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開始說如何分析現金流量表,還會帶過一點點自由現金流的基礎概念,較干,建議搭配潤滑劑閱讀。 1增長的幻覺 做過一些生意的老鐵,一定都知道生意里的本質問題,其實就是能不能把錢越滾越多的問題。 試想一下,如果你開了一家飯店,有人天天來你這吃飯,如果大部分人吃飯時都賒賬不付錢,一個月又一個月下來,你一定如坐針墊。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一定時間,你的餐館肯定會倒閉。 為什么?沒錢了唄。慢慢地你連房租都交不起了。 這種情況,在上市公司中并不少見,甚至更糟,因為大股東還會想盡辦法通過各種方式來掏空上市公司IPO時候圈來的錢。 如果在企業高速擴張的過程中,即便賬面的凈利潤是虧損的,只要有足夠的現金周轉,那么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商業王國就能健康發展,反之不管企業賺多少錢都是脆弱的。 就像貝索斯在1997年的致股東信中所說的那樣: 在最優化財務報表和最大化未來現金流二者之間,我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后者。 這里的現金流,即是我們常常說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 要知道這個凈額是怎么產生的,首先要理解他最主要的來源:「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營業收入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之間的關系我在以前的文章曾提到過。 重溫經典是我們投資狗的必備素養,這里再重復講一下。 一家企業每年的營業收入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并不相等。為什么不相等呢?因為他們的內涵是不同的。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主要包括: (1)收到以前的錢,比如說上期賣出的東西這一期才收到錢,只要是在本期收到的錢,不管是什么時候賣出的貨,都會算到這個項目當中。 (2)收到現在的錢:本期賣出的貨物本期收到貨款。這一部分與營業收入是重合的。 (3)收到未來的錢:第三種情況是預收貨款,比如說我提供的商品非常牛逼,供不應求,客戶為了能拿到貨不得不提前付款。但是在這個時候你還不能確認收入,因為你還沒有將貨物發出去。當你在實際確認收入的下一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不會隨著收入同比再增加一次,這里就會產生差異。 (4)收到的稅款:即便一家企業的收入全部是現銷(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營業收入仍然還是不相等的。因為銷售收入不含增值稅款,我們收到的現金是含稅的。比如說我賣出了1170元的包子,其中只有那1000元我能確認收入,還有170元應該作為應交增值稅進行核算,但是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中記錄的就是全部的1170元。 對于你找對象來說,你不能找一個只會每天給你畫大餅,打雞血的對象?,F實與理想不能相差太多,最差的情況也必須先保證溫飽問題。對于一家公司來講,也是同樣的道理。 企業來說,你的賬面收入和實際收到的錢不能相差太多,最差的情況,你必須保證上一年的白條在本年都能如期收回來。 一家企業的收入和利潤質量,通常由如下公式來計量: 企業收入含金量指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營業收入,這個指數以1.17作為判斷標準 企業收入含金量指數越高,企業營業收入面臨的風險越小,營業收入的質量越高,如果現金流對銷售收入的比率較低,則表明企業存在大量的應收賬款,這加大了收款的壓力和費用,從而加大企業的經營風險。 利潤含金量指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 在上市公司利潤操縱屢禁不止的情況下,目前以會計利潤為核心的傳統財務考核以及分析體系已經失效,它們沒有能力揭示公司的真實財務狀況,并且可能會誤導投資者看好某些瀕臨破產的公司。大家必須重視以現金流量為基礎的指標體系,這樣才能揭示公司盈利中可能存在的貓膩,真實、客觀地反映其財務狀況。 直接上案例。 堅瑞沃能(300116)原本是一家生產滅火器的公司,熟讀《毛澤東傳》的董事長郭鴻寶,急于打破一個舊世界,創造一個新世界。于是大舉介入熱火朝天的新能源電池產業。 如果你去看他過去幾年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你會發現比華為的手機還要嚇人。 14年是3.5億元的銷售收入,到了15年是5.8億元,到了16年就更神奇了,收入規模到了38.2億元,到了17年變成了96億。再從凈利潤來看這兩年也漲了10倍不止,這種數字看幾眼我就激動的不行,典型的超級成長股。 不好意思,不知道為什么,打這些字的時候,生叔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手,韭菜本色露了出來。 但是這家公司到了17年突然虧了30多億元,18年僅僅前三季度又虧了30個億。股價從最高的13元跌到了1塊多。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事故呢? 公司這幾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與現金流發生了嚴重的背離,這說明它業績含金量很低,雖然有那么多收入和利潤,但壓根沒見到錢。 這種畫風,就像XXX的嘴,特大爺的推,誰信誰見鬼。 那這些收入都去哪了呢? 絕大多數的收入都是以欠條的形式存在于資產負債表中,即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還有一部分都壓在存貨里面。如果某一年這些項目不合理的突然變大,我們就應該對他產生警惕,如果連續多年都是這種現象,就好像他在公開宣布說:我做假賬了。 那你說財務分析對你投資有用嗎?當然沒用啊,因為你只是學了一點皮毛就覺得自己找到成長股了,最后歡歡喜喜來接盤。 2為什么有些財務造假不易察覺? 如果要評上市公司各種財務造假手段哪種最高明。 生叔覺得用「在建工程」這個報表項目來搞出利潤,真是妙不可言。 你想啊,如果你通過應收賬款虛增收入,即只有收入但沒見到錢流入企業,將在第一時間被投資者關注,很容易有一票好管閑事者把你揪出來溜溜。 但如果你在資產中夸大了在建工程,然后跟投資者們說:老鄉們啊,我今年把所有賺到的錢都投入到在建工程里了,等以后這些工程造好了,未來利潤起碼翻一番。 SO標特否! 聽不懂,沒關系,我知道你們最喜歡我來舉栗子了。 生叔今年為了完成小目標。決定與隔壁老王來一場“革命性的友誼”,我先拿剛剛IPO圈來的一個億和老王兒子的建筑公司簽署一份合同,然后在在建工程這個項目中記進去1億元。 錢轉入老王兒子的公司后還沒捂熱,就又轉到生叔我某個小學同學公司的賬上,然后這家公司作為我的客戶(當然是假的),再用這一個億采購我的包子。 于是一個億的資金出去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原來公司的賬上,交完一筆稅,我多出了幾千萬收入,而且還是有經營活動現金流的收入喲,收入含金量杠杠的喲。 這個手段的高明之處就是在建工程的虛增難以被真正估量,只要當年審計糊弄過去了,未來再轉成固定資產,在幾年、幾十年里慢慢折舊攤銷,一切都將化于無形之中。 等老鄉們發現真相的時候早已滄海桑田了。 你要問,這么高明的手法生叔能看出來嗎? 當然能,沒有什么伎倆能逃脫你生叔的火眼金睛, 應付這種手段,要警惕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大額為正,同時伴隨大額負數的投資活動現金流量。 因為你在增加在建工程的瞬間,一定會顯示為投資活動現金流量流出企業,甚至流出的金額與當年記在利潤表里的營業收入極為接近。 對于這個概念不清楚的,回去看上一篇。 3自由現金流 如果說凈利潤在很多時候是虛無縹緲的,那么對于衡量投資者真正回報而言更重要的是什么呢? 巴菲特在投資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理念就是抓住企業的自由現金流量。即企業扣減維持持續發展所需的固定資產投資以及營運資金投資后的現金流量。因為從長期來看,股價與企業創造自由現金流的能力必然是正相關的。 這里的所謂「自由」,是指這部分現金如果拿來向投資者分紅,不會對企業的正常經營產生任何影響。 放在生活中,就有點類似可支配收入的概念。 就比如說,你工資可以掙到1萬,但最后能存下來的可沒這么多,先去掉五險一金個人所得稅,再減掉吃喝拉撒的生活成本,如果你還按揭買了房每個月還要背負房貸。等國家、銀行、商戶從你身上擼完這些毛,你上繳給老婆的現金才是你的自由現金流。 對于有些企業來說,分紅不是你想分,想分就能分。 因為不管要維持現有的生產能力,還是擴大生產規模,都需要進行再投資,盡管這些支出并不體現為費用,但都是白花花的銀子花出去了。只有在扣除這些投資之后才能向投資者進行分配,所以對于一家成長型的企業來說,如果將利潤都拿來分紅,可能是一種不思進取的表現。 教科書上關于自由現金流的算法一般表示為: 自由現金流量=稅后凈營業利潤 折舊和攤銷-資本性支出-營運資金支出 看不懂沒關系,因為自由現金流還有一個比較簡約的算法。 自由現金流=經營現金流量凈額-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現金流出 是不是有老鐵反應還是看不懂? 那就繼續簡化。(這個計算方法不是非常嚴謹,但對于小白可以拿來就用) 自由現金流=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 看過我上篇文章的都明白這兩個活動是什么意思。 我就以這種最簡化的自由現金流的計算方法來給你舉兩個例子。 我們先來看一家公司,他是A股里自由現金流水平最好的公司之一。 從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凈額可以看出這家公司不需要進行太高的資本開支,而經營性現金流充沛,說明它已經進入了一個非常穩定的成熟期,在市場上地位非常穩固,因此他積累下來了很多自由現金流量,可以每年用來回饋股東(分紅),簡直就是一臺造血的機器。 我們再來看另一家公司。 從這家公司的自由現金流來看,它一直挺差錢的,他的自由現金流量一直是負的。為什么會造成這個現象呢? 你只需要通過我剛才講的內容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因為它每年投資流出都非常的大,一直在擴張,即使他把每年賺到的錢全部再投入,也不夠他在投資上的開支。顯然他是沒有能力來給股東進行大額的分紅的。 事實上,他在過去的5年里僅有2年進行了分紅,股利支付率僅6.29%。 就拿近四年來說,它通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加起來只有84億,而通過投資花出去的錢高達了479億, 這個缺口怎么來補呢? 我們就得去現金流量表中的籌資活動現金流量中去找答案了。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這個分類主要揭示當企業資金出現缺口時,都是通過什么方式(吸收投資——增發或配股,取得借款,發行債券)來獲得資金。 你發現沒有,最后一行的「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一定是大于前面呈現負數的「自由現金流」的。因為錢不會天上掉下來啊。 第一家公司他的名字叫做貴州茅臺,而第二家公司他的名字是比亞迪。 我只能說在專業的長期投資者眼里,他們會緊緊盯著企業持續創造價值的能力,而這個價值換個說法就是自由現金流。 弄清這個問題,不論你在哪個行業,都能用來和別人裝X, 從而助你離贏取白富美,嫁給高富帥,出任CEO,走上人生巔峰的目標,更近一步! 關于自由現金流的概念這里只是簡單提及,等以后我會詳細來講。還有政策面傳出了很多罕見的信號,生叔也一直想找時間集中來解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