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間保定一畝泉河與侯河、白草溝相匯于城西南靈雨寺吳家灣處,經此分兩支:一支出積水閘(俗稱大閘)向東南流,橫穿保定府城南門外,過天水橋、劉守廟東流入淀稱府河;一支東流折北過小閘、西門石橋,環繞北門、東門石橋,又南流至城東南角復折而向西,一直流過南門護城河橋入府河,稱護城河。 在西城外城墻的拐角的地方,即“靴子”的“靴尖”處,還有一小閘,將一畝河水又一分為二:一支進“靴尖”處的西水門引護城河水東流入城至蓮花池,后又沿南大街暗渠向南流至文廟處,進入府學泮池,然后由南水門也流入南護城河。由于南城這一段護城河的流向是自東而西,而府河的流向是自西而東,于是在南城門外天水橋東側,護城河與府河的流向是各奔東西。形成了雙河對流的奇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