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寶齋是馳名中外的老字號,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歷史。究竟是齊白石成就了榮寶齋?還是榮寶齋成就了齊白石?請看—— 榮寶齋的前身中松竹齋,始創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到乾隆年間,松竹齋在琉璃廠已是一家有影響的南紙店了。所謂南紙店,就是經營宣紙等文化房用品的商店。1894年,松竹齋主人又開設了榮寶齋,取“以文會友,榮名為寶”的雅意。1933年至1934年間,經魯迅、鄭振鐸兩先生搜集編成的"北平箋譜"和"石竹齋箋譜",委托榮寶齋組織加工復印。是譜復制出版后,在當時的文人墨客中影響深廣,以至波及海外,從此榮寶齋的聲名大振。但是由于當時軍閥混戰,后來又有日本帝國主義大舉進攻,直到日本無條件投降,該店已行將倒閉,瀕于破產邊緣。茍延殘喘勉強維持到全國解放時,已資不抵債,員工被陸續遣散,等于停業關張。 1950年,在各方努力下,榮寶齋實現公私合營。國家出版總署投資5萬公斤小米,折合人民幣舊幣9000多萬元接辦了榮寶齋。侯愷出任經理。侯愷請郭沫若題寫了“榮寶齋新記”匾額。 榮寶齋經常會邀請在京書畫家們座談交流,還經常向收藏家借閱他們的藏品,和榮寶齋自藏的古代名家作品一道舉辦觀摩展覽,以供書畫家研究、借鑒、參考。黃胄就承認自己受益匪淺。再則組織筆會,亦即以文會友。在筆會中經常同時邀請一部分酷愛書畫藝術的老首長參觀,使他們有機會在榮寶齋和書畫家們相遇,促膝談心。通過這些活動,榮寶齋和書畫家們的關系融洽了。 木版水印是榮寶齋一項傳統工藝,上世紀50年代初期,榮寶齋再版的《北平箋譜》和《十竹齋箋譜》一經推出,便成了國家對外有關部門饋贈國際友人的主要禮品。 不久,齊白石24幅一組的冊頁作品便復制出版,這部冊頁出版后十分暢銷,頗得各方好評。徐悲鴻看到榮寶齋印制的《齊白石畫集》后大為贊賞。 自木版水印徐悲鴻的《奔馬》大獲成功后,榮寶齋沒有停步,繼續在木版水印名畫上努力,步步迭升。在20世紀50年代,榮寶齋先后印制了徐悲鴻的《芋葉雙雞》、《魚鷹》、《漓江春雨》、《風雨雞鳴》等共18幅畫、大小不同規格版本20多種。他們在齊白石的具體指導下,又成功地完成了其水墨畫《白茶花》的木版水印。完成后,把原作和木版水印畫放在一起,難分軒輊,連白石老人也說:“分不清,分不了。”之后白石老人的很多作品,都經榮寶齋木版水印,得以廣泛流傳。故有榮寶齋的木版水印畫是靠“徐、齊起家”之說。 幾十年來,榮寶齋收藏了元明清和近現代的各種門類的藝術珍品達數千件,是北京收藏這類文物最為豐富的單位之一。這些藏品除了供專業人員觀摩學習研究外,還經常在國內外舉辦多次各種大型展覽,把中國古代、近現代的著名書畫大家的精品之作,介紹給廣大的海內外對中國傳統文化和書畫藝術的愛好者,擴展了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