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過三代?范仲淹臨終前留下百字家訓 讓家族興旺八百年不衰說起范仲淹,很多人會想起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作為一名愛國文學家,范仲淹不僅對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給范氏后人樹立很好的榜樣。 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兩歲父親就離開了他。后來母親改嫁富人朱文翰,范仲淹也因此改姓。范仲淹長大后,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不愿再寄人籬下,于是離家出走,在一處寺廟刻苦專研。 他每天只喝一鍋粥,然后加點咸菜,這樣整整堅持了3年。他就是憑著這樣刻苦努力的精神,后來考中了科舉做了官,直至做到了宰相,但是范仲淹并沒有因此就過起鋪張浪費的生活,反而拿出錢來興辦義學、義田。 范仲淹的兒子成年后,都是德才兼備的人才,均聰穎非凡德才兼備,分別官至宰相、公卿、侍郎,范家的曾孫都賢顯貴,綿延不絕,傳至今已超過八百多年了,蘇州一帶范氏后人依然興旺。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那范家為何能興旺八百多年不衰呢? 那光光百字家訓就能庇護子孫將近千年,非也,家訓固然規范了子孫的言行。但是對范家影響最大的,還是范仲淹的為人。 范仲淹一生勤儉節約,他用自己的俸祿供養了三百多個家庭,到年老的時候連喪葬費都不夠。很多人都說范仲淹太傻,不為子孫著想。 大事上,范公一心為國先天下,私事上,他福祉先他后為家,這才惠及子孫,福祉不絕!世人若想后代子孫昌綿久遠,當學范公積善造福之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