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 性溫,有效成分為大蒜素;具有廣譜抑菌、止痢、驅蟲及健胃作用。常用于防治細菌性腸炎、 爛鰓病及錨頭蚤等。 大蒜有殺死精子的作用,動物比較敏感,注意動物親本慎用。 8、烏桕:又名油子樹、白桕、木梓樹。落葉喬木,喜生曠野、河邊。以果、葉入藥,味 烏桕: 辛、微溫、無毒;有殺菌、消腫作用。常用于防治細菌性爛鰓、白頭白嘴等病。 9、地錦草:又名奶漿草、血見愁、鋪地紅。一年生匍匐草本,生在田野、屋旁。夏秋采 地錦草: 全草入藥;性味苦、平、無毒;具廣譜抗菌、止血散風、清熱解毒之功效。用于防治腸炎、爛 鰓等細菌性疾病。 10、菖蒲: 10、菖蒲:又名水斂草、石菖蒲、石蜈蚣、白菖蒲等。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生長于水邊 濕地。夏秋采根莖入藥,味辛、溫、無毒;有抑菌、抗真菌作用。可用于防治細菌性腸炎、赤 皮、爛鰓和水霉病等。 11、穿心蓮: 11、穿心蓮:又名一見喜、苦膽草、四方草。一年生草本。全草入藥。有消炎、解毒之功 效。常用于防治細菌性腸炎等魚病。 12、黃芩: 12、黃芩: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藥。有抑菌、抗病毒、鎮(zhèn)靜、利尿解毒的功效。可防 治細菌性爛鰓、打印、腸炎、敗血病等。 13、辣蓼: 13、辣蓼:又名水蓼、辣蓼草。一年生草本,長在湖邊、沼澤地、田邊。夏秋可采全草入 藥;味苦、性辛、溫、無毒;有殺蟲滅菌作用。常用于防治細菌性爛鰓、赤皮病、白頭白嘴和 寄生蟲性鰓病、中華鳋、魚虱等。 14、鱧腸: 14、鱧腸:又名旱蓮草、墨蓮草。一年生草本,生于田邊、水邊和濕草地。夏秋季采全草 入藥,味涼、淡、無毒,具抑菌消炎之功效。可用于防治細菌性魚病。 15、 15、楓:又名三角楓、楓樹、楓香。多年生落葉喬木,多生于山野。采枝葉入藥,味辛、 平、無毒,有殺蟲抑菌作用。可用于防治細菌性腸炎、爛鰓、赤皮、癤瘡病和殺滅青泥苔、水 網藻。 16、馬尾松: 16、馬尾松:又叫樅樹、松樹。常綠喬木,生于山間。取枝葉入藥,性苦、溫、無毒;所 含松節(jié)油、坎烯、二戊烯等有殺蟲殺菌功效。可用來防治魚虱、錨頭鳋等。 17、博落回: 17、博落回:又叫號筒桿。多年生草本,長在山野。夏秋采莖葉入藥,味辛、苦、寒,微 毒;有殺蟲、滅菌功效。用于防治錨頭鳋、魚虱及細菌性爛鰓等病。 18、馬齒莧: 18、馬齒莧:又叫馬齒菜、醬板草。一年生草本,生于田野、路旁。夏秋采全草入藥,味 酸、寒、無毒;有殺菌作用。常用于防治草魚細菌性腸炎病。 19、大青葉: 19、大青葉:多年生十字花料植物。以葉入藥,含大青葉素、靛苷等,有清熱解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