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行蹤遍布全國各地,留下了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經典詩篇。而李白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并且想象力豐富,所營造的意境也是奇妙動人,因此享有“詩仙”的美譽。其寫景的經典詩作有《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等。 今天小編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李白的經典詩作《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這首詩是李白的寫景名篇之一,相比較李白《望廬山瀑布》的局部描寫,這首詩則是以大手筆,全面描繪了廬山雄奇壯麗的風光,堪稱描寫廬山的千古絕唱。下面我們便來一起欣賞李白的這首《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詩的開頭兩句,李白便用典以楚狂自比,高唱鳳歌嘲笑孔丘,暗示自己準備游諸名山去過隱居生活。這兩句用語精警,內容深刻,飽含身世之感,可謂驚艷。接著李白寫他自己從武昌來到了廬山,并以充滿神話傳說的色彩表述他的行程:“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從“廬山秀出南斗傍”開始,李白則以濃墨重彩,正面描繪廬山和長江的雄奇風光。“廬山秀出南斗旁,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是李白對廬山的整體描寫。廬山秀麗挺拔,高聳入云,九疊云屏像錦繡云霞般展開,倒影在江面上,格外明媚綺麗。這幾句為讀者描繪出了廬山的雄奇瑰麗。 接下來“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則是對廬山景色的細節描寫。金闕、三石梁、香爐、瀑布,都是廬山的絕景。這幾句的意思是:在金闕巖前矗立著兩座高峰,三石梁的瀑布如銀河倒掛,和香爐峰上的瀑布遙遙相對。可謂是把廬山的雄奇瑰麗,寫得淋漓盡致,引人入勝。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這是李白登高遠眺所見的景象。登上廬山的高峰,放眼望去,只見長江浩浩蕩蕩,一去不返;萬里黃云漂浮,九條支流上白波洶涌,浪高如雪山。詩人筆下的長江壯美景色,便由此深入人心。 祖國山河的無限魅力,自然也激發了李白的無限詩情。因此,詩人說:“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外蒼苔沒。”意思是:之所以愛寫廬山的歌謠,是因為被廬山所激發了詩情,更是可以憑此看清自己的內心,當初謝靈運走過的地方,如今早被青苔所覆蓋。抒寫了李白希望超脫現實,以解決內心的矛盾之情。 詩的最后六句,則是浮想聯翩,先寫道家有仙丹,服后可以白日飛仙。再寫自己仿佛遇見了神仙在彩云里,手拿著蓮花飛向了玉京。最后更是以仙自比,邀盧共作神仙之游。這些均反映了李白產生了尋仙訪道思想,并希冀能夠解決內心的矛盾,超脫現實。至此全詩結束,但余韻悠然。 綜觀李白的這首詩,所表達的思想內容比較復雜,從開頭對儒家孔子的嘲笑,到對道家的崇信,追求神仙生活,卻又字里行間表現出留戀現實,熱愛祖國山河。因此,這首詩不但可以有著景色美的享受,還可以領略到詩人跌宕多姿的詩情,回味無窮。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
來自: 昵稱56535718 > 《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