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季,我校對全校993名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檢查。衛生室教師檢測視力;體育組教師檢測身高、體重、肺活量。鎮中心衛生醫院負責檢查血壓、齲齒、內科等16項指標,共計20項內容。 本文針對學生的身高、體重數據進行匯總分析,盡可能做到真實可信;實事求是;客觀科學具有參考價值,能為學校今后的衛生工作起到借鑒、指導作用。 一、檢測結果: 本學期對全校513名男生,480名女生計993名學生進行檢測歷時近一個月。全校身高標準人數961人,標準率為96.8%、體重標準人數848人,標準率為85.4%。身高偏高率為2%、偏矮率1.2%。體重偏胖率為5.8%,體重偏瘦率為8.8%。一到六年級組身高標準率分別為87%、94.5%、97.8%、99%、98.8%。一到六年級組體重標準率分別為78.1%、84.7%、82.2%、84.5%、88.7%、87.8%。 二、檢測分析: 根據檢測結果的數據看,無論是身高還是體重,一年級組的標準率低于其他年級組的,也就是說小學生的身高體重不合格現象趨于低年級。一年級的學生身高、體重呈兩極分化態勢。身高二到六年級組比較均衡,標準率都在95%以上,只有一年級組標準率偏低只有87%。而體重與身高卻大不相同,自一年級組到六年級組偏胖人數和偏瘦人數都有。標準率在87%以內。但六年級組女生偏胖人數為零。從生物學角度去看,同一種生物不同個體之間存在著差異,這是正常的。但是個體與群體之間相差懸殊。就非正常。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較以前逐年升高。小學生的偏胖率也不斷上升。偏胖人數分布在各個年級中。與此同時也存在著營養不良現象。全校偏瘦率也在8.8%高于偏胖率三個百分點。這也提醒我們在這個群體中存在營養不均衡、不科學的現象。 三、具體原因: 1.遺傳因素,有少數人屬遺傳,家中長輩幾代人中都屬偏胖形的。 2.懶惰渙散的,這些人中做事不著急,不喜歡運動。在學校除體育課外,就宅在教室。懶得做任何事情。 3.生活水平提高脂肪、蛋白質的攝入量過多。勞動量很少,運動量有限。結果照成脂肪堆積。偏胖人數增加。 4.有些學生,偏食,經常以小食品為主食,飲食不科學結果照成營養不良。身體偏瘦。 5.作業量大,參加各種補習班使學生沒有時間運動、鍛煉。 四、結論與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各任課教師,班主任家長及一切與學生成長相關的人員必須充分認識到學生的身體健康,是他未來一切的本錢和保證。偏胖和偏瘦都是不正常的體質特征。非正常體質會伴隨相應的疾病發生。 2.學校方面保證學生“兩操一課”的正常進行此外,對學生的“大課間活動”,“體育藝術2+1”活動必須得到保障。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發育、成長。 3.學校制定相關制度保障體育、衛生各項工作保質、保量堅持長久的進行。 4.與家長及時溝通,共同教育學生飲食衛生和飲食營養均衡。保證偏胖、偏瘦率穩中有降。 2018.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