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是快,轉眼間2018又剩下了一個月而已。從畢業到現在這5年收獲了很多,也錯失過很多。這5年由一個孤僻寡言膽怯人際逐漸變得愛說愛鬧喜歡人際。由一個酷愛玩兒酷愛旅行的好動的人逐漸變成思想旅行鮮少出去之人!
所有的路,只有你踩上去了才知其遠近和曲折!
我們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習慣的生活方式在生活在工作在交流在戀愛在過活,我們也很多時候習慣用自己習慣的方式去跟他人交流、溝通、合作、共事、共存......。但是年齡越長越發現,很多時候你想給與的不一定是他人所想要的! 以前閨蜜朋友心情不好或者遇到難題更多的做法是支招給方案,(對方不緩和就會自己覺得是為了你好,說了那么多你怎么就不聽而委屈過,太年輕 ,格局不夠大,想的不夠全面。沒有換位思考的多去替對方考慮,沒有過多的關注對方的心理動向! 向曾經的無心之過傷過的親友致歉)
如我所是,非如你所愿!
我慢慢懂了:我們永遠無法確切的知道彼此生活里的細微末節,或是對他人當下的困境做到了如指掌,那么又如何能夠建議引導TA走出困局。我發現可能親友跟我說的時候只是想找個情緒的抒發口,找個人陪在身邊,說說話,獲得短暫的釋放和休息,TA需要的可能只是我靜靜的聽著寬慰而不需要我現身說法的建議和處理方式(畢竟每個人的閱歷經驗能量環境等不盡相同,適合我的不一定也適合親友,畢竟都是成年人,每個人的方法只能TA自己去找,去試,而我為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站在TA的立場,聽TA說完想說的話。如果依舊在那個情緒里出不來那就帶著TA去玩兒,去吃,去看電影,去打球,去各種瘋......來轉移情緒)自己不再像以前那般自信和絕對,不再認為幾個建議就能改變不良情緒,那些道理并非萬能,有時候大哭一場甚至比這些來得更有成效。
當你缺乏,你也無力給予!(達克效應)
當然你懂,不一定你能做得到對做的很好。若你不能清楚人際的這些微妙的心理需求和變化,就沒有辦法真正的實現精神層次的交融,甚至還會在“達克效應”的委屈中疏遠原本很親近的關系,一切只是因為你所謂的“我都是為了你好,你還不領情”的私性情感綁架!人事是有多面性的,適時適事的跳出來去看看別的面,而不是單純的關注在你認為的那個面。畢竟可能你關注的那個面不是對方需求表達的面,所以你給予的不是對方需要的,從而沒有辦法出現統一和諧的場景呢?
價值感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被賦予的。
有時候有些人為什么沒辦法去關懷對方的感受,說出基本共情對方的話語?或許是身份定位及價值定位有誤區,有沒有價值,好或者壞,是更多的通過你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世的方方面面讓你以外的他人更準確直觀的反饋和賦予的!見慣了很多易燃易爆炸體質的自我感覺良好和自我標榜,真的覺得惋惜。人啊,雖然知足是福,但也別得過且過。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不斷地發現不足,正視不足,才能往前跨一大步。優秀從來不是某些人的專利,任何人都有機會成為相對優秀的人,唯一決定這個的就是你想不想!
生活里有一種人是不值得同情的,那就是沒有自知之明且沒自制力的人。
一定要時刻的正視自己的環境,身份,地位,能力,優缺點.....過相對貼合的生活,不要太舍不得(綽綽有余),太摳則錯失高水準生活的體感。不能太舍得(入不敷出),太過則嘗盡“高水準“生活的痛楚。 關于自制力褒貶不一,有人覺得自己缺乏自制力,但是現在過得也不錯,你憑什么對我的生活指指點點。我想說的是,你某段時間過得還不錯,可能僅僅是因為運氣好彌補了你因為自制力缺乏而犯的錯,你在家人面前發脾氣、說垃圾話,別人會原諒你,你在好朋友面前犯糊涂,耍小聰明,朋友一樣會原諒你,但是人的運氣總是有量的,你光用不積累,不可能總是遇到包容、理解、幫助你的人。千萬不要覺得什么事情都無所謂,控制好尺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以最佳的狀態,最好的心態,最適合的態度去過想要的生活!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遠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數,但是事也在人為!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人與人之間就是有很大的差距!但我們可以在我們的能力范疇以內活出自身的最好!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棄,少些抱怨,多些行動力!因為社會,也是這么現實,不會因為你的眼淚,你的特殊階段,你的無奈.......就降低了門檻,你努力,就可能有收獲,你奮斗,就可能會翻身。生活還是很美好滴,跨欄定律告訴我們磨礪豐富多彩的前奏 。管他呢,有些是有形的付出,有些是無形的付出,但不論哪種,請堅信都會在不經意間的某個時刻某個場景回饋給我們!
人生最幸福的三件事:有人信你 ,有人陪你, 有人等你。懂你比愛你更重要,世間最好的默契,并非有人懂你說出的故事,而是有人懂你說不出的心事。誠然這可遇而不可求 滴,用智慧用心仔細的去花你的時間吧 ,分給值得的人,值得的事!
-------致敬曾經一起經歷過的人,感謝現在一直還陪著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