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著名的北京香山風景區,有一座最雄偉壯麗的古老寺院--碧云寺。他創建于元至順二年(1331年),后經明、清兩代擴建,始具今日規模。金剛寶座塔位于香山碧云寺東麓(后院7),是我國現存最高的金剛寶座塔。 金剛寶座塔源于印度釋迦牟尼悟道成佛之處的的迦耶精舍形式,最早可見于敦煌隋代壁畫,以其供奉金剛界五部主舍利。后來,凡仿該塔形制而建的塔,均稱為金剛寶座塔。 我國同類的寶塔有十馀座,其中北京擁有三座:西黃寺的清凈化城塔、碧云寺金剛寶座塔和真覺寺金剛寶座塔。 ![]() 香山碧云寺金剛寶座塔建于清代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金剛寶座塔坐西朝東,是全寺最高點,塔高34.7米,全部用漢白玉砌成。最底層為雙重塔基,塔基上建有石塔,塔座前為一分亭,左右各有 一覆缽式白塔,有石階可登塔頂。 塔頂建有五座小石塔,13層密檐方塔,五塔各代表一尊如來佛:中央塔最大,代表大日如來,東塔代表阿如來,南塔代表寶生如來,西塔代表阿彌陀如來,北塔代表不空成就如來,所以也稱為五輪塔。
整個金剛寶座塔布滿了浮雕,有大小佛像,天王、力士、龍鳳、獅象、云紋,雕刻工藝繁縟精細,代表了乾隆盛世時的建筑技術和雕刻藝術的水平。 中國革命先驅者孫中山先生逝世以后,其靈柩曾暫停于塔內。靈柩遷往南京后,孫中山先生生前的衣冠封葬于此塔基的拱門里,所以該塔又是孫中山先生的衣冠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