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起十三年了,孩子現在六歲,我陪他度過了他人生最苦的那些年。我們剛畢業住在出租屋里,有時候為了節約開支,我們只買一份餛飩兩個人吃……現在日子好過了,我真不明白為什么他就能那么狠心真的要離婚。難道他真的以為再找一個人,就沒有問題了?” 在咨詢室里,蓉女士并沒有因為先生出軌而情緒太失控?;蛟S是鬧了太久,已經累了,但她并沒有準備好真的要離婚。蓉說出的也是太多女人在咨詢室里傾訴的離婚版本。 不同的是他們的咨詢是先生先來求助的。先生想要離婚但又不想傷害對方,所以希望通過咨詢能和平分手。 每次遇到這樣的訴求,我腦中閃出的第一個念頭是:要離婚了,哪里又能沒有傷害呢? 但我還是很耐心的聽了先生的陳述: “我們是同學,自由戀愛在一起的。但結婚后就發現她太強勢,我們根本沒法溝通,一說話就吵架,所以就不溝通了,這樣就越來越沒有共同語言。那時候我們剛結婚不到兩年,還沒有孩子,我不想吵架就申請去了外地工作。分開之后,是不吵架了,但聯系也不多。有一次她來看我,發現了我在網絡上跟別人聊天,本來就是隨便聊聊,但她大鬧了一場,那次我想過離婚,但她不同意。接下來,有了孩子,她一直在家里帶孩子,我把工資交回去,雖然溝通還不多,但似乎找到了一個平衡點。她在家里一直跟孩子生活,也習慣了我們就這樣。但現在我認識了別的人,在一起幾年了。覺得彼此能談得來,也都是真心的,所以想和平跟孩子媽媽離婚。我也知道,對她來說很難接受,這段婚姻雖然不好,但畢竟這么多年,她也習慣這樣了?,F在離婚,對她來說是打破了整個生活。我也內疚,但我們也回不去了。所以希望好好分開……” 離婚,從沒有共同語言說起 在離婚這件事上,看起來男人好像是更狠心一些。 男人離婚的原因好像很簡單:我們沒有共同語言了。 基本上戀愛的時我們看到的都是對方美好的一面。這樣的話天底下所有的人應該都是有共同語言的。 帶著這種共通性,我們可以創造出更多的情趣。哪怕只是蹲在路邊吃了一碗餛飩,哪怕是住在出租屋,這些經過“美好”過濾之后的生活都變成了情趣。 那么從什么時候起,我們不再有共同語言了呢? 從我們生活中開始出現大大小小的“沖突”之后;從我們開始想逃出去,開始向外看,向外尋找價值之后;當我們不再愿意看兩個人的關系的時候,就開始沒有共同語言了。 到底是因為我們沒有共同語言才分開,還是我們選擇了分開導致了沒有共同語言?這很值得反思。 沖突出現之后,幸福的夫妻共同語言都是這樣的:
“沖突”是關系的常態,經歷沖突后的依然愿意握緊對方的手不放棄才是真愛! 就像上面那對夫妻,當過了浪漫期,關系中出現了沖突,先生選擇了離開,好像這樣就沒有沖突了。 一開始兩個人都沒想到要離婚,很多夫妻就在“沒有共同語言”的情況下依然撐著。而當我又遇到了“更能談得來”的,所以我想離婚了!所以離婚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找到了生活中可以帶給自己更新鮮,更刺激的另外的人了! 婚內,那些被遺忘的刺激感 結婚之后,我們真的沒有辦法創造“新鮮和刺激”嗎? 我在反思這個問題的時候,忽然發現婚后的生活也是有很多刺激的: 我自己一直處于很忙的狀態,忙著工作,忙著做媽媽。突然前兩天有機會讓自己沉醉于家庭主婦的生活,對我個人來說這個節奏就是新鮮和刺激的。 然后我跟先生分享:發現做家庭主婦挺好的,聽著音樂做家務,還有時間畫畫,太放松了,真好! 準備好午飯,我心血來潮給對方發了一個信息:今天中午能回來吃飯嗎?對方很快回復:有事?(因為平時他是不回來吃午飯的。雖然中午有兩個小時休息時間,但路上來回要花一個小時) 因為確實沒事,這個邀請顯得莫名其妙。反思自己內心其實是期待關系中出現一次“意外”和“不一樣”。 然后我就給對方腦補了一個畫面:
先生回應我: 你這是在測試嗎?最近“奇葩說”上有一期辯論題目:如果有一個愛情評分按鈕,你會不會按? 我說: 我不會按。因為跟知道相比,我更想體驗到! 他說:我也不會按。理由:
男女都一樣,即便在關系穩定的情況下也都希望可以體驗到愛情的,但是又有幾個人真正愿意在婚姻內花費心思去經營和創造呢? 如果我們沒有花費心思,那么意味著我們想體驗到的“愛情”就很容易在外面“偶遇”了。 這就像有一個男來訪者說:當關系歸于平淡,自己身上就好像有個雷達在自動搜索信號。這樣“外遇”就很容易發生了。 所以,無論婚姻的哪個階段,我們都需要花費心思去創造一些“不一樣”,讓關系變得更有情趣。 談離婚,為什么男人更狠心? 從男人提出離婚的原因上可以看出:有重要的兩點原因,這也是和女人最大的不同點。 原因一:男人更容易逃避問題和沖突 研究發現,婚姻中女人的共性是渴望情感連結;男人的共性是逃避關系沖突。 這樣很好理解,為什么當沖突出現的時候,大多數女人一定要吵出來?!俺场币彩乔楦羞B結的一種方式,和相愛時一遍一遍問“你愛我嗎?”是一個意思。 而大多數男人面對沖突都會選擇沉默或甩門而去,這跟“到底要我說多少遍我愛你”也是一個意思。 所以離婚這件事,也意味著婚姻已經出現不可調和的沖突。 對女人來說,要么繼續吵,用自己熟悉但完全無效的方式來表達渴望連結;要么會示弱,我可以做的更好,那樣的話我們就可以繼續在一起了。 而男人很容易選擇的就是逃開,這樣就不用解決那些問題了。就像案例中的男士一開始選擇分居兩地,后來干脆選擇離婚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渴望連結的同時,要識別對方的逃避沖突的反應模式,找到更好的連結方式。 原因二:男人更容易被新的可能性吸引 面對離婚,女人會考慮這兩個方面: 離婚這件事影響太大了,孩子怎么辦?父母該怎么說我?別人會怎么看我?離婚之后,我不會找到更好的了;男人都不可靠,找誰都一樣;我年齡大了,又離婚帶著孩子,誰會愿意跟我一起過? 面對離婚,男人會有這樣的想法: 這樣之前亂七八糟的問題都可以過去了,外面有那么多不一樣的女人,我可以有太多的可能性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女人要向男人學習:我值得更好的!也相信可以有更好的! 其實,愛情最美的狀態是彼此愛上對方的那一刻,婚姻卻是一場馬拉松。 婚姻最大的誤會是:嫁給一個一輩子只愛我一個人的男人,而他正好是我最愛的那個人! 其實這只是愛的起點,一定不是結局,因為我們并未了解“愛”的真實含義: 成熟的愛是發生在經歷了所有的“愛恨情仇”之后,我們依然愿意牽著彼此的手往前走。 婚姻的柴米油鹽,檢驗著我們是堅守還是逃離,是白頭偕老還是抽身離婚。 微信搜索“潘幸知”或 sharpshow 免費獲取文章,學習女性情感自立,探求婚姻幸福的秘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