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天眷堂特約撰稿人 徐靈巖(金刀客) 老師原創(chuàng)。 歡迎轉(zhuǎn)載,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清中早期時每逢朝代更替,新皇登基第一年仍然會鑄造少量的前朝銅錢。開口貝乾隆大樣可能是身份非凡的紀念幣! 乾隆宮廷制錢(大樣)的特點: 絕大多數(shù)乾隆大樣的直徑在27-29毫米之間,重量在6.5克上下,錢型比較統(tǒng)一。乾隆大樣的書體中規(guī)中矩,面文雖然有變化,但大版別不多。絕大多數(shù)乾隆大樣“寶”字的書法都屬于“八貝”系列。 常規(guī)版乾隆大樣: 乾隆山底隆大樣 (古泉園地) 直徑:28.0~28.2毫米 厚:1.5mm 重:6.66克 此版的面文和滿文書體與“開口貝”版比較接近,有一人所書的可能性,錢體的風格也有近似之處。“山底隆”的存世量也不大,如果可以進一步證明“山底隆”與“開口貝”有親緣關系,“山底隆”或許是乾隆晚期所鑄。 常規(guī)版乾隆大樣:乾隆大樣雙點通母錢,書體具有楷書味道。 常規(guī)版乾隆大樣:乾隆單點通,書體極具楷書味道。 常規(guī)版乾隆大樣:乾隆雙點通滿文出頭 常規(guī)版乾隆大樣:乾隆雙點通大滿寶 唯有一版例外,被稱為“開口貝”。 乾隆開口貝大樣試鑄樣錢 嘉慶宮廷制錢(大樣)的特點: 嘉慶大樣的錢型變化非常大,最大的子錢直徑在30.5毫米左右,最小的子錢直徑在27毫米左右;最重的子錢接近10克,輕薄的子錢只有5.5克左右。書體的風格,既有中規(guī)中矩類型,又有較奔放類型,尤其“寶”字的書法變化很大,“開口貝”版式比較常見。 常見版嘉慶八貝大樣(母錢直徑30毫米) 常見版嘉慶開口貝大樣(子錢) 從嘉慶大樣開始,“開口貝”版式不再稀缺了,道光和咸豐大樣都有“開口貝”版。因此清代大樣“開口貝”版式的分水嶺是乾隆“開口貝”版式。 乾隆、嘉慶天下太平宮錢的書體特點: 標準的乾隆天下太平宮錢寶字的書體只有“八貝”寶,而嘉慶天下太平寶字的書體已經(jīng)演變?yōu)椤伴_口貝”。 乾隆通寶天下太平 直徑:37mm 西冷92000元 清 “乾隆通寶”背“天下太平”宮錢一枚,直徑:36.6mm、厚:2.2mm 北京保利69000元 嘉慶天下太平 直徑:小于37毫米 清 “嘉慶通寶”背“天下太平”大型宮錢,直徑:62.8mm,厚:6.2mm 北京保利253000元 從天下太平宮錢的面文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開口貝”版出現(xiàn)在嘉慶朝。 乾隆開口貝大樣的鑄造時間: 清代大樣“開口貝”版式的分水嶺是乾隆“開口貝”版式。清代鑄錢制度為每遇朝代更替,新朝代的第一年仍然鑄造少量的前朝制錢。因此,乾隆開口貝大樣的鑄造時間很有可能為乾隆六十年到嘉慶初年。 “開口貝”版 乾隆寶泉局宮錢樣錢 “開口貝”版 嘉慶寶泉宮錢母錢,直徑:31mm “開口貝”版 道光寶源局宮錢樣錢,直徑:28.6mm 上海泛華43700元 本文為天眷堂特約撰稿人 徐靈巖(金刀客) 老師原創(chuàng)。 |
|
來自: 胡星vwd1hriu6p > 《貨幣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