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千古絕對,上聯:“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下聯堪稱絕對 當今社會的網絡發展非常的迅速,人們的娛樂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層出不窮。可是古代人由于各種條件發展不成熟,娛樂的方式非常的局限,比較高雅的情趣就是吟詩作對,彈琴作畫等等,通過這些方式來娛樂自身。 慢慢的對對子的說法就由此產生了,并且最后作為中華民族的優良文化傳承下來了。對對子是漢文化在社會生活中貫古通今,應用范圍最廣泛,生命力最強,最精煉也是最經濟實用的文學藝術。 也是我國人民喜聞樂見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是語言藝術,書法藝術和裝飾藝術的完美結合。千百年來,佳聯絕對,層出不窮,成為漢語言園圃中的瑰寶奇葩,受到文人的追捧和民眾的喜愛,并且還有很多對對子的高手,我們最熟悉的不過就是紀曉嵐,蘇軾,唐伯虎等。 比如蘇軾在對聯當面的造詣,有一次的傍晚,蘇東坡與佛印兩人泛舟江山。忽然,蘇東坡伸出手指了指河岸,又指了指佛印。佛印順著蘇軾指向望去,看見河邊一條狗正在啃骨頭,頓時有所頓悟,原來蘇軾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可見蘇軾不僅描繪了眼前的景色還巧妙的調侃了佛印和尚。 對聯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一直被傳承到現在的,比如現在每逢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門口就會貼上春聯。近日網上有一副對聯可以說是比較有趣了,上聯:“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這個對聯可以說是非常有深意的。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 意思是鳥被關押在鳥籠里了,只恨被束縛了振翅的機會,從而不能翱翔于天空。還巧妙的引用了三國里的兩位人物來使這對聯藝術化。那么我們來看一下網友給的下聯:“龍困海底,惱呂蒙非是陸遜”,和人居山蜀,虧臥龍早入水鏡,這兩句下聯和上聯可以說是有異曲同工之妙,上下聯對仗工整,意境相符,堪稱一副上佳的絕對,不禁令人稱奇。 可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應該學習這些文化和自覺的傳承下去! 圖片來源于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