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語說: 看圖寫話寫作技巧 看圖寫話可以分為寫人、寫事和寫物三類。當孩子拿到一張圖的時候,可以先讓孩子判斷這樣一片圖畫是主要寫人物,還是寫一件事情的,還是寫一件物品。根據不同的類型,調整寫話的方法。 六要素:身份、外貌、動作、性格、語言和看法。 1.描寫身份:看清楚圖中人是誰,準確判斷圖中人物的性別、年齡和身份。如:鄰居家的小妹妹有三歲了。 2.描寫外貌:從圖中人物的神態,長相,眼睛,頭發,穿著等方面去描寫。如:頭頂扎了一個小辮子,胖乎乎的。 3.描寫動作:確定圖中人物在做什么事,通過想象展開故事情節。如:她走起路來蹦蹦跳跳,特別活潑。 4.描述性格和語言:要對圖中人物的性格,愛好,神態、語言、心理活動進行細致地描寫,圖中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描寫可以通過細致地觀察之后,結合實際發揮想象力來寫。如:每當看到熟悉的叔叔阿姨從她身邊經過,她都會甜甜地叫一聲:“叔叔阿姨好!”叫得叔叔阿姨們都很開心。 5.結尾要寫出對這個人物的看法:如:我們大家都很喜歡這個小妹妹。 六要素:通過豐富的圖片信息,觀察畫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1.開頭:說明描述一件事要包括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過程:寫話時,重點描述事情的經過。 3.細節:大膽想象,巧妙構思,豐富過程部分。 4.結果:事情的結果要根據意圖展開合理的想象。根據畫面的人物關系,會有哪些預期結果,大家心情怎么樣?會不會有下次?現實生活中的類似情景,家人對你有什么期望等等,都可以作為看圖寫話的結尾。 四要素:事物的名稱、形狀、顏色和功能。 1.描寫名稱:仔細觀察所寫的實物,弄清楚各部分名稱及其特點,抓住其特色。如果是物品要仔細觀察其外觀、色彩、用途等,如果是動植物要觀察其外形、顏色、生活習性等等。 2.描寫形狀: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描寫形狀,如從頭到尾,從上到下,從里到外等等,層次要分明。 3.描寫顏色和功能:要描寫物品的功能或用途。對于日常用品,如橡皮、鉛筆等可以略寫幾句功能;對于有些比較復雜的物品,如玩具汽車,就可以詳細地描述其功能或用途,重要的是能夠突出物品的特色。 4.結尾寫自己的情感:可以描寫物品對你有什么作用,帶給你那些歡樂,你對他有怎樣的感情等等。 看圖寫話范文 《運木頭》 一天,小猴、小豬和小熊去森林里砍木頭蓋房子。可是,怎么運回去呢? 它們使勁地想呀想。小猴看見了前面有一條小河,它靈機一動,想,木頭可以浮在水面上。于是它把木頭推進河里,自己坐在上面,非常輕松,像乘小船一樣回家了。 小豬想,木頭是圓的,我可以把它滾回家。于是它把木頭滾了回家,累得滿頭大汗。 小熊什么也不想,扛起木頭就往前走,沒走幾步就累得滿頭是汗,氣喘吁吁。好不容易地走回了家。 《粗心的小貓》 吃過午飯,小貓在廚房里洗碗。小熊閑著沒事,就來找小貓:“小貓,我們一起去踢球吧!”小貓爽快地答應了。它急急忙忙地洗好碗,關上家門,就和小熊一起直奔球場。 在空曠的草坪上,小貓和小熊擺開陣勢,奔來跑去,你攻我守,踢得滿頭大汗。小小的足球給它倆帶來了無限的樂趣。 不知不覺,太陽下山了,小熊和小貓也覺得有些累了,就歇了腳,互相約定明天再一起玩,然后就各自回家了。 小貓剛走到家的附近,就發現家門口有一條小河,河水嘩嘩地流淌著。它奇怪地想,這是哪兒來的小河呢?難道是我們家發大水了嗎?小貓趕緊跑到廚房一看,“呀,大事不妙,原來是中午洗碗忘記關水龍頭了!小貓一個箭步上去,擰緊了水龍頭。 看著一地的水,小貓非常后悔:都怪我太粗心了,浪費了這么多水!以后,做事情可一定要細心呀! 《老鷹捉小雞》 春天來了,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玩兒老鷹捉小雞。 老師當雞媽媽,因為老師和同學比起來很高。有個小朋友當老鷹,因為他動作很快,而且很靈活。好了,現在開始激烈地玩游戲,老師張開雙臂保護著小雞。 我知道了,雖然這是玩游戲,但是如果是真的話,雞媽媽一定要和老鷹打得你死我活,所以我們應該學習雞媽媽精神,保護好媽媽。 《小熊生病了》 這幾天天氣不好,一會冷一會熱的,小熊晚上睡覺的時候沒注意蓋好被子,感冒了。好幾天小熊都不能出來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了,小朋友們也很想念小熊。大家約好一起去看小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