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屬中醫學中的“肺積”,主要是由于正氣虛損、陰陽失調,六淫之邪乘虛入肺,導致肺臟功能失調,肺氣郁,宣降失司,氣機不利,血行受阻,津液失于輸布,津聚為痰,痰凝氣滯,瘀阻絡脈,于是痰氣瘀毒膠結,日久形成肺部積塊。 因此,肺癌是因虛而得病,因虛而致實,是一種全身屬虛、局部屬實的疾病。肺癌的虛以陰虛、氣陰兩虛為多見,實則不外乎氣滯、血瘀、痰凝、毒聚之病理變化。 因此,對于肺癌的治療,首先要分清虛實,而后結合病理類型、病程,以扶正為主、佐以祛邪為其治療原則,然后立法處方。 根據肺癌的臨床表現分為四型:(1)陰虛內熱型。 (2)氣陰兩虛型。 (3)脾虛痰濕型(肺脾氣虛)。 (4)陰陽兩虛型。 分別以養陰生津、益氣養陰、益氣健脾、滋陰溫陽等扶正為主,佐以化痰軟堅、理氣化瘀、清熱解毒的祛邪藥物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養陰常用藥南沙參、北沙參、天冬、麥冬、元參、百合、生地、鱉甲等,這些藥物有養陰清肺、養陰增液和滋養肝腎的作用。 益氣養陰常用藥生黃芪、黨參、太子參、白術、北沙參、天冬、麥冬、五味子等。 益氣健脾常用藥黃芪、黨參、白術、茯苓、扁豆、淮山藥、薏苡仁、半夏、陳皮等。 但肺脾氣虛日久常可及腎,而有腎虛之證,宜以肺脾腎三臟同治,予以補肺氣、益脾氣、溫腎陽,常加用補骨脂、仙靈脾、巴戟、肉蓯蓉、菟絲子等益腎溫陽之品以溫煦脾陽,加強益氣健脾之效。 晚期肺癌的癥狀和用藥晚期肺癌可見咳嗽、氣急、動則喘促、腰痠腳軟、耳鳴、畏寒肢冷等證,乃肺腎陰虛和腎陽虛并見癥狀,常以北沙參、天冬、生地、熟地、黃精、元參等配合仙靈脾、薜荔果、仙茅、鎖陽、補骨脂等肺腎同治,陰陽并補,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在扶正培本基礎上,再根據腫瘤由痰氣瘀毒互結的病理變化,酌情選用化痰軟堅的夏枯草、海藻、昆布、瓜蔞皮、生南星、澤漆、生牡蠣;理氣化瘀常用八月札、瓜蔞皮以利肺氣,莪術、王不留行、丹參、干蟾皮等活血化瘀通絡;熱解毒常選用石上柏、白花蛇舌草、山豆根、石見穿、苦參、蜀羊泉、七葉一枝花、銀花、石打穿、芙蓉葉等。 用上述扶正為主佐以祛邪的治法,經臨床反復驗證總結,不僅可改善癥狀,調節機體免疫功能,而且有延長生存期的遠期療效。 由于肺癌患者的臨床表現十分復雜,故臨證宜在辨證分型治療基本方藥中,予以加減化裁。 一藥多用選擇藥物時,盡可能既考慮到中藥的功用,又能結合現代藥理研究具有抗癌活性的藥物,爭取做到一藥多用。 例如,生南星化痰之功甚著,又有抗癌作用,余常于復方中用30~60克,經數萬人次煎湯服用,均無不良反應。貓人參既有健壯作用,又能治癌性胸腹水。八月札、生苡仁既有傳統中藥作用,又有抗癌作用。諸如此類不多列舉。 肺癌患者長期服用少量人參,具有益氣補肺健脾之功,且有提高免疫功能、抗癌、延長生命的作用。生曬參藥性平和一般均可服用,陰虛則以西洋參或皮尾參為佳。紅參較溫熱宜少用,尤以肝功能欠佳者更不適宜。 肺癌久咳傷胃再者,臨證用藥還必須注意藥性之偏頗,不可過于滋膩、苦寒,要處處注意保護胃氣。在治療久咳不已,納少脘脹時謂:“肺咳不已,則胃受之”,他在處方中常加橘白以和胃化痰,或以陳皮理氣和胃,并加焦山楂、炒麥芽、雞內金以健胃消食。 肺癌屬中醫學中的“肺積”,主要是由于正氣虛損、陰陽失調,六淫之邪乘虛入肺,導致肺臟功能失調,肺氣郁,宣降失司,氣機不利,血行受阻,津液失于輸布,津聚為痰,痰凝氣滯,瘀阻絡脈,于是痰氣瘀毒膠結,日久形成肺部積塊。 因此,肺癌是因虛而得病,因虛而致實,是一種全身屬虛、局部屬實的疾病。肺癌的虛以陰虛、氣陰兩虛為多見,實則不外乎氣滯、血瘀、痰凝、毒聚之病理變化。 因此,對于肺癌的治療,首先要分清虛實,而后結合病理類型、病程,以扶正為主、佐以祛邪為其治療原則,然后立法處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