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課堂說 見什么問什么的時期,是寶貝們最該被珍惜的一段年齡。 世界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張白紙,無論是自然、世事、人情、游戲,萬物都是新鮮的展示。但是,對于大人來說,好多曾經好奇過的事物,早已是沒什么利益相關的無用信息,自然而然就認為孩子也不該費心,隨便扔一句“長大你就知道了”,敷衍了之,這樣的事情,你是不是每天都在做呢? 每個做父母的,都有一個重生的機會,就是隨著孩子的好奇心,再童年一回。 我們知道,孩子的好奇心很強。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孩子往往通過一個簡單的問題來表現對世間萬物的巨大好奇心:“為什么?” 我們常常驚訝于孩子的好奇心,似乎他們的心里真的有一萬個為什么,更加時常聽到孩子的驚嘆聲,那是他們對于這個世界發自內心的熱愛,向往,欣喜。 因為有了好奇心,所以他們會去觀察,會想要去研究,因為研究了之后,可能就會有更多的欣喜,那對于他們的成長都是至關重要的。 但每個家長都知道,當這個簡單的問題被問個沒完時,事情就會變得很糟糕。它常常成為孩子的一種尋求注意力的方式,更糟的是,那些“好動”的孩子反復使用這個問題來拖延時間。雖然這個問題本身是十分嚴肅認真的問題,但孩子們不斷發問總會激怒我們,耗盡我們的耐心,這樣,一場爭吵就不可避免了。 很多父母都經歷過這樣頭痛的事情,以下是一位網名叫做u/Originalstickers的網友給家長們提供的一些小建議: 首先,巧妙地讓這些惱人的時刻變得更加有趣。 “你只是想告訴孩子,閉上可愛的小嘴巴,繼續完成一天的事情,而不是打斷你說的每一句話。你想大喊大叫,然后大發脾氣,因為已經早上7點20分了,你不想打破社會規則,向一個連你說的話一半都聽不懂的孩子解釋一切。“網友u/Originalstickers寫道。 這種方法被證明是萬無一失的。 “我最近和我3歲的孩子制定了一個規則——我們只回答完整的問題,”她說。“我并不覺得自己在被迫回答孩子的問題,而是在回答真正有意義的問題。我注意到有時孩子會停止詢問,因為她已經厭倦了提問。我不太容易生氣或疲倦。” “最后,由于我的丈夫在生病的時候整天和孩子呆在一起,他做了令人驚嘆的工作,我的孩子現在改變了說話的方式。” 這位網友提供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為什么?”孩子問。 “什么為什么?”你回答。 “我為什么要上學?”孩子問。 “學校對你的成長很重要,”你回答。 孩子苦苦思索著如何把這個問題變成一個問題。 最好的方法是問孩子:“你為什么這么想?”把問題拋回給孩子。這能提升孩子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讓孩子有機會展示他們已經知道的知識。 她還建議,如果你的孩子試圖拖延時間,你可以教孩子口頭同意完成任務,然后你的孩子仍然很好奇,不停地提問題。 “穿上你的鞋子,”你說。 “為什么?”孩子問。 “我讓你幫忙時,你應該回答‘好的,媽媽’,然后才可以提問。” 孩子開始穿鞋。 “為什么?”孩子問。 “什么為什么?”你回答。 “我為什么要穿鞋?”孩子問。 A.回答孩子的問題。 B.反過來問孩子為什么要穿鞋。 你可以試試這些方法,希望能幫你節省一些時間和精力。 參考: https://www./news/reddit-mom-gives-genius-advice-dealing-with-kids-who-constantly-as-why/ 10大熱門文章回顧 ? 你以為別人得諾貝爾獎跟你沒關系?他們的研究成果決定了你對孩子大腦的培育方式 ? 我們其實一直在接受美術教育,但長大后畫一幅畫好像很難| 李甦 一席第615位講者 ? 研究證明,被我們忽視的體育課程恰恰能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提高學習成績 ? 70%的親子沖突都源于家長的說話方式!這8個小技巧幫你解決與孩子的溝通問題,不再煩惱 探客測評工作坊 為什么要進行測評? 你或許會因為孩子上課不能認真聽講,平時暴躁易怒,小動作多等等問題困擾。 你也很清楚這些問題看似瑣碎,但它卻很有可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最大的阻礙。 我們知道孩子的這種行為不好,卻不知道孩子為什么會有這些行為,也不知應該如何應對。 在這兒, 你將更了解你的孩子。 我們會通過專業測評得出的數據為科學依據,這樣能夠直觀的看到每個孩子身上展現出的不同特質,與孩子能力各個維度的長版和短板,為家長和老師提供指導,獲得個性化養育指南。 在這兒, 孩子的任何問題都可以用科學的方式進行解讀。 從科學的數據中我們不僅能獲得在養育孩子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如何因材施教等問題的相關指導,還能對孩子自身的問題有更加科學與清晰的認識,從而可以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或訓練,提高孩子的核心素養。 對癥下藥,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它不僅能夠改變孩子的行為,還能提升孩子的能力,確保孩子各方面均衡發展。 探客測評工作坊是如何進行測評的? 通過可穿戴設備,采集解碼分析腦電波和行為數據,我們能夠對之前看不見的,孩子的腦認知能力和社交溝通能力進行科學全面測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