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心理學:催眠不只是治療方式,更是生活方式。 ![]() 催眠療法是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具體操作方式是用催眠的方法使來訪者的意識范圍變得極度狹窄,借助暗示性語言,以消除來訪者的病理心理和軀體障礙。 最早施用催眠術作為一種治療方法的是奧地利精神科醫師麥斯麥,他被心理學界公認為現代催眠術之父。1774年開始,他用磁鐵作為催眠工具,用神秘的動物磁氣說來解釋催眠機理。麥斯麥在心理學上最大的貢獻,就是在200多年前的極大壓力下,以告知者的角色創始被人視為的動物磁力法治療精神疾病。 麥斯麥在 200 多年前發明的催眠術,直到他死后 100 多年才被精神病學界承認其具有科學價值。 1842年,英國醫師布雷德修正了麥斯麥的動物磁力說,認為在醫師誘導下可以改變病患意識狀態并進行治療,并改名為催眠。法國著名精神病學家沙可意識到這種方法的重要性,首先正式采用催眠術治療癔病,且成效卓著,弗洛伊德曾專程到巴黎向他學習。1882 年,沙可向法國科學院提出醫療研究報告,是為催眠術正式被承認為現代精神醫學治療方法之始。從此催眠術不僅成為世界精神醫學界治療方法之一,而且也成為心理科學中一個學術研究的主題。 催眠治療的適應癥主要是神經癥、心身疾病性功能障礙、兒童行為障礙、神經系統病患以及其他適應癥和心理應激等;對于有嚴重機能性色彩的器質性疾病患者,催眠治療亦可作為藥物治療的輔助方法。 ![]() 催眠對環境的要求比較嚴格,需要安靜的房間的昏暗的光線。來訪者可自行選擇坐下或躺下并保持舒適的狀態,在催眠師幫助其安靜和放松后進行催眠。 催眠的方式分為三種:集體催眠、個別催眠和自我催眠。 集體催眠就是讓病情相似、年齡相近的幾人或10幾人一起進行催眠。集體催眠的優點是可同時治療多人,同時能消除來訪者的孤單感和恐懼心理。 個別催眠是施治者面對單個求治者進行的催眠。 自我催眠則是在催眠師的指導下,由來訪者對自己進行催眠。 看起來,催眠是非常神秘的。專業的催眠術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訓練才能夠掌握,但是,催眠絕不只是存在于心理治療中,也不只掌握在少數催眠師的手中。 事實上,每一次咨詢的過程,都是心理咨詢師運用自身的咨詢技術及心理能量,間接催眠來訪者的過程。 咨詢師與來訪者在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咨訪關系之后,隨著來訪者對咨詢師信任程度的不斷加深,受咨詢師的影響會越來越大,同時接受咨詢師的暗示也越來越容易,從而達到解決心理問題的有效結果。 而生活中,人們對催眠的應用更是無處不在。 ![]() 最常見的催眠方式就是廣告。生活中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廣告幾乎滲透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時每刻。雖然我們都討厭看廣告、聽廣告,但是,我們在購物的時候,卻會不自覺地選擇廣告宣傳的商品。原因很簡單——單調的重復就是催眠的誘導和暗示。不斷重復播放的廣告,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催眠了我們,讓我們無意識做出相應的選擇。 如果說集體催眠和個別催眠是一種心理治療方式,那么自我催眠其實更像一種生活方式。人類具有利用自我意識和意象的能力,可以通過自己的思維資源,進行自我強化、自我教育和自我治療。實際上.人們早已應用自我催眠暗示,如祈禱、宗教儀式、印度的瑜伽術、中國的氣功術等都是以不同的方式實施自我催眠。 在實施自我催眠的過程中,如果你不斷強化積極的心理暗示,就會成為一個積極的人,走到哪里都自帶光芒。 反之,如果你不斷強化消極的心理暗示,就會成為一個消極的人,無論做什么都會處于悲觀的狀態。 所以,了解一點催眠的知識非常有益。 對己,你能學會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你就會在任何時候都看到事件正向的一面,并成為自帶光芒的發光體。 對人,你能保持積極的心態、運用積極的語言去影響周圍的人,使他們和你一樣保持積極陽光的狀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