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帳汗國是大蒙古國后期分裂后的汗國之一,原為大蒙古國大汗成吉思汗長子的封地。由拔都(成吉思汗長子術赤的次子)結束西征后建立的東起額爾齊斯河,西到斡羅思,南起巴爾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極圈附近的廣闊的封建國家。 金帳汗國,又稱:術赤兀魯思(這個不難理解,原為術赤封地),欽察汗國(因為金帳汗國大部分地區,在未被蒙古人征服前叫欽察草原)。 蒙古文史書稱:術赤因·兀魯思。 首 都:拔都薩萊,烏維克城,別兒哥薩萊城 官方語言:蒙古語 政治體制:君主專制政 國家領袖:術赤的后人 主要宗教:薩滿教,伊斯蘭教,東正教 1225年,成吉思汗將額爾齊斯河以西、花剌子模以北,包括額爾齊斯河流域和阿爾泰山地區,封分給長子術赤,斡爾朵(行宮)設在額爾齊斯河流域。 1236年,術赤次子拔都統帥“長子西征軍”出征。到1240年先后征服了欽察草原、克里木、高加索、保加爾(保加利亞)、伏爾加河和奧卡河地區以及第聶伯河流域的羅斯各公國,盡歸術赤兀魯思。 1242年,改稱“欽察汗國”。拔都把伏爾加河地區作為政治中心,在入口處建立了首都薩萊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羅斯諸公國與欽察汗國為藩屬關系。 1255年,拔都去世,拔都之弟別兒哥即汗位,名義上對蒙古大汗稱藩,實質上已經為獨立的國家了。 1260年,忽必烈在漠南開平稱汗,并發動了討伐阿里布哥汗的戰爭,至此大蒙古國走向全面分裂,金帳汗國成為完全獨立的國家。 1266年,別兒哥去世,拔都之孫忙哥帖木兒即汗位,并得到元帝國的正式冊封。 1313年,月即伯汗即汗位,建立了中央集權,金帳汗國達到了極盛時期,汗國遷都別兒哥薩萊城(今俄羅斯伏爾加格勒附近),與伊利汗國、埃及等國貿易興隆。伊斯蘭教在伏爾加河下游廣泛傳播。 1380年,白帳汗脫脫迷失借助帖木兒的力量擊敗大汗庭的權臣馬買,控制了金帳汗國的主要疆土,從此金帳汗全都出自白帳系。 14世紀末,金帳汗國漸漸衰敗,花剌子模、克里木、保加爾逐漸從金帳汗國中分裂出去,同時又遭到中亞帖木兒帝國的侵襲。 15世紀,金帳汗國先后分裂出了西伯利亞汗國、喀山汗國、克里木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等獨立國家,金帳汗國中央直轄剩下的疆土,被稱為大帳汗國。 1502年,末代大汗賽克赫阿里被克里米亞汗國擊敗,金帳汗國(也就是大帳汗國)徹底滅亡。 16世紀50年代,沙皇伊凡四世統治時期先后占領了喀山、阿斯特拉罕、克里木三個汗國,金帳汗國領土全部并入莫斯科公國。蒙古人對羅斯公國的統治到此結束。 金帳汗國歷任汗王: 拔都:1227-1255 撒里答:1255 烏剌黑赤:1255-1257 別兒哥:1257-1266 忙哥帖木兒:1266-1280 脫脫蒙哥:1280-1287 兀剌不花:1287-1290 脫脫:1290-1312.8 月即別(烏茲別克汗):1312-1340 迪尼別:1340 札尼別:1340-1357 別兒迪別:1357-1359 忽里納 納兀魯斯 乞迪兒 帖木兒火者 乞里迪別 木里汗阿不剌 阿即思汗 扎尼別二世 禿倫別·哈納木汗妃 亦里班汗 阿剌火者 哈只·徹爾客思 愛別汗 合里罕 兀魯斯汗:?-1377 脫脫乞:1377-? 帖木兒·滅里·斡里蘭:?-1380 脫脫迷失:1380-1391 1393-1406 帖木兒·忽格魯特:1391-1400 沙迪別汗:1400-1407 不剌汗:1407-1412 帖木兒汗:1412-1415 扎蘭丁汗 乞鄰·別兒歹 怯別汗 扎巴兒·別兒迪 兀魯黑·馬哈麻:1423?-1459 博剌汗 兀魯黑·馬哈麻 賽亦得·阿黑麻 阿黑麻汗:1460-1481 賽克赫阿里:1481-15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