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圖這個名稱在我國國畫畫論中,不叫構圖,而叫布局,或叫經營位置。也就是說,攝影構圖是從美術的構圖轉化而來,我們也可以簡單的稱它為取景。 不論是國畫中的布局,還是攝影中的取景,都只涉及到構圖的部分內容,并不能包括構圖的全部含義。因此,統一用構圖這個稱呼是較科學準確的。 研究構圖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研究在一個平面上處理好三維空間——高、寬、深之間的關系,以突出主題,增強藝術的感染力。構圖處理是否得當,是否新穎,是否簡潔,對于攝影藝術作品的成敗關系很大。 從實際而言,一幅成功的攝影藝術作品,首先是構圖的成功。成功的構圖能使作品內容順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題突出,賞心悅目。反之,就會影響作品的效果,沒有章法,缺乏層次,整幅作品不知所云。 一、構圖的意義 拍出好照片,僅僅靠齊全的設備和嫻熟的技術是遠遠不夠的,照片必須是有靈魂的,這來自于攝影師的構思和意圖。 構圖是攝影的基本功之一,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意圖對畫面中各元素所做的安排和處理。所以,好的構圖是好照片的第一要素,即使畫面缺乏深度的情感,至少還能帶來視覺上的美感。 拍攝時還要注意線條,光線,色彩對構圖的影響。 二. 畫面的結構要素和相互關系 2. 相互關系 主體是攝影師首先考慮的因素,對畫面的構圖起著主導作用。在拍攝時首先要決定主體在畫面中的位置和比例,然后再考慮前景和環境等其他因素。 三. 前景的作用 四. 如何利用引導線 ![]() 引導線不一定是實在的線,可以是街燈、巖石、道路、臺階等等,總之找到一個角度是可以把這些分開的物體連起來,這時需要攝影師有一定的觀察力。 ![]() ![]() 五. 構圖形式詳解 ![]() 九宮格構圖也被稱為三分法構圖,它是從黃金分割原理簡化而來。黃金分割線是一種古老的數學方法,創始人是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他在當時十分有限的科學條件下大膽斷言:一條線段的某一部分與另一部分之比,如果正好等于另一部分同整個線段的比即0.618,那么這樣比例會給人一種美感。后來,這一定律被譽為“黃金分割律”。 這種構圖方式較為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使主體自然成為視覺中心,具有突出主體并使畫面趨向均衡的特點。 ![]() 三分法則是起點,構圖還有很多種形式,而不僅僅是把主體放在畫面的某個位置。如何安排畫面結構有點類似于幾何問題,利用線條和形狀來表現各元素之間的關系。 2. 體現線條的構圖形式 ![]() ![]() ![]() B. 垂直線 ![]() ![]() ![]() C. 對角線 ![]() ![]() D. 曲線 ![]() ![]() E. 交叉線(匯聚線) 匯聚線和交叉線可以使畫面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線條或影調按A(X)字形布局,透視感強烈,有利于把視線由四周引向中心,是最具引導視線魔力的線條。 ![]() ![]() ![]() F. 放射線 ![]() ![]() 3. 體現形狀的構圖形式 A. L形 (C形) ![]() ![]() B. 十字形 ![]() ![]() ![]() C. 三角形 三角形也能使畫面呈現出深度的立體感,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較為常用,也較為靈活。三角形構圖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靈活的特點。有些A字形構圖也是三角形構圖。 ![]() ![]() ![]() D. 對稱式 ![]() ![]() ![]() E. 框架式 ![]() ![]() 有時一張照片不僅僅體現單一構圖形式,會同時呈現出多種構圖形式。前面的例圖中,一些照片也存在兩種以上構圖形式。 ![]() 以上面這張照片為例,照片同時呈現十字形和對稱兩種構圖形式。 構圖完美的照片通常需要用心體會,有時還需要耐心等待。經過長期持之以恒的訓練,拍攝時不需要再去想這種場景該套用哪種形式,構圖將成為攝影思維的一部分,最終轉化為直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