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到高中,除了孩子進各種補習班,各位爸媽也都在拼,幼升小時費盡心機的幼小銜接該怎么銜,小升初時專研各種攻略:藝體、舞蹈、鋼琴,哪所機構補課可以進入哪所初中。真可謂:踏破鐵鞋,費盡心力!而這一切的初心是什么呢?還是為了孩子們最后能進一所好的大學。十二年的寒窗苦讀,只為高考題名時!這幾乎也是每位莘莘學子的期盼;上學、高考、進名校、前途似錦,這是每位家長對孩子的期望。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進名牌高校! 700分竟無緣清華北大 2018年高考招生已經結束,相信很多考生已經進入了理想中的校園,但不免有些學生與自己理想的校園擦肩而過。 提及今年的高考,在這個夏天可是賺足了話題,首批00后進入高考,而且分數線高的令人咋舌。 據悉,今年清華、北大在河北的立刻投檔線均突破700分,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這么高。也就是說,在河北,如果你考了700分可能也無緣清華北大了。 學校 理科 文科 清華大學 704 698 北京大學 707 691 清華、北大在河北的最低投檔線 清華北大作為中國大學的著名學府,是國內頂尖的大學,幾乎是所有學生追求的名校,因此,錄取分數線極高,但今年的分數線確實讓眾多學子大吃一驚。 想上清華北大,僅憑“裸分”難于上青天 作為中國大學風向標的清華北大的招生政策走勢,受到社會各界普遍關注。近年來,隨著自招、領軍/博雅等特殊類型招生的盛行,清北再也不是只靠努力學習就能考上的了,想上清華北大,只憑裸分難于上青天! 以清華大學為例,頂尖學科競賽獲獎生的“自主招生”和平時成績優秀的學生(變相自主招生)約占計劃招生總數的80%,再加上扶貧幫困的14%,由此可見,留給“裸考”生的機會已經寥寥無幾。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清華北大自主招生、綜合評價、高校專項獲得降分的總人數,達到了驚人的6100人,要知道,其計劃招生總數也不過6700人! 也就是說,現在越來越多的考生都是通過各種降分進入清華、北大!可以預見,在未來,不拿到清北降分,裸分進入清華、北大的難度會越來越大。 自主招生,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 綜合評價(包括領軍計劃、博雅計劃和在個別省份試行的“三位一體”招生),面向平時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和次一級競賽生; 高校專項計劃(自強計劃、筑夢計劃),面向農村或貧困地區考生。 2018年清華、北大特殊類型招生人數統計如下所示: 類型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總計 自主招生 949 855 1804 領軍計劃/博雅計劃 1825 1559 3384 自強計劃/筑夢計劃 479 466 945 獲得降分總人數 3253 2880 6133 預計招生總人數 3400 3300 6700 獲得降分人數占比 95.68% 87.27% 91.54% 從這份統計表中可以看出:清華、北大獲得降分的總人數占比達到了95.68%和87.27%,數目驚人!雖然不能保證這些拿到降分的考生都能進入清華、北大,但是,和僅僅憑借高考分數的考生相比,已經有非常明顯的優勢了。 自主招生成為名校招生趨勢 據統計,今年共有12383人通過自主招生的方式就讀自己理想大學。 無論從報名人數而言,還是初審通過人數,最終錄取人數,自主招生不僅受到越來越多學生及家長的青睞。而且還贏得了國內眾多名校的熱捧。就拿清華、北大來說,每年這兩所大學都會開展人才“搶奪戰”,尤其是在自主招生環節。下面我們來看一下近三年來清華、北大自主招生的數據統計。 清華、北大近三年來自主招生人數變化情況: 年份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2016 466 628 2017 697 765 2018 949 855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清華、北大自主招生人數逐年增加,呈上升趨勢。 自主招生主要側重于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并在國內外相關專業學習實踐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大學科競賽和科創類競賽。 隨著近年來高考試題難度的逐年降低,考生高考成績逐漸趨向扁平化(尤其是高分考生),高考選拔的區分度在一定程度上將減弱。在此種大背景大趨勢下,自主招生不管是對于考生進入理想名校還是高校選拔優秀生源都有積極、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見,對清華、北大這樣的牛校而言,隱性的“自主招生”在不斷擴大。 為什么自主招生備受名校追捧? 從小學,最遲初中開始,正規的地方和國家的各層級學科競賽是理工科拔尖創新人才冒出來的最有效途徑,在學科競賽的系統中,他們被發現或自我發現,受到激勵和激發,逐漸明晰自己的特長和志趣,并受到基于競賽選拔的相應培養訓練。 這些學生進入大學后,大學教育負責把競賽思維升級成真正的探究科學技術之道,使他們成長為真正的科技英才,這樣的實力在一流大學隨處可見。這是又一項既符合教育規律,又在我國長期以來行之有效的中學與大學接力培養一流科技人才的模式。 信息學奧賽在五大學科競賽中脫穎而出 的院校都認可學科競賽獎項。 五大學科競賽分別是:數學、物理、化學、生活和信息學。奧數一直以來備受家長和孩子的追捧。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信息學的優勢愈加突出,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生轉戰信息學奧賽。 前不久,在第35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2018)上,國內各大頂尖高校展開了人才爭奪大戰。本次大賽共有64人斬獲金牌,其中有50名進入國家集訓隊,并享有保送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資格。 清華大學招生官面試、簽約 據統計,名牌大學自主招生,奧林匹克信息學競賽錄取率是其他學科的2倍。奧林匹克信息競賽,每年全國約有10萬人參加,全國獲獎者有機會直接保送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相對于奧數,錄取率幾乎提高了1~3倍,而且可直接對口國內外的工科專業方向。 科技創新類獎項認可度走高 隨著人工智能科技的快速發展,響應國家科技立國政策的號召及對科技創新人才需求的增多,使得科創類獎項認可度走高。 科創類獎項成為自主招生初審條件的第二大主力軍。 受自主招生明文認可的科創類賽事共有6個,分三大三小。 “三大”指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中小學電腦制作這三大競賽,分別受到59、58、43所高校認可。 “三小”指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分別受18、20、21所高校認可。 2018年自主招生對科技創新賽事獎項要求匯總 由此可以預見,在未來的清華、北大招生中,自主招生擴大已是大勢所趨,僅憑裸分進名校的渠道已漸行漸遠。如果想要進名校,自主招生不失為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