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 楊滾 楊信 第一位: 楊信(承信),后漢隱帝時期任壽州節度使。其父楊光遠先后叛(后)唐歸(后)晉,又外接契丹而欲自立,由于契丹失約失敗被殺。后來,楊信被契丹任命為平盧節度使,并將原來楊光遠手下的軍隊交給他。后漢隱帝時期,楊信先后任安州節度使、鄜州節度使、并加開府儀同三司,進封杞國公、韓國公、魯國公。北漢時期,楊信作為殿前都指揮使曾與北宋進行過幾次戰斗,但咸有勝績。 第二位: 楊信(演義中作楊袞),北宋名將楊業的父親。楊信世居麟州,是地方上的豪強,雄據一方,自領麟州刺史,長子為楊業(原名重貴、崇貴),次子為重勛(又名重訓、崇勛)。后漢末年,楊信將弱冠的楊業送到尚未稱帝的劉崇那里。后周建立后,楊業歸周仍據麟州,但不久楊信便去世了。由于長子楊業在北漢劉崇處,所以由次子楊重勛繼任麟州刺史,不久楊重勛也歸了北漢。 第三位: 楊信,瀛州人,初名義。后周顯德年間,作過宋太祖趙匡胤麾下為裨校。宋初,任馬步軍副都軍頭,后先后任鐵騎、控鶴都指揮使,殿前都虞候,儀仗都部署直至殿前都指揮使領建武軍節度。楊信的弟弟楊嗣與楊業的兒子楊延昭久居邊鎮抗擊遼國,均以善戰聞名,被當時的人稱為“二楊”。 評書 演義 楊家將 演義人物楊滾:不論是評書,還是各種傳說、戲曲中,基本都里不開上面三人的事跡。 演義中的楊滾開始是和趙匡胤對立的,第一位楊滾的歷史(后漢隱帝時期,楊信先后任安州節度使、鄜州節度使、并加開府儀同三司,進封杞國公、韓國公、魯國公。北漢時期,楊信作為殿前都指揮使曾與北宋進行過幾次戰斗,但咸有勝績。),演義畢竟是演義,在演義里楊滾是無敵名將,但歷史上雖然這位楊信也略有站上風,但并沒有達到天下無敵的程度。 演義中楊滾的后代基本完全沿用了第二位楊信的歷史,北宋名將楊業的父親。楊信世居麟州,是地方上的豪強,雄據一方,自領麟州刺史,長子為楊業【原名重貴、崇貴】,次子為重勛【又名重訓、崇勛】。后漢末年,楊信將弱冠的楊業送到尚未稱帝的劉崇那里。后周建立后,楊業歸周仍據麟州,但不久楊信便去世了。由于長子楊業在北漢劉崇處,所以由次子楊重勛繼任麟州刺史,不久楊重勛也歸了北漢。 楊滾 演義 七郎八虎 演義中對于楊滾抗遼的歷史,大部分來源于第三位楊信的歷史(任馬步軍副都軍頭,后先后任鐵騎、控鶴都指揮使,殿前都虞候,儀仗都部署直至殿前都指揮使領建武軍節度。楊信的弟弟楊嗣與楊業的兒子楊延昭久居邊鎮抗擊遼國,均以善戰聞名,被當時的人稱為“二楊”。)。實際上令遼人害怕的只是這位楊信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