、豌豆是釀酒的主要原料。寶豐“沙河潤其南,汝水藩其北”,土壤呈多樣化分布,優越的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為多種農作物的種植和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環境,也為這里釀酒業的興盛與發達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 寶豐縣境內陸下泉水清澈甘冽,經現代技術檢測,富含多種有益于人體的微量元素,系最佳的造酒用水,優質的地下泉水為寶豐酒的釀造創造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獨特的地理區位、年均2200小時的日照時間、770毫米的年降雨量,800里伏牛山蘊育的百眼天然清泉,4100年從未間斷的釀酒歷史,賦予了寶豐一帶地區釀造清香型白酒獨特的風味與氣質,成為我國清香型白酒的最佳產區之一。 2 清之藝——品質之根 蒸餾【傳統工藝?清香純正】 寶豐酒經過選料、粉碎、制曲、培曲、釀造五大工序,可以有效排除原輔料中的邪、雜味,充分保持了酒體清香純正、豐滿協調的獨特風格。 第一步選料,寶豐精選優質高粱、大麥、小麥、豌豆為原料。選料過程中,每一個環節均嚴格把關,真正實現好糧釀好酒。 第二步粉碎,將精選過的糧食均勻粉碎成4、6、8瓣,多糝少面為宜。這樣才能使發酵更充分,產生的成分更豐滿。 第三步制曲,將粉碎好的原料按一定比例加水摻拌均勻,壓制成曲磚后,進入曲房培曲。根據不同季節進行通風、翻曲,28天后曲塊成熟待用。 第四步釀造,主要分為堆集潤料—入甑蒸糧—入缸發酵—裝甑蒸餾—看花截酒—分級入庫—貯陳老熟等環節。其中的核心環節就是“清蒸二次清”工藝最具代表性的入甑蒸糧、入缸發酵和裝甑蒸餾。將粉碎的高粱與95℃以上的高溫水按比例拌均堆集后裝入酒甑,再將蒸好的高粱降溫加入粉碎好的曲料,方可入缸發酵。25天酒醅成熟后按照“輕、松、薄、勻、散、齊”的六字法裝甑蒸餾。 按此方法蒸餾出來的寶豐酒中各種物質成分比例平衡,酒體豐滿完整,酯香勻稱,干凈利落;酒液無色透明,清香芬芳,甘潤爽口,回香悠長,把清香型白酒的特點發揮到了極致。 3 清之器——品質之魂 發酵【地缸發酵?自然清凈】 寶豐酒以“清字當頭,凈字收尾”,采取四千年傳統的“地缸發酵”工藝,堅持酒土分離,保證了酒體自身的原質清香,使釀造過程更加天然純凈。 整個釀制過程始終貫穿“清、凈”二字。所謂“清”,就是紅高粱不配糟,純糧清茬發酵;“凈”,就是發酵容器、生產場地和設備強調清潔衛生,與其它香型白酒最大的不同是,寶豐酒是將特制的陶缸埋于地下,再將蒸好的高粱和粉碎的酒曲拌勻后入缸發酵,所有釀酒原料不跟泥土接觸,特別干凈衛生,無污染,無雜味,保證了整個發酵過程的清潔純凈。 4 清之度——品質之法 溫度【恒溫可控?醒酒更快】 寶豐酒業釀造工藝獨特,傳承清香型白酒古法精髓,融入現代科技工藝,實現了釀造過程中的恒溫可控發酵,即以低溫制曲、低溫發酵、低溫溜酒為核心的“三低原則”。各個生產環節的自熱環境溫度范圍始終控制在25—35℃之間,以減少雜菌污染,使得酒體更加清澈,酒味更加純凈。 由于是以自熱環境溫度為主掌控生產質量,為了保證制曲、發酵和蒸餾的質量,確保溫度的可控性,進而保證原酒以及成品酒的品質和口感風格的穩定性,寶豐酒業在每年夏季的6—9月份,制曲、培曲、釀酒等工序都要停工,復工時間一般在9月中旬。溫度控制講究“前緩、中挺、后緩落”,溫度在25-30度之間,屬于低溫發酵。低溫發酵以減少雜菌污染,使得酒體更加清澈,酒味更加純凈。 三低原則,自然溫控,夏季停工,保證了清香型寶豐酒的品質風格,也形成了清香型寶豐酒從聞香到入口、酒體落口都比較干凈,不上頭、醒酒快的典型風格特點,成為引領健康白酒消費的新風尚。在河南平頂山當地民間至今還流傳著這樣的段子:“寶豐酒,光喝不醉,喝多瞌睡;一覺醒來,精神百倍;不影響上班,不耽誤開會?!边@些都是對寶豐酒不上頭、醒酒快這一特點的最好的詮釋。 圖
|
|
來自: steventwotwo > 《酒,飲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