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感冒也多,雖然四季都有感冒,但是人們還是習慣性地將感冒與著涼聯系在一起,這實際上是沒有抓住感冒的本質,真正招惹感冒的其實是免疫能力的低下。在秋冬季節,感冒之所以流行,與溫度為病毒提供了適宜繁殖的條件有關,也有空氣流通不暢導致的病毒積聚的因素。咱們今天討論的重點,是當前感冒乃至其他疾病治療中的亂象,瞎吃藥。 為了幫您建立科學認識感冒的簡單邏輯系統,咱們得先上點基礎知識點。感冒在現代醫學中分2大類,普通感冒與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普通感冒是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是3到7天,癥狀是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季節性流感的特點則是突發的高熱,并伴有劇烈干咳、頭痛、周身不適、肌肉及關節痛,也會有咽痛及流涕,但咳嗽癥狀較嚴重。基礎常識的重點是,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可導致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種,主要是鼻病毒、冠狀病毒、呼吸道合胞體病毒、副流感病毒,因此,一切抗生素都對感冒治療無效,因為抗生素針對的是細菌。只有在感冒繼發了細菌感染的時候,比如感冒后又有肺炎,這時才應根據感染種類來選擇使用抗生素,前提條件是最好做藥敏試驗,幫助選擇最有效的藥。盲目使用,不僅解決不了問題,更可能因濫用而帶來耐藥性,當真正需要某種抗生素的時候,吃下去就不管用。 既然藥物然并卵,那為啥還要生產那么多的所謂感冒藥呢?標準答案,主要目的是以幫助緩解癥狀的名義掙錢。因此,為了好得快點,吃感冒藥,能不能見效,關鍵在選擇,要看您是不是針對突出的問題,選對了品種。下邊這段可以選擇復制,留在身邊,隨時對照。咱們現在共享識字辨成分的感冒藥選擇要點。 感冒藥品種太多,但是,藥名中是帶著成分和主要作用信息的。有氨、酚、芬等字樣的,是代表主要成分為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作用是解熱;有敏或苯的,代表的是撲爾敏及苯海拉明,是用來緩解過敏癥狀,應對流鼻涕的;帶撲字的要注意細看說明書,成分可能是撲爾敏或是撲熱息痛,前者對應的是過敏癥狀,后者的作用是退熱;麻字表示偽麻黃堿,作用是減少鼻黏膜充血,含這類成分的大部分已經被禁止用于兒童;藥名帶美,是指氫溴酸右美沙芬,這個成分的作用是止咳;烷字表示金剛烷胺,據說抗病毒效果還可以,但是,臨床觀察的結果顯示,對付病毒的作用很一般,用多了則副作用不少。一大堆感冒藥,多數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或不良反應,要仔細看說明中的禁用或慎用范圍。 咱老百姓還會對治感冒選中藥好還是選西藥好而產生疑問。您要產生這樣的思路,建議您先把傳統中醫與商業化的中成藥區分開來。從大的視野看,咱人類在認識與對抗疾病的征程中,所走過的道路是有相似軌跡的,都是在實踐中摸索,西方人當初也是在一大堆源于大自然的東西中尋找治病強身的物質,很簡單,化學才有多久歷史呢?不知成分,不會合成,那只能是找很多東西來試。中醫在前現代時期,是有絕對優勢的,因為,西方人多是瞎試,中醫有理論,這其中的精華是辨證論治。具體到感冒這事兒上,中醫是將感冒大體上分為5類,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氣虛感冒、暑濕感冒、風溫熱毒襲肺等。如果要比對的話,風寒感冒類似于普通感冒,暑濕感冒近于胃腸型感冒,風溫熱毒襲肺則可能是指流感。如果您真是中醫粉,選中藥前,起碼要找中西號個脈,分清是哪型,真有料的中醫會按類施以辛溫解表、清熱宣肺、潤肺養肺、芳香化濁、疏風透表這些大招。 中西里有大師,不過,這對老百姓有啥有呢?800塊1個號,那還得排隊,治感冒也能看國醫大師的,那不是家里有礦的也是有廠有店的。得了,還是自己買點藥吃吧,您若這么想,那些賣加料中成藥的人就開心了,人家花那么多錢上電視,等的就是您。當代的中醫藥,走上邪路,就是從玩感冒藥開始的。開創先河的是位叫張錫純的先生,阿純早年科舉不中當了私塾先生,在30多歲的時候,接觸到了西學,1910年攢出《西學衷中參西錄》,此仍中西醫結合的開山之作,該巨著中的經典名方叫石膏阿司匹林湯。阿純述曰:'石膏之性,又最宜與西藥阿斯必林并用。蓋石膏清熱之力雖大,而發表之力稍輕。阿斯必林之原質,存于楊柳樹皮津液中,味酸性涼,最善達表,使內部熱由表解散,與石膏相助為理,實有相得益彰之妙也。'高明或荒唐如斯?您要是真純,那該推石膏楊柳樹皮湯嘛,見風想雨呢,有些藥還是從尿里提取的,能煲童尿西藥湯治病嗎?阿純掀起妖風,民國年間的中藥加料事業就此興盛,賣得最好的據說是梁培基發冷丸,制作方法是購回當時最有效的抗瘧疾的奎寧,弄些無關緊要的中藥粉當配料,揉揉成丸,以廣告開路,步向大熱暢銷。公元1972年,大廣州的大中藥廠,受先輩啟發,開始將阿司匹林以及維生素C和咖啡因加入中藥,弄出了感冒靈。 看到這兒,相信您已經深刻地理解了所謂復方中成藥的本質,復方,就是加料的代名詞。真正的要害是什么呢?是到底加了什么,里面是什么成分起作用,您根本不知道。因為,可以用保護傳統的名義,不公開配方,當然,也就不會在藥品說明書里明確地標識加入的成分。您迷的是來自大自然的冰山雪蓮和千年靈芝,人家可能1噸藥里只放了幾滴,因為,人家知道啥在起作用。相信您已經看明白,不是中醫藥好不好、能不能治感冒的問題,是現在的所謂中醫藥不純,中藥加料,讓您吃得不明不白。瞎吃藥,還要吃嗎?賣得是祖傳,有時還是宮廷秘方,那么能耐,為啥不能正宗點,為啥要加西藥成分呢?是真不自信,還是揣著明白騙糊涂的老百姓的錢?正經點,行不?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
|
來自: fzsyv8urlm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