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腎臟疾病是高血糖引起的一種微血管并發癥。該病不僅會加重高血糖,控制不好還會演變成尿毒癥,造成糖友死亡。不過,好在該病變進程較緩,積極預防、及時治療完全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下面,“問上醫”就跟大家講講糖友腎臟損傷會出現哪些癥狀以及預防的方法。 糖尿病是怎么把腎臟毀掉的?糖尿病對腎臟的損害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1)量變:出現了蛋白尿 我們的腎臟像一臺清除代謝廢物、毒物的過濾機器。當體內血糖濃度過高時,出于自我保護的目的,身體會刺激腎臟,讓其過濾更多的血液,好讓一部分血糖隨著尿液排出體外。 不過,這就像是讓一個濾水器超強度工作,過濾效果會慢慢變差,像蛋白質這樣的有用物質也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2)質變:腎功能開始下降 腎臟過濾速度變慢,直接導致大量血糖堆積在腎臟血管中,造成血管損傷,腎功能下降。臨床上,如果腎小球的濾過率小于60,基本可以判斷為腎功能下降。 糖尿病患者出現哪些癥狀說明糖尿病腎臟疾病找來了?(1)腰酸、腰痛 腎臟位于后腰脊柱兩旁的淺窩里。在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腎臟血流量增加,負擔過重,患者會出現腰酸、腰疼的感覺。 (2)出現尿蛋白或尿液中泡沫增多 腎小球的過濾功能出現障礙,有蛋白質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而尿蛋白增多時,尿液表面就會漂浮一層細小泡沫,且不易消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泡沫尿。 (3)下肢、眼瞼水腫 腎功能受損,身體里的水、鈉無法排出,只好積聚在身體最低部位或組織比較疏松的位置,像下肢、眼瞼,造成這些位置出現指壓深陷式的浮腫。 (4)皮膚瘙癢 腎功能下降后,體內堆積的尿素、肝酐等代謝物只好堆積在體表,刺激皮膚,產生瘙癢感。 (5)血壓升高 腎功能受損會導致血壓升高,而血壓升高會進一步損傷腎功能,二者互為因果。 如何預防糖尿病腎病?(1)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可以減輕腎臟壓力,延緩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現。空腹血糖應該控制在4.4~7.0mmol/L之間,餐后兩小時血糖在6.0~10.0mmol/L之間,糖化血紅蛋白在7.0%以內。 (2)挑選安全的降糖藥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阿卡波糖以及胰島素都比較安全,可以放心使用。已經出現蛋白尿的糖友,只要腎小球的濾過率大于45,也是可以使用二甲雙胍的。 (3)把血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內 血壓高的糖友降壓藥首選普利類或沙坦類。這兩種藥都是針對血管緊張素發揮作用的,能降尿蛋白、延緩腎損害。 (4)控制血脂 高血脂會加重腎臟血管病變。糖友們應該每年至少檢查一次血脂,重點監測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標應該是在2.6mmol/L以下,如果合并冠心病,則應該控制在1.8mmol/L以下。 (5)控制尿酸 尿酸高的糖友應該把尿酸降到360μmol/L以下,推薦使用非布司他、苯溴馬隆。 (6)避免高蛋白飲食 高蛋白飲食會加重腎臟代謝負擔。適量補充建議以好消化的白肉為主。 (7)定期檢查微量蛋白尿 2型糖友在確診后要立即篩查是否出現腎臟病變,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在確診5年后篩查。篩查頻率為1年1次。篩查內容包括尿常規、微量白蛋白尿和血肌酐。 當尿蛋白呈陰性時,再測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比尿蛋白更敏感,如果尿微量白蛋白>20微克/分鐘,說明已經出現了早期糖尿病腎病,應及時就醫治療。 了解更多降低血糖的方法,歡迎訂閱“問上醫”為您精心打造的降低餐后血糖的實操專欄。 從零開始降餐后血糖,扭轉糖尿病 作者:問上醫-訪問“問上醫”官網了解更多國際頂尖家庭醫生的健康知識和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