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無極為一,生太極有陰陽為二,陰陽變化萬物生。萬物陰陽相抱,陰陽兩氣互相激蕩此消彼長互相制約求‘一’而為生。人們對孤、寡、絕戶這些稱呼最為厭惡,但王公大臣卻以這些為自稱。所以說有些事物受到傷害反能受益,有些事物過度受益反而會受到傷害。這樣保持陰陽平和的做法受到了人們的尊敬,于是我也教大家這樣做;“爭強好勝的人不能壽終正寢。”我把這句話當成我做人的基本道理。 道無極,無極是一,一是無極中陰陽的和諧統一,一靜久而動陰陽生。陰靜陽動,氣化流行,陰陽合和生萬物。在這里一、二、三是‘老子’講道生萬物的過程。萬物陰陽循環,其陰陽的和諧是有條件的,是暫時的,是相互過渡的,因而是相對的。陰陽此消彼長是絕對的。但陰陽不和諧的過程,是事物發展的過程,求中抱一以為生。‘沖氣”,就是道對萬物陰陽重的要調控功能。“和”,是陰陽消長平衡的結果。“沖氣為和”,就是客觀規律作用于事物內部矛盾的兩方面,“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通過其變化使之在新的層次上達到新的和諧。所以,無論是整個自然界或是細微的具體事物,都在運用著道的沖氣調和自身陰陽的平衡,維持事物的生長。 "不谷"的本意是不結果實。對人來說,就是沒有子女,老絕戶。"不谷"和孤、寡意思相并列,是一種不雅的稱呼。古代王侯王公貴族以此謙下卑微的字面而自稱,一是為了使自己的高貴的身份被卑賤的名稱有所沖淡以應天;二是以此自警、自謙以應世。是符合事物外因、內因關系的原理的。因此有些事物損之而益。有些事物益之而損,就像一顆小樹能夠在生長期合理及時去出多余的樹杈,有利于其成長為參天大樹;同樣一顆小樹,不斷的給予它養分、影響了其自身的成長,這其實是對小樹的一種損害,就是益之又損。在兒童的教育方面也是一樣,對孩子過分的溺愛,其實是對孩子是一種傷害;對孩子嚴格的管理,表面上有對孩子有傷害的嫌疑,但對于孩子以后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這個事實告訴我們:外界的干預對事物的發展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一定要力求自然。這個理論也是外因與內因關系的現代理論。 對事物的強盛加以人為的削弱,人們對這種做法很是敬重,我也一樣尊重這個方法。因此,懂得了世上萬物不可強橫于世,強橫、兇暴的下場是被人詛咒的。柔弱勝剛強是事物生存的法則。強中自有強中手,強強相遇,好勝者必遇其敵,也算是冥冥之中道對強梁者命運的安排吧。道玄之又玄,就這樣以為吧。“強梁者不得其死。”這句話我要牢牢記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