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漁樵問對【下】

     覌海潮843 2018-12-15
    漁樵問對【下】


    【原】樵者謂漁者曰:“子可謂知易之道矣。吾也問:易有太極,太極何物也?” 
    【譯】樵者對漁夫說:“先生一看就是深知易理的人。請問易有太極,太極是何物?” 

    【原】曰:“無為之本也。” 
    【譯】漁夫答:“無為之本。” 

    【原】曰:“太極生兩儀,兩儀天地之謂乎?” 
    【譯】樵者問:“太極生兩儀,兩儀是天地的稱呼嗎?” 

    【原】曰:“兩儀,天地之祖也,非止為天地而已也。太極分而為二,先得一為一,后得一為二。一二謂兩儀。” 
    【譯】漁夫答:“兩儀,天地之祖,并非單指天地。太極一分為二,先得到的一為一,后得到的一為二,一與二叫做兩儀?!?/div>
    【按】兩儀從象上看,是陰陽,但實際上并非陰陽。因為陰陽中還有陰陽,就是上次和冰點兄聊得,沒有-1+1=0。因為沒有根本沒有-1和1??吹搅?1和1那就是定住了,換個角度說就是著了象了。這個象是用不是體。有了這個用體會怎么樣?說不明白,意會吧。 

    【原】曰:“兩儀生四象,四象何物也?” 
    【譯】樵者問:“兩儀生四象,四象為何物?” 

    【原】曰:“四象謂陰陽剛柔。有陰陽然后可以生天,有剛柔然后可以生地。立功之本,于斯為極?!?nbsp;
    【譯】漁夫答:“四象就是陰陽剛柔。陰陽可以生天,剛柔可以生地。一切事物要想成住滅空全賴四象為本,用此就可以高度概括事物了?!?/div>
    【按】因此4實際上是最小的最大數。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加上之前的無。這里的三就是最小的最大數。之前聊過四。不多說了。 

    【原】曰:“四象生八卦,八卦何謂也?” 
    【譯】樵者問:“四象生八卦。八卦是什么?” 

    【原】曰:“謂乾、坤、離、坎、兌、良、震、巽之謂也。迭相盛衰終始于其間矣。因而重之,則六十四卦由是而生也,而易之道始備矣。” 
    【譯】漁夫答:“八卦就是乾、坤、離、坎、兌、艮、震、巽。是事物發展終始、盛衰的表現。兩兩相重,則六十四卦生出,易學之道就具備了?!?/div>

    【原】樵者問漁者曰:“復何以見天地之心乎?” 
    【譯】樵者問漁者:“復(卦名)如何見到天地的本性?” 

    【原】曰:“先陽已盡,后陽始生,則天地始生之際。中則當日月始周之際,末則當星辰始終之際。萬物死生,寒署代謝,晝夜變遷,非此無以見之。當天地窮極之所必變,變則通,通則久,故象言‘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順天故也。” 
    【譯】漁夫答:“先陽耗盡,后陽出生。則天地開始出現,變化到中期日月開始周行,變化到末期星辰顯現。萬物死生,寒暑代謝,晝夜變遷,事物以此相變。當天地運行到終了必然變化,變則通,通則久。所以《易》中象言‘先王到最后一日閉關,哪兒也不去’,是順天行所故?!?nbsp;
    【按】冬至一陽生,七日來復。坤六爻皆陰,冬至就是陰極之日,復卦一元復始,就是初爻為陽,地雷復。

    【原】樵者謂漁者曰:“無妄,災也。敢問何故?” 
    【譯】樵者問漁夫:“無妄(卦名),屬于災,是什么原因?” 

    【原】曰:“妄則欺他,得之必有禍,斯有妄也.順天而動,有禍及者,非禍也,災也。猶農有思豐而不勤稼稿者,其荒也,不亦禍乎?農有勤稼穡而復敗諸水旱者,其荒也,不亦災乎?故象言‘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貴不妄也。” 
    【譯】漁夫答:“妄是欺騙,得之必有禍,因此稱妄。順天意而行動,有禍秧及也不叫禍而叫災。就像農民想著豐收而不去護理莊稼,其結果荒蕪,不是禍是什么?農民勤勞治理莊稼而遭水澇或干旱,其結果荒蕪,不是災是什么?所以《易》中象言‘先王以誠對萬物’,貴于不欺騙?!?nbsp;
    【按】妄,還常用在輕舉妄動之,沒有做好準備就盲目行動。還有妄自菲薄,這個是心理方面的兩個極端,一種認為自己最牛,狂妄自大,實際上無非是放大了自己的優點而已,還一種是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同樣是放大了自己的缺點而已。都不可取。以人觀物。

    【原】樵者問曰:“姤,何也?” 
    【譯】樵者問:“姤(卦名),是什么?” 

    【原】曰:“姤,遇也。柔遇剛也,與夬正反。夬始逼壯,姤始遇壯,陰始遇陽,故稱姤焉。觀其姤,天地之心,亦可見矣。圣人以德化及此,罔有不昌。故象言‘施命誥四方’,履霜之慎,其在此也?!?nbsp;
    【譯】漁夫答:“姤是相遇。以柔遇剛。與夬卦相反。夬始強壯,姤由弱遇壯,由陰遇陽。故稱為姤。觀姤,天地的本性由此可見。圣人以德比喻,沒有不明白的。所以《易》中象言‘姤施命于天下,就像走在霜雪之上,小心謹慎’,就在于此?!?/div>

    【原】漁者謂樵者曰:“春為陽始,夏為陽極,秋為陰始,冬為陰極。陽始則溫,陽極則熱;陰始則涼,陰極則寒。溫則生物,熱則長物,涼則收物,寒則殺物。皆一氣別而為四焉。其生萬物也亦然。” 
    【譯】漁夫接著對樵者說:“春天是陽氣的開始,夏天是陽氣的極限;秋天是陰氣的開始,冬天是陰氣的極限。陽氣開始則天氣溫暖,陽氣極限則天氣暑熱;陰氣開始則天氣涼爽,陰氣極限則天氣寒冷。溫暖產生萬物,暑熱成長萬物;涼爽收獲萬物,寒冷殺藏萬物。皆是一氣四種表現。其生萬物也如此。” 

    【原】樵者問漁者曰:“人之所以能靈于萬物者,何以知其然耶?” 
    【譯】樵著問漁者:“人被稱為萬物之靈,這是什么原因?” 

    【原】漁者對曰:“人之所以能靈于萬物者,謂其目能收萬物之色,耳能收萬物之聲,鼻能收萬物之氣,口能收萬物之味。聲色氣味者,萬物之體也。目耳口鼻者,萬人之用也。體無定用,惟變是用。用無定體,惟化是體。體用交而人物之道于是乎備矣。然則人亦物也,圣亦人也。有一物之物,有十物之物,有百物之物,有千物之物,有萬物之物,有億物之物,有兆物之物。生一一之物,當兆物之物,豈非人乎!有一人之人,有十人之人,有百人之人,有千人之人,有萬人之人,有億人之人,有兆人之人。生一一之人,當兆人之人,豈非圣乎!是知人也者,物之至者也。圣也者,人之至者也。物之至者,始得謂之物之物也。人之至者,始得謂之人之人也。夫物之物者,至物之謂也。人之人者,至人之謂也。以一至物而當一至人,則非圣人而何?人謂之不圣,則吾不信也。何哉?謂其能以一心觀萬心,一身觀萬身,一物觀萬物,一世觀萬世者焉。又謂其能以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功,身代天事者焉。又謂其能以上順天時,下應地理,中徇物情,通盡人事者焉。又謂其能以彌綸天地,出入造化,進退今古,表里人物者焉。噫,圣人者,非世世而效圣焉。吾不得而目見之也。雖然吾不得而目見之,察其心,觀其跡,探其體,潛其用,雖億萬千年亦可以理知之也。人或告我曰:‘天地之外,別有天地萬物,異乎此天地萬物?!瘎t吾不得而知之也。非唯吾不得而知之也,圣人亦不得而知之也。凡言知者,謂其心得而知之也。言言者,謂其口得而言之也。既心尚不得而知之,口又惡得而言之乎?以不可得知而知之,是謂妄知也。以不可得言而言之,是謂妄言也。吾又安能從妄人而行妄知妄言者乎! 
    【譯】漁者回答:“人之所以能成為萬物之靈,是因為人的目能收萬物之色,耳能收萬物之聲,鼻能收萬物之氣,口能收萬物之味。聲色氣味,萬物之本,目耳鼻口,人人皆用。物體本無作用,通過變化來表現作用;作用也并不是表現在一個物體上,而是不同的物體有不同的作用。由于物體和作用相交,則人和物的變化規律就具備了。然而人也是物,圣人也是人。有一物之物、十物之物、百物之物、千物之物、萬物之物、億物之物、兆物之物。身雖然只一物,但可以征兆萬物,這只有人能做到。有一人、十人、百人、千人、萬人、億人、兆人。雖然只有一人,而能征兆其他人,能這樣的只有圣人。因此知道人是物的至尊;圣人是人的至尊。物的至尊為物中之物,人的至尊為人中之人。所以物的至極為至物,人的至極為至人。以一物知萬物、以一人知萬人,不是圣人是什么?人不是萬物之靈,我不信。為什么?因為人能以一心觀萬心,以一身觀萬身,以一物觀萬物,以一世觀萬世;又能以心代天意,以口代天言,以手代天工,以身代天事;又能上識天時,下曉地理,中盡物情,通照人事;又能彌綸天地,出入造化,進退古今,表里人物。唉!圣人并非世世可見,我雖不能親眼見到,但我觀察其心跡,探訪其行蹤,研究其作用,雖經億萬年也能以理知道。有人告訴我說,天地之外,還有另外的天地萬物,和此天地萬物不一樣。而我不得而知。并非我不得而知,連圣人也不得而知。凡說知道的,其實內心并不知道。而說出來的,也只是說說而已。既然內心都不明白,嘴又能說出什么?心里不知道而說知道的,叫做妄知。嘴說不清而又要說的,叫做妄言。我又怎么能相信妄人的妄言和妄知呢?” 
    【按】妄語大忌,學佛修道最忌妄語。 身的殺盜淫,意的貪嗔癡,口惡則有四: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原】漁者謂樵者曰:“仲尼有言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夫如是,則何止于百世而已哉!億千萬世,皆可得而知之也。人皆知仲尼之為仲尼,不知仲尼之所以為仲尼,不欲知仲尼之所以為仲尼則已,如其必欲知仲尼之所以為仲尼,則舍天地將奚之焉?人皆知天地之為天地,不知天地之所以為天地。不欲知天地之所以為天地則已,如其必欲知天地之所以為天地,則舍動靜將奚之焉?夫一動一靜者,天地至妙者歟?夫一動一靜之間者,天地人至妙至妙者歟?是知仲尼之所以能盡三才之道者,謂其行無轍跡也。故有言曰:‘予欲無言’,又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浯酥^與?” 
    【譯】漁夫接著對樵者說:“仲尼說的好:‘殷繼承于夏禮,所遇的損益便可知道;周繼承于殷禮,所遇的損益也可知道。其次繼承周禮的,雖經百世也可知道?!绱耍沃拱偈蓝?!億千萬世,都可以知道。人都知道仲尼叫仲尼,卻不知道仲尼為什么叫仲尼。更沒有想知道仲尼為什么叫仲尼,若想知道仲尼為什么叫仲尼,則舍棄天地會怎么樣?人都知道天地為天地,卻不知道天地為什么為天地,更沒有想知道過天地為什么為天地,若想知道天地為什么為天地,則舍棄動靜會怎么樣?一動一靜,天地至妙,一動一靜之間,天地人至妙。因此仲尼之所以能盡三才之道,是因其行沒有轍跡。所以有人說:‘仲尼什么也沒說?!终f:‘天什么也沒說!但四時運行,百物出生?!@些你知道嗎?” 

    【原】漁者謂樵者曰:“大哉!權之與變乎?非圣人無以盡之。變然后知天地之消長,權然后知天下之輕重。消長,時也;輕重,事也。時有否泰,事有損益。圣人不知隨時否泰之道,奚由知變之所為乎?圣人不知隨時損益之道,奚由知權之所為乎?運消長者,變也;處輕重者,權也。是知權之與變,圣人之一道耳。
    【譯】漁夫接著說:“偉大啊,權衡和變化?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極致。知道變化過便可知天地萬物的消長規律,懂得權衡后可知天下萬物的輕重。消長是時機的表現,輕重是事物的表現。時機有否與泰,事物有損與益。圣人若不知隨時機否泰之道,又怎隨之變而化,有所為呢?圣人若不知隨時機損與益之道,又怎能權衡利弊而有所為呢?運用消長的是變,處置輕重的是權。因此知道權變之道,是圣人的修行之一?!?nbsp;

    【原】樵者問漁者曰:“人謂死而有知,有諸?”  
    【譯】樵者問漁者:“人死后有靈魂存在,有這種事么?” 

    【原】曰:“有之。” 
    【譯】漁夫答:“有。” 

    【原】曰:“何以知其然?”  
    【譯】樵者問:“如何才能知道它是什么樣的?” 

    【原】曰:“以人知之?!?nbsp;
    【譯】漁夫答:“以人作為參考就可以知道?!?nbsp;

    【原】曰:“何者謂之人?” 
    【譯】樵者問:“那什么樣的叫人?” 

    【原】曰:“目耳鼻口心膽脾腎之氣全,謂之人。心之靈曰神,膽之靈曰魄,脾之靈曰魂,腎之靈曰精。心之神發乎目,則謂之視;腎之精發乎耳,則謂之聽;脾之魂發乎鼻,則謂之臭;膽之魄發乎口,則謂之言。八者具備,然后謂之人。夫人也者,天地萬物之秀氣也。然而亦有不中者,各求其類也。若全得人類,則謂之曰全人之人。夫全類者,天地萬物之仁人之謂也。唯全人,然后能當之。人之生也,謂其氣行,人之死也,謂其形返。氣行則神魂交,形返則精魄存。神行于天,精魄返于地。行于天,則謂之曰陽行;返于地,則謂之曰陰返。陽行則晝見而夜伏者也,陰返則夜見而晝伏者也。是故,知日者月之形也,月者日之影也。陽者陰之形也,陰者陽之影也。人者鬼之形也,鬼者人之影也。人謂鬼無形而無知者,吾不信也?!?nbsp;
    【譯】漁夫答:“目耳鼻口心膽脾腎之氣全的叫人。心之靈稱神,膽之靈稱魄,脾之靈稱魂,腎之靈稱精。心之神表現在目,稱為視;腎之精表現在耳,稱為聽;脾之魂表現在鼻,稱為臭;膽之魄表現在口,稱為言。八者具備,才可稱之為人。人,稟天地萬物之秀氣而生。然而也有缺少某一方面的人,各歸其類。如果各方面都齊全的人,則稱為全人。全人得萬物中的中和之氣,則稱為全德之人。全德之人,為人中之人。人中之人,則是仁人之稱。只有全人,才能得到仁人之稱。人之生,在于氣行。人之死,則是形體返還。氣行則神魂交,形返則精魄存。神魂行于天,精魄返于地。行于天,稱之為陽行,返于地,稱之為陰返。陽行于白天而夜間潛伏,陰返于夜間而白天潛伏。所以知道太陽是月亮的形狀,月亮是太陽的影子,陽者是陰者的形狀,陰者是陽者的影子,人是鬼的形狀,鬼是人的影子。有人說,鬼無形而不可知,我不相信?!?nbsp;
    【按】中醫認為:心藏神開竅于舌,肝藏魂開竅于目,脾藏意開竅于口,肺藏魄開竅于鼻,腎藏精開竅于耳。和邵子所說不一樣。

    【原】樵者問漁者曰:“小人可絕乎?” 
    【譯】樵者問漁者:“小人能滅絕嗎?”  

    【原】曰: “不可。君子稟陽正氣而生,小人稟陰邪氣而生。無陰則陽不成,無小人則君子亦不成,唯以盛衰乎其間也。陽六分,則陰四分;陰六分,則陽四分。陽陰相半,則各五分矣。由是知君子小人之時有盛衰也。治世則君子六分。君子六分,則小人四分,小人固不能勝君子矣。亂世則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謂各安其分也。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夫不夫,婦不婦,謂各失其分也。此則由世治世亂使之然也。君子常行勝言,小人常言勝行。故世治則篤實之士多,世亂則緣飾之士眾。篤實鮮不成事,緣飾鮮不敗事。成多國興,敗多國亡。家亦由是而興亡也。夫興家與興國之人,與亡國亡家之人,相去一何遠哉!”
    【譯】漁夫答:“不能。君子稟陽正氣而生,小人稟陰邪氣而生。無陰則陽不生,無小人則君子不生,只有盛衰的不同。陽六分,則陰四分;陰六分,則陽四分。陰陽各半,則各占五分。由此而知,君子與小人各有盛衰之時。太平盛世時期,君子占六分,小人占四分,小人不能戰勝君子。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各安其道。世間紛亂時期正相反。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夫不夫、婦不婦則失其道。這是由治世或亂世所造成的。君子常以身作則勝過空話連篇,小人常空話連篇勝過實際行動。所以盛世時期誠實的人多,亂世時期奸詐的人多。誠實容易成事,奸詐容易敗事,成事則國興,敗事則國亡。一個家庭也如此。興家、興國之人,與亡國、亡家之人,相差的是多么的遠!”  

    【原】樵者問漁者曰:“人所謂才者,有利焉,有害焉者,何也?”  
    【譯】樵者問漁夫:“人們常說的才,有的有利,有的有害,為什么?”  

    【原】漁者曰:“才一也,利害二也。有才之正者,有才之不正者。才之正者,利乎人而及乎身者也;才之不正者,利乎身而害乎人者也?!? 
    【譯】漁夫答:“才本身是一樣的,但有利與害兩個方面、有才正、才不正之分。才正,利人利己無害,才不正,損人利己,雖益于自身實則害人?!? 

    【原】曰:“不正,則安得謂之才?”  
    【譯】樵者問:“才不正,又如何成為才呢?”  

    【原】曰:“人所不能而能之,安得不謂之才?圣人所以惜乎才之難者,謂其能成天下之事而歸之正者寡也。若不能歸之以正,才則才矣,難乎語其仁也。譬猶藥療疾也,毒藥亦有時而用也,可一而不可再也,疾愈則速已,不已則殺人矣。平藥則常日用之可也,重疾非所以能治也。能驅重疾而無害人之毒者,古今人所謂良藥也?!兑住吩?‘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如是,則小人亦有時而用之。時平治定,用之則否。《詩》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湫∪酥藕?”  
    【譯】答:“一般人所不能做的而能做到,難道不算是才?圣人所以憐惜成才難,是因為能成天下事而又正派的人很少。若不正派,雖然有才,也難稱有仁義。比如吃藥治病,毒藥也有用的時候,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用。病愈則速停,不停則是殺人了。平常藥日常皆可用,但遇重病則沒有療效。能驅除重病而又不害人的毒藥,古今都稱為良藥?!兑住氛f:‘開國立家,用君子不用小人?!绱?,小人也有有用的時候。安邦治國,則不要用小人。《詩》說:‘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褪墙栌眯∪酥?。”  

    【原】樵者謂漁者曰:“國家之興亡,與夫才之邪正,則固得聞命矣。然則何不擇其人而用之?”  
    【譯】樵者對漁夫說:“國家興亡,與人才的正邪,各有其命。哪為什么不擇人而用呢?”  

    【原】漁者曰:“擇臣者,君也;擇君者,臣也。賢愚各從其類而為。奈何有堯舜之君,必有堯舜之臣;有桀紂之君,而必有桀紂之臣。堯舜之臣,生乎桀紂之世,桀紂之臣,生于堯舜之世,必非其所用也。雖欲為禍為福,其能行乎?夫上之所好,下必好之。其若影響,豈待驅率而然耶?上好義,則下必好義,而不義者遠矣;上好利,下必好利,而不利者遠矣。好利者眾,則天下日削矣;好義者眾,則天下日盛矣。日盛則昌,日削則亡。盛之與削,昌之與亡,豈其遠乎?在上之所好耳。夫治世何嘗無小人,亂世何嘗無君子,不用則善惡何由而行也?!? 
    【譯】漁夫答:“擇臣者,是君王的事,擇君者,是臣民的事,賢愚各從其類。世上有堯、舜之君,必有堯、舜之臣;有桀、紂之君,必有桀、紂之臣。堯舜之臣,生于桀、紂之世,則不會成為桀紂之臣。生于堯舜之世并非是他的所為,他想要為禍為福,可不是想干就能干的。上邊所好的下邊必效仿。君王的影響,還用督促著執行嗎?上好義,則下必好義,而不義的人則遠離;上好利,則下必好利,而不好利的人則遠離,好利者多,則天下日漸消亡;好義者眾,則天下日漸興旺。日盛則昌,日消則亡。昌盛與消亡,難道很遠嗎?都是在上好惡影響的。治國安民之時何嘗無小人,亂世之際又何嘗無君子,沒有君子和小人,善惡又如何區分呢?”  

    【原】樵者曰:“善人常寡,而不善人常眾;治世常少,亂世常多,何以知其然耶?”  
    【譯】樵者問:“善人常少,不善人常多;盛世時代短,亂世時期長。這又是什么道理呢?”  

    【原】曰:“觀之于物,何物不然?譬諸五谷,耘之而不苗者有矣。蓬莠不耘而猶生,耘之而求其盡也,亦未如之何矣!由是知君子小人之道,有自來矣。君子見善則喜之,見不善則遠之;小人見善則疾之,見不善則喜之。善惡各從其類也。君子見善則就之,見不善則違之;小人見善則違之,見不善則就之。君子見義則遷,見利則止;小人見義則止,見利則遷。遷義則利人,遷利則害人。利人與害人,相去一何遠耶?家與國一也,其興也,君子常多而小人常鮮;其亡也,小人常多而君子常鮮。君子多而去之者,小人也;小人多而去之者,君子也。君子好生,小人好殺。好生則世治,好殺則世亂。君子好義,小人好利。治世則好義, 亂世則好利。其理一也。”  
    【譯】漁夫答:“觀察事物。什么事物不能表現出來?比如五谷,耕種之后有長不出來的,而野地的草木不用耕種就能長出來,耕種之后想要全部收獲,也是不能做到的!由此而知君子與小人之道,也是自然而生。君子見善事則歡喜,見不善事則遠離;小人見善事則快速離開,見不善事則歡喜。善惡各從其類。君子見善事則去做,見不善事則阻止;小人見善事則阻止,見不善事則去做;君子見義則追隨,見利則止;小人見義則止,見利則追隨。遷義則益人,遷利則害人;益人與害人,相去有多遠?家與國一樣興旺則君子常多,小人常少;消亡則小人常多君子常少。君子多小人躲避,小人多君子躲避。君子好生,小人好殺。好生則治國安民,好殺則禍國殃民。君子好義,小人好利。治國安民則好義,禍國殃民則好利。其道理是一樣的?!? 

    【原】釣者談已,樵者曰:“吾聞古有伏羲,今日如睹其面焉?!卑荻x之,及旦而去。  
    【譯】漁夫說完,樵者感慨萬分:“我聽說上古有伏羲,今日好像一睹其面?!卑葜x了漁夫,天亮后相別而去。  
     (完 )  
    2015年5月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电影| 欧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影视|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 | 天天日天天谢天天视2019天干|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亚洲 日本 欧洲 欧美 视频| 女人被黑人躁得好爽视频| 日韩有码av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国产精品四凭|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粗大进出白浆嘿嘿视频|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片| 高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55大东北熟女啪啪嗷嗷叫| 丰满人妻被黑人连续中出|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玩弄放荡人妻少妇系列| 欧美大屁股流白浆XXXX| 扒开双腿猛进入喷水高潮叫声| 亚洲WWW永久成人网站| 国产高清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中文字幕av国产精品| 黑人巨大AV在线播放无码| 日韩人妻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AV| 噜噜噜噜私人影院| 久久影院午夜伦手机不四虎卡 | 日韩精品有码中文字幕| 奇米影视7777狠狠狠狠色| 国产日产精品系列| 天堂mv在线mv免费mv香蕉|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人妻 日韩 欧美 综合 制服| 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欧美巨大极度另类| 中文国产不卡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