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開選題會,編輯媽媽沙老師說起最近正幫5歲的女兒完成分房間的“人生大事”! 小姑娘以開啟人生新篇章的架勢,憧憬著自己的夢幻公主大床房,順便分配了她和爸爸媽媽曾經的共有“財產”——房間擺件。 結果,之前買給她的地球儀,毫無懸念的出局了! 據說,孩子是很喜歡聽地理知識的,但是地球儀的選擇可能出了點bug,沒互動,以及太丑了。。。 真是要多嫌棄,有多嫌棄 也難怪,上學那會,老師讓我們對著一個“球”,幻想地球媽媽有一肚子水,幻想我們是白天,美國是黑夜…… 可我們不是應該教會孩子: 蒼茫的宇宙里,地球就像一顆微不足道的砂礫。 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她衍生出無數生命的奇跡。 任何星體,即使是太陽都有生命終結的一天? 那天,距離我們有多遠?在這之前,人類能走到哪一步呢? 如果這些問題,你還沒有答案,現在就是拿起書,與孩子一起系統認識地球。 這本書真的很大,8開精裝本《地球大書》 有人說:這不就是一本關于地球的科普書嗎?有什么特別?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地球大書》究竟牛在什么地方。 01、先進的通識教育理念,打破文理界限 你想過給孩子畫一個地球的思維導圖嗎?比如這樣: 這幅思維導圖展現的就是《地球大書》里的內容,從天體物理學,到自然地理學,再到生物知識、環境保護、人文歷史…… 這本書幾乎打破了文理之間的知識界限,將地球的宏大與豐富充分地展現了出來。 當然,可能會有家長說,給孩子看的書,內容太多了不會顯得很雜亂嗎? 當然不!這正是《地球大書》一個獨到而且突出的特點。 《地球大書》全書共分為四個部分:地球物理、地球上的生命、地球的不同區域和人類星球,在這四個大部分之下又細分了30個主題,全面且豐富地介紹了我們能想到的關于地球的方方面面。 地球物理——從宇宙中看地球,從內部構造和內部活動看地球:《地球大書》內頁 地球是怎樣形成的?宇宙中有沒有別的地球?地震和火山的發生原理是什么?天氣變化是怎么回事?我們看不見的地心是什么構造?地球上有哪些災難? 地球上的生命——了解地球上生命的發展歷程:《地球大書》內頁 生命是如何從無到有一步步發展起來的?世界上有哪些動物居住的地方?有哪些奇特、非凡的物種?有哪些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依然能夠生存的物種?恐龍時代是怎樣的? 地球的不同區域——認識地球上各種各樣不同的生態環境:《地球大書》內頁 海洋動植物、與世隔絕的島嶼、物種豐富的雨林、冰天雪地的極地世界、荒無人煙的沙漠;世界上最高、最深、最干旱、最濕潤的地方…… 人類星球——了解人類的發展史及我們帶給地球的改變:《地球大書》內頁 人類起源和發展的歷程是怎樣的?世界上有哪些不同尋常的古老部族?人類建設了多少奇特的建筑和獨一無二的城市?世界上有多少大洲和國家?有哪些始終影響我們的偉大人類? 地球的未來面臨怎樣的威脅? 如果有一本關于地球的科普書,能夠囊括目前我們對地球各方面的理解,又能培養孩子用科學、有條理的思維方式思考和探索問題,那無疑就是這本《地球大書——圖說我們的生命家園》。 02、深刻的人文關懷,培養孩子的世界眼光《地球大書》內頁 《地球大書》的導讀作者,牛津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方琳浩說:與其說把地球科學當做一門高深莫測的學科,不如說,這是我們看待我們生存的這顆藍色星球的觀點和態度。 《地球大書》除了知識,從頭到尾不乏人文關懷,引導孩子從宇宙的角度思考地球的渺小,從生命的角度思考地球的偉大,從未來的角度思考我們現在應該做些什么來保護地球。 《地球大書》內頁 在談及宇宙的內容,書中引用了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在《暗淡藍點》中的一句話:再看看那個光點,它就在這里。那是我們的家園,我們的一切。 相對于浩渺無垠的宇宙,地球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藍色光點。書中講到:“在宇宙中認識我們的家園,能讓我們學會謙卑。因為我們的地球太小、太脆弱,我們要珍惜和愛護它——畢竟,這是我們一直的賴以生存的唯一居所。” 《地球大書》內頁 《地球大書》同樣也是地球科學給人的啟發,當我們越深入,越覺地球的偉大越覺人類的渺小。 但是,人類是不一樣的,我們應該告訴孩子,人類創造的奇跡不勝枚舉,同時,人類給地球帶來的威脅也不容忽視。“人工智能的威脅、氣候變化、超級病毒、生物多樣性流失、小行星撞擊、超級火山爆發、核武器威脅……”人類在改變歷史的同時,也制造了無數威脅自身存在的可能性。 這本書還帶我們思考了如何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重復利用資源、使用清潔能源、全球性合作,充分發揮人類的能力建設地球…… 從人類發展的角度講述地球,可以說是一個獨特的創舉。這樣的內容會擴展孩子知識面和眼光,同時也會引導孩子關愛地球、思考人類的命運,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使孩子擁有世界化、未來化的眼光和胸懷。 03、大幅面大開本,培養孩子科學思維和探究能力一本關于地球科學的書,如果沒有大開本,似乎不足以道出地球的偉大。 而《地球大書》,不僅擁有8開大尺寸,還擁有大幅面跨頁圖卷,每一個對頁都是一張完整的大圖,圖中再分出小細節,將關于地球的知識點娓娓道來。 《地球大書》內頁 在“天氣變化是怎么回事”這一頁里,有一幅描繪水循環整個過程的圖畫,直觀、生動而且全面:從天上的云、雨落到地面,雪水融化,形成河流,匯入大海,到地面的水有一部分滲入地下,形成地下水,也就是我們大多數飲用水的來源,再到河流海洋里的水蒸發形成水蒸氣,植物里的水蒸氣蒸騰出來…… 這個完整的水循環過程,細節豐富,圖畫直觀,有助于從宏觀和微觀各個角度去認識和學習科學知識,對于孩子形成全面認識和觀察事物的科學思維有良好幫助。 在“生命之樹”這一頁里,整個生命的發展,從最原始的單細胞生物到植物綱、動物綱,構成了一棵生機勃勃的大樹,全面地展現了生命的類別,有助于孩子形成科學的視野和觀點。 《地球大書》內頁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單單是不同角度的世界地圖,書中就出現了三次以上,還有各種大幅面跨頁圖卷用來展現海洋、沙漠、雨林、極地等等區域的特點。 這就是《地球大書》的獨特之處,它帶給孩子從宏觀到微觀的對地球各個方面的體會和認知。讓他們既能收獲從宏觀角度認識事物的全面眼光,也能收獲從微觀角度探索細節的思維方式。 《地球大書》內頁 “如果把直立行走算作人類的起點,人類的歷史不超過700萬年; 如果以會使用工具開始算,人類的文明史就更短暫了,只有短短的1萬年; 如果把46億年的歷史濃縮成24小時,這1萬年人類文明史還不足0.2秒。 對人類來說,地球太大了,地球的歷史太漫長了?!?/p> 學會從整個地球的維度來思考問題,又堅持對細節的探索和追究,正是我們期待每一位讀過《地球大書》的大朋友小朋友從閱讀中收獲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