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是我國宋代時著名的文學家, 他詩詞賦一流, 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 蘇軾性格說豪放不羈, 喜愛交友,愛對對聯, 還流傳下許多對聯的趣事, 今天,詩詞君整理了十個東坡對聯故事, 勿論真假, 一起來見識見識蘇軾的有趣和才華吧! 山抹微云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秦觀和柳永都是蘇東坡的好朋友。秦觀有一首《滿庭芳》寫得很好,首句為“山抹微云”,蘇軾便稱秦觀為“山抹微云君”。秦觀的女婿范溫對岳父有這個名字引為自豪。他常自我介紹說“我是山抹微云的女婿?!比藗兇_也投以羨慕的眼光。 柳永在屯田員外郎的職位上退休,因此人稱柳屯田,那時柳永的《破陣子》詞中也有一句為人傳頌的名句“露花倒影”。于是時人也稱柳屯田為“露花倒影”。 有一次,蘇東坡同秦觀、柳屯田同席而飲。酒至半酣,蘇東坡詩興大發,隨口將二人的名字和綽號聯成一副對聯: 山抹微云秦學士 露花倒影柳屯田 秦柳二人一聽,同聲大笑,深服東坡詼諧的捷才。 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北宋詞人張先,字子野,喜作慢詞,曾因有“云破月來花弄影”、“簾壓卷花影”、“墮輕絮無影”這三個別致的句子,得了個“張三影”的雅號。他晚年退居鄉間后,年逾八十,家中尚蓄有歌妓。有一次,蘇東坡去拜訪他,贈了一副對聯,對張先進行戲嘲。對聯寫道:
聯中引用了唐代元稹的《鶯鶯傳》(元代發展成為雜劇《西廂記》)故事,將張先比做拈花惹草的秀才張珙。張先得聯,亦制一聯寫道:
這副對聯,對自己作了表白,且韻詞俱佳,深為東坡所贊賞。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蘇東坡和佛印談論佛事,佛印大吹什么佛力無邊、佛法無邊。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在簾子后面偷聽著,便想刺他刺,就寫了一句拆字聯,叫使女拿出去,交給蘇東坡,東坡一看連說:“有意思,有意思!”便念給佛印聽:
佛印見是挖苦自己,怎能甘心認輸,經過一番思索,最后對上了這個拆字聯。寫出來,交給了東坡,東坡看后又交了蘇小妹,蘇小妹一看是:
碧紗帳里坐佳人,紗籠芍藥清水池邊洗和尚,水浸葫蘆一天,蘇小妹正和蘇東坡吟詩作對,不料,佛印走了進來,她急忙躲藏帳中。佛印見此情形,即口占一聯:
小妹想:這和尚真是惱人,人家兄妹正談得起興,被你沖散,你還吟詩戲我。好,待我回一聯罵你一句。于是,念道:
“水浸葫蘆!”蘇東坡拍手稱妙。佛印只得摸著光頭苦笑。 日落香殘,去掉凡心一點火盡爐寒,來把意馬牢拴一天,蘇東坡到一寺廟游覽,聽說寺里的主持和尚行為不端,心中不免厭惡。可那主持對大名鼎鼎的蘇東坡卻畢恭畢敬,招待甚周,還死皮賴臉向東坡求字。蘇東坡提筆在手,疾書一聯:
那主持將對聯懸掛于高處,許多文人見了,皆捧腹大笑。原先,這副對聯道出了兩個字謎,謎底乃“禿驢”也。 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人家慶有余蘇軾朋友甚多,其中有個詩僧佛印。這人雖是出家人,卻頓頓不避酒肉。這日,佛印煎了魚下酒,正巧蘇軾登門來訪。佛印急忙把魚藏在大磬之下。 蘇軾早已聞到魚香,進門不見,心生一計,故意說:向陽門第春常在。佛印對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舊句深感詫異,順口便說:“誰不知下句是:積善人家慶有余?!?/p> 話音剛落,蘇軾大笑:“既然磬(慶)里有魚(余),那就積點善,拿出一道吃吧?!?/p> 醉漢騎驢,顛頭晃腦算酒賬艄公搖櫓,作揖打恭討船錢蘇東坡與秦少游經常一齊出游。這天,他們同乘小舟,沿江而下,飲酒吟詩,好不痛快。這時,蘇東坡看見岸上有個醉漢,騎著一頭毛驢,走走停停,東倒西歪,樣貌十分可笑,就出了個上聯:
這對聯十分形象,秦少游一時無以為對,正思考時,忽然看見船尾的艄公,這艄公一仰一俯地搖櫓,引發了他的聯想,于是對出下聯:
艄公聽見“船錢”二字,趕緊說:“不忙,不忙,下了船再說!”蘇東坡和秦少游二人大笑不已。 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宋代的蘇軾和黃庭堅都是大文學家,兩人見面,常互相對對子,來增加談話的興趣。 有一次,兩人在松樹下邊下圍棋,蘇軾剛投下一子,忽然落下一顆松子掉在棋盤上。過了一會兒,又落下一顆。蘇軾盯著松子,隨口說道:
說完,看著黃庭堅。黃庭堅心里也有數:這是讓我對對子呢。黃庭堅抬起頭來,向四面張望,尋找對聯的題材。他一眼看見離他們不遠的地方有條小河,河邊上幾株柳樹,清風吹來,長長的柳絲悠悠蕩蕩,劃過水面。樹下正坐著一個漁夫,握著長長的魚竿兒在釣魚。這不是送上門來的對子嗎?黃庭堅對出下句:
文興助棋興,棋興助文興。兩人邊下棋邊論文,直到很晚才歇手回家。 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流東坡尸(東坡詩)蘇東被貶黃州后,一居數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長江。蘇軾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語。佛印順勢望去,只見一條黃狗正在啃骨頭,頓有所悟,隨將自己手中題有蘇東坡詩句的蒲扇拋入水中。兩人面面相覷,不禁大笑起來。 原先,這是一副啞聯。蘇軾上聯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下聯的意思是:水流東坡尸(東坡詩)。 無山得似巫山好何葉能如荷葉圓一次,蘇軾與弟蘇轍去見佛印。三人結伴同游,佛印即興出句:無山得似巫山好。關鍵在“無”、“巫”諧音。蘇軾對上:何葉能如荷葉圓。蘇轍聽了,對兄長說:以“何荷”對“無巫”的諧音,固然不錯,但改作這樣是否更好些,就是——何水能如河水清 佛印與蘇軾聽了,表示贊同,以“水”對“山”,好在對仗更加工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