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捧起《感恩太極》再讀時,都會有不同的心得感受。我想淺析一次楊式太極拳起勢的心得感受,和拳友一起分享。 起勢,楊式太極拳第二式,前面第一式是預備式,也叫無極式(或叫無極樁)。起勢,在楊式太極拳中,重復做這個動作,又叫吐納式(或叫吐納法),也是一個樁功。 起式,是一個開立步,目前有些拳友仿學別家拳種,把起勢做成并立步,然后再開步。楊式太極拳從頭到尾都是開立步,不用并立步。用并立步可能只有表演才用,為啥用,(可能和國家表演套路24式有關)我也不清楚,我也是當地考評員,從來不會你是并立還是開立步型,去扣表演者分,只是看一下抱拳禮,至于怎么行拳,按理是遵守各家拳規,楊式太極拳的起式直接接預備式開立步。 楊式太極拳起勢,開立步。步形角度與肩同寬,太約三個平拳(略寬一些也可以也叫三個半平拳),要求肩井穴和腳底涌泉穴在一條線上。 楊式太極拳起勢站姿,要求三平三豎,即"三平"肩平、腰平、胯平,"三豎"是指兩腿和脊柱。兩腿的膝蓋略彎曲,肩井穴和涌泉穴要在一條直線上。脊柱要把大椎穴和命門穴填平。大椎穴填平要下額回收,命門穴填平要把腰(命門外撐)往外送,胯根往里托。(整個骨盆旋轉上翹)。 楊式太極拳起勢,其它要求不再講述按《感恩太極》一書要求去做。只講三點體會:一是起,要有內旋中指領氣是棚出去,是肩帶動肘再帶腕,二是落,是外旋手腕帶肘帶肩。三是找到對拉的感覺,書中講到的三旋三對拉,我也不用說得具體,因為書中可以查到。 楊式太極拳的起式,完成第一次開合,在開吸合呼中形成虛實轉換,你會感覺身體的變化,或者常年重視這個起勢,做到先在心,后在身,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發覺神內斂,意守勞宮,氣自然聚來。說句玩笑的話能把太極起勢打到松沉,你的內勁也會一點一點增加。這又不是玩笑,見過的才是真實的,自己弄懂了,才是自己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