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與松、梅合稱為歲寒三友。中國文人墨客把竹子挺直、空心、有節、長青等生長特征賦予人格化的高雅、剛直、虛心、有節、堅韌等精神文化內涵加以吟詠,創作了不計其數的贊頌竹子的詩畫作品。“未出土時便有節,及凌云處尚虛心。”這已是中華民族優秀品格和情操的寫照,也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深深浸透竹的印痕之原因。 一、竹子的別稱 1.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李嶠《風》) 2.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王維《竹里館》) 3.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歐陽修《戲答元珍》) 4.住進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白居易《琵琶行》) 5.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劉禹錫《瀟湘神·斑竹枝》) 6.細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辛棄疾《滿江紅·山居即事》) 7.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8.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9.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高駢《對雪》) 10.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鄭燮《新竹》) 11.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歐陽修《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 12.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司空曙《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13.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14.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 竹子的稱呼有三類。第一類是按生物學分類形成的固有稱呼,有“篁、筍(竹子初從土里長出的嫩芽)、苦竹、斑竹”等。第二類是從色彩、形狀、生長狀態或環境等方面加以修飾描述而形成的稱呼,如從色彩上描述的稱呼有“翠竹、青竹、綠竹”等,從形狀上描述的稱呼有“修竹”,從生長狀態或環境描述的稱呼有“新竹、嫩竹、風竹、濕竹、野竹”等。第三類是融入詩人情感的意象型稱呼,有“惡竹、孤竹、寒竹、苦竹”等稱呼。 “斑竹”的稱呼來自湘夫人,即舜帝的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博物志》記載,舜帝南巡死于蒼梧,葬于九嶷,他的兩位愛妃娥皇和女英聞訊后趕至湘水邊,哭泣甚悲,其淚揮灑在湘竹上,留下斑斑淚痕,遂形成斑竹。 二、竹子的意蘊 1.借竹子的高直有節贊美人的高風亮節。 賦竹 劉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圖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青翠的竹子生長于荒野,長長的竹梢聳入云端。沒有人賞識它的高潔的節操,徒自抱著一顆堅貞之心。恥于染上湘妃的淚跡,羞于制作上宮的宮琴。誰能制作一支長笛,我愿為之吐出龍吟清音。詩人托竹言志,通過描寫惟愿做一支隱士長笛的翠竹,表達了志存高遠,潔身自好的美好追求。 2.借竹子的空心有節來贊美人的謙虛美德。 酬人雨后玩竹 薛濤 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眾類亦云茂,虛心寧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奇。 在南方春天雨后賞玩竹子,哪里能看到它不畏霜雪的姿態呢。春天草木各自競相茂盛生長,而只有竹子能自己堅持“虛心”(語意雙關)成長,這與“眾類”都說自己長得最好是完全不同了。晉代嵇康、阮籍等七位高士常在竹林中飲酒賦詩;當年舜帝離世時,兩位妃子娥皇和女英淚灑竹林,成為斑竹。如果到年終時候你再來賞玩竹子,就可以見到它不畏霜雪的勁節了。 3.借竹子的經風抗雪贊美人的堅忍不拔品格。 竹石 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第一二句描繪了竹子的風骨和生長環境,扎根青山裂巖中,挺拔堅毅。經歷“千磨萬擊”無所畏懼,面對狂風暴雨絕不彎腰。這正是鄭板橋自己的堅強品格。 4.借竹子的高直入云贊美人的志向高遠。 送鐘元外賦竹 孫峴 萬物中瀟灑,修篁獨逸群。 貞姿曾冒雪,高節欲凌云。 細韻風初發,濃煙日正熏。 因題偏惜別,不可暫無君。 在萬物中最瀟灑飄逸、出眾超群的就是高高的翠竹了。頂著嚴寒勁拔地成長,在傲雪凌霜中錘煉堅貞的資質。一節節的向高處生長,直至高聳入云。這恰如朋友您堅守著高遠志向啊。微風吹拂便竹影婆娑,烈日朗照便煙靄氤氳。值此臨別之際,題寫了這首詠竹詩是因為生活中一日不能沒有這樣清秀瀟灑的竹子和朋友(“君”字語意雙關)啊。 5.以砍伐竹子比喻有用之才遭受摧殘。 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 嫩綠的新竹有一半還包著筍殼,新長出的竹梢才高出墻頭。嫩綠的顏色映著書套,使人感到光線暗了下來;當竹影移過,酒也頓覺變的清涼。新雨過后,竹子更加美好潔凈;微風吹來,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只要不被砍伐,新竹一定可以長到高入云霄。全詩描寫了嫩綠新出,涼爽怡人,潔凈清香的新竹。尾聯作者托物言志,既表達了自己期待得到嚴鄭公提攜,使自己有所作為的愿望。又暗含要呵護人才,不要摧殘人才的寓意。 6.以清涼怡人的竹林象征恬靜閑適的隱逸生活。 題劉秀才新竹 杜牧 數莖幽玉色,曉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云。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幾根綠竹如碧玉般翠綠,在拂曉和傍晚的煙靄映襯下更加綠意蔥蘢。風吹竹林,蕭蕭竹韻驚醒了夢中人,竹根長滿綠色苔蘚的紋理。高高竹子的綠陰遮蓋了日光和映入窗中白云。前三聯寫綠竹清陰蔽日,清涼怡人。竹林清幽,正合蕭散塵外的心境,自當為出世之所。所以作者在尾聯化用王徽之嘯詠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邪!”的典故。表達了渴望過清涼閑適與灑脫超然的隱居生活。 【鞏固訓練】 1.簡要分析下列詩句中竹子意象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1)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王安石《與舍弟華藏院此君亭詠竹》) (2)曾將秋竹竿,比君孤且直。(白居易《酬元九對新栽竹有懷見寄》) (3)勁直忠臣節,孤高烈女心。(朱淑真《詠直竹》) (4)更容一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寸泥。(李賀《昌谷北園新筍》) (5)生平素守遠荊榛,走壁懸崖穿石埭。(吳鎮《野竹》)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問題。 官舍竹 王禹偁 誰種蕭蕭數百竿,伴吟偏稱作閑官①。 不隨夭艷爭春色,獨守孤貞待歲寒。 聲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歡。 明年縱便量移②去,猶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閑官:當時因受讒而被貶,所任的商州團練副使是個無事可干的虛銜。②量移:原指從貶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處為反語,意為被貶到更偏遠的地方。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竹”沒有一般花木艷麗芬芳,它有的是清雅的色澤和高高挺拔的身姿,它的這種品質正和中國古代文人不愿與污濁世俗茍同,追求清高、獨立的人格精神暗合,所以它常常成為古代文人墨客用來寄托自己情懷的文學意象。 B.這首詩中的“官舍竹”具有不爭春色、獨守嚴寒、不怕寂寞、保持貞潔、自有情趣等品格。詩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詠竹子表現了與世無爭、淡泊清高、堅守高尚節操的情懷。 C.首聯詩人先用一問句表達感慨:這升起我心中詩的旋律的“蕭蕭數百竿”是誰種的呢?隨即指出它們如今伴我這“閑官”清吟,是多么相稱啊!“閑官”一詞傳達出了因官事清閑而帶來的愉悅心情。 D.頷聯用比喻的手法既作了形象上的暗示,又指出了精神上的契合:當桃李春風之日,群芳爭奇斗艷,占盡春色,而官舍竹仍一身青衣,獨守堅貞,只愿在歲暮天寒之際,讓漫天的冰霜來檢驗自己貞潔不渝的操守。 E.尾聯以想象作結:即使明年貶謫到更遠的更荒僻的地方,今年已將歲暮,猶能在這里看到翠竹白雪結為歲寒之友。“雪里看”翠竹,既具騷人之風致,又照應了頷聯,待得歲寒而現出孤貞。 (2)頸聯中有兩個動詞非常傳神,請找出來,并結合全詩加以賞析。(6分) 參考答案: 1.(1)人們愛竹直而有節,且生來清瘦,更贊頌其越老越堅強。 (2)把修竹挺立比喻為男子挺拔,正直不屈。表達了對朋友元稹高尚品格的贊美。 (3)竹子挺拔就如忠臣的正直節操一樣,一直向高處長就如烈女守貞節之心一樣頑強。 (4)運用夸張手法寫新竹生長之快,表現其勃勃生機與昂揚氣概。 (5)抱定平生之志遠離荊榛雜草,它的根莖游走在懸崖峭壁之間,并且穿過了堅硬的石堤。借野竹比喻具有竹子品德但又離群索居未被發現的賢者。 2.(1)C、D(C項中“閑官”一詞傳達出的是因遭貶無法申志的無奈和憤懣。D項中頷聯使用的是擬人的手法,不是比喻。) (2)“拂”和“侵”。(1分)都用了擬人寫法(1分),“拂”即吹拂,竹聲蕭蕭“拂琴”,寫出竹聲的美妙含情,令人神往;“影侵棋局”是寫竹的影子映在棋局上,使人感受到竹似欲與詩人同樂,營造出一種物我為友的意境。(2分)這兩句對仗工穩,動靜結合,富有動感,有聲有色。(2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