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將帥,單聽這四個字就有種排山倒海,氣吞山河的氣勢。身經(jīng)百戰(zhàn),出生入死,可以說就是他們的代名詞,開國將帥,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成就了一個新時代,他們的故事仿佛永遠也講不完。 王扶之 開國少將王扶之身上就有那種典型的英雄氣質(zhì),一生戎馬,一生戰(zhàn)斗,為了心中那紅色的革命理想他不問前程,不計后果,無私奉獻,拿到了無數(shù)戰(zhàn)果,立下了座座豐碑。但是他的一生也是坎坷的,為了新中國,他不止一次的遭遇挫折,政治和軍事上的危難數(shù)次降臨到他的頭上,但他從未選擇過放棄。 一九二三年,陜西省一個破舊貧困的小山村出生,家境貧寒,世代為農(nóng),五歲喪母,隨父打工,他的童年儼然不是快樂的。貧苦的生活貧寒的環(huán)境也造就了他堅毅的性格,十二歲那年方堂堂正正,頗具男子氣概,陜北紅軍與百姓休戚與共,觸動了他的內(nèi)心,謊報年齡,才得以參軍,進入共青團,應(yīng)了年少有為。 美軍 土革時期,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他可以說是把紅軍的工作從頭到腳做了個遍,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勤奮能干說的正是他。從普普通通的戰(zhàn)士到耐心細致的測繪員,再到通信參謀。他可以說是什么工作都能夠勝任起來,跟隨部隊天南海北四處征戰(zhàn),大大小小的戰(zhàn)役隨處都可以看見他踏實的背影。 解放戰(zhàn)爭時期,奇襲姜家店、攻克錦州、平津戰(zhàn)役中他屢建奇功,指揮作戰(zhàn)能力不容小覷。共和國成立后,抗美援朝他的風韻猶在,從第一次到第五次戰(zhàn)役,他都事事躬親,闖蕩在戰(zhàn)爭的前線,為戰(zhàn)爭的勝利帶來了非同小可的影響,赫赫戰(zhàn)功,獲獎無數(shù)。 王扶之 正像每一個英勇無畏的開國將帥一般,他的一生是傳奇的,也是充滿冒險的。他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的危難和挑戰(zhàn),很多次將自己的生命懸在一線之間。那是抗美援朝時期,他正在臨時修筑的坑道里修改新聞稿件,專心致志的他沒有發(fā)現(xiàn)危險正在降臨。美軍轟炸機的炸彈恰巧在他頭頂?shù)恼峡毡ǎ凰查g漫天遍野黃沙飛揚,烏煙瘴氣伸手距離不見五指。王扶之應(yīng)聲被黃沙埋沒,一塊巨大的巖石不偏不倚壓在了他的腿上,劇痛讓他很長時間陷入了昏迷。 消息傳出,彭老總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救出王扶之,全員出動開始尋他身陷何處,從早到晚一天的時間過去了,還是沒有發(fā)現(xiàn)她的一絲痕跡,就在大家都要放棄的時候,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被敏銳的士兵捕捉到,洞中還有蒼蠅飛出來,還有空氣的支撐,想必王師長還幸存。他們就拼勁全力尋跡挖去,不出多久終于就出了饑寒交迫的王扶之。事后大家感慨,他的命真大,兩只蒼蠅救了一個人的命,這真的是一個奇跡,據(jù)說從那之后王扶之便把蒼蠅做恩人,再也沒有打過一只蒼蠅。 老照片 一生征戰(zhàn)沙場,從十二歲便離家出走,直到六十年代他才賦閑請假回家,半生過去早已物是人非他父親的面貌早已記不清楚,距城很遠,一路車馬勞頓,他看見身旁一老漢大包小包行走不便就主動幫忙,聽到老漢和警衛(wèi)員閑聊兒子年幼參軍至今未歸。聽到這里他身體一震,定睛細看,此人正是自己多年未見的老父親。兩人半生未謀面,久久對視,抱頭痛哭。 王扶之 王扶之老將軍今年九十有五,身體依然硬朗,也是我國僅存的十五位開國少將之一。一生的滄桑和征程給了他過人的篤定,健康的身體。開國少將,當之無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