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提高香蕉假植苗移栽大田成活率的方法。 [0004]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0005]一種提高香蕉假植苗移栽大田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6](I)將香蕉假植 苗種苗采用遮陽網遮蓋處理3-5天,遮蓋處理期間每天下午澆I遍水。 [0007](2)將處理后的香蕉假植苗種苗先淋透一遍水再移栽到大田已施用2_3kg腐熟的農家肥或商品化有機肥的種植穴施中,定植后澆一次定根水。 [0008](3)定植后保持土壤耕層的濕度在25-30%,種苗恢復生長后追施水肥;1個月后針對弱小的植株要單獨追施肥料使株間長勢平衡,第60天后可計算成活率。 [0009]步驟(1)中所述的遮陽網優選為聚乙烯或PVC等材料制作的遮光率75-90%的遮陽網;澆水的程度優選為達到見干見濕的程度。 [0010]步驟⑵中種苗移栽大田的時間優選為陰天或晴天下午;種苗移栽的深度優選與原袋土平齊。 [0011]步驟(3)中所述的水肥優選為濃度為1.5-3.0%的尿素。 [0012]步驟(3)中所述的追施水肥的方式優選為:第一片新葉全面展開后施第一次尿素,以后每10天施一次尿素,每株施尿素量為10-25g左右。 [0013]步驟(1)是香蕉假植苗種苗移栽大田前的煉苗處理。種苗從苗圃移栽大田后,其水分、溫度及生態環境環境有了相應的改變,對光強的指標要求也不一樣,需要一個適應性的緩沖過程,因此進行種植前遮光處理。夏季利用遮陽網覆蓋后起到一種擋光、擋雨、保濕、降溫的作用;冬春季覆蓋后還有一定的保溫增濕作用。種苗從苗圃出圃后,根系生長環境有一定的變化,對水分敏感,缺水時生長緩慢。種植前適當的干旱有利于種苗移栽大田的成活率,但是不宜太過干旱,育苗袋土壤水分適度,澆水的程度以達到“見干見濕”為宜。通過煉苗處理,可以提高種苗的抗性和適應性,對后期移栽大田提高種苗成活有積極作用。 [0014]步驟(2)種苗移栽前淋透一遍水后再剪開營養育苗袋時,袋土不會松散;種苗移栽要保持育苗袋不松土、不傷根。其種植穴施用2-3kg腐熟的有機肥或商品化的有機肥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香蕉屬于需肥量大的作物,后期迅速營養生長的生長需要有機肥作為底肥不斷釋放肥效,才能較好供應香蕉的養分需求。 [0015]步驟(3)種苗定植后要保持土壤耕層的濕度,根據土壤耕層濕度情況,每隔一天要噴施一次水。定植IOd后種苗即可抽出1-2片新葉,同時基部也萌芽長出新根,表明試管苗已恢復了生長。施水肥主要遵循的原則“勤施薄施”,即第一次在第一片新葉全面展開后開始,以后每10天施一次尿素為好。香蕉根系屬于沒有主根的須根生長狀態,一般土壤濕度在25-30%保持土壤耕層須根生長狀態,有利于土壤養分向吸收、利用。 [0016]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和效果:本發明對香蕉假植苗種苗通過移栽前遮光煉苗、施用腐熟的有機肥、提高耕層土壤水分含量和定量淋施氮肥等技術措施,提高了香蕉假植苗移栽大田成活率和香蕉種植效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不同處理對大田香蕉葉片數的影響結果圖。 [0018]圖2是不同處理對大田香蕉莖粗的影響結果圖。 [0019]圖3是不同處 理對大田香蕉成活率影響結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1]實施例1 [0022]種植品種:巴西蕉。試驗采用的香蕉二級苗,種苗出圃時有效功能葉片為7張左右,根系較發達,須根豐富,基質配比椰糠:泥土~2:1(質量比)。 [0023]種植時間:2012年5月20日。 [0024]種植地點:海南省澄邁福山(N: 19° 51' 15.13" , E: 109° 55' 26.42")。 [0025]處理設計: [0026]1、沒有遮光處理:種苗出圃后運至田間地頭,不用網布的遮擋,每天下午澆淋一遍水達到見干見濕的程度。3天后移栽大田,主要種植情況如下:移栽入大田之日起計算第I天,移栽種植時下午2:00 (晴天),種植深度以覆蓋育苗袋為準。通過取土測驗,該處理耕層濕度為28%,每隔一天噴施一次水以此保持耕層濕度在25-30%。10天后種苗恢復生長,并抽出1-2張新葉,以水肥方式追施每株15g尿素;第20天以水肥方式追施每株15g尿素;第30、40、50、60天以水肥方式追施每株25g尿素,對生長弱小、葉片缺綠的種苗要單獨施加5g左右尿素水肥;所述水肥中尿素的濃度為1.5-3.0%。以Ktl標記。 [0027]2、出圃后的香蕉二級苗經過3天遮光煉苗處理,遮光率為75 %的遮陽網,期間每天下午澆淋一遍水達到見干見濕的程度。3天后將處理后的二級苗先淋透一遍水再移栽大田,底肥施用的有機肥為2kg (有機質> 35% ),主要種植情況如下:移栽入大田之日起計算第I天,移栽種植時下午2:00 (晴天),種植深度以覆蓋育苗袋為準,定植后澆一次定根水。通過取土測驗,該處理耕層濕度為28%,每隔一天噴施一次水,以此保持耕層濕度在25-30%。10天后種苗恢復生長,并萌發新葉,以水肥方式淋施每株IOg尿素;第20天以水肥方式追施每株15g尿素;第30、40天以水肥方式追施每株20g尿素;第50、60天以水肥方式每株淋施25g尿素,對植株弱小、葉片缺綠的種苗要單獨施加5g左右尿素水肥;所述水肥中尿素的濃度為1.5-3.0%。以K1標記。 [0028]3、出圃后的香蕉二級苗3天中午陽光直射時遮光煉苗處理,其他時段陽光緩和后揭開遮陽網,遮光率為75%的遮陽網,期間每天下午澆淋一遍水達到見干見濕的程度。3天后將處理后的二級苗先淋透一遍水再移栽大田,底肥施用的有機肥為3kg (有機質含量與K1相同),主要種植情況如下:移栽入大田之日起計算第I天,移栽種植時下午2:00(晴天),種植深度以覆蓋育苗袋為準,定植后澆一次定根水。通過取土測驗,該處理耕層濕度為28%,每隔一天噴施一次水,以此保持耕層濕度在25-30 %。10天后種苗恢復生長,并萌發新葉,以水肥方式淋施每株IOg尿素;第20、30天以水肥方式淋施每株20g尿素;第40、50、60天以水肥方式每株淋施25g尿素,對植株弱小、葉片缺綠的種苗要單獨施加5g左右尿素水肥;所述水肥中尿素的濃度為1.5-3.0%。以K2標記。 [0029]統計處理:每個處理 為200株,60天后測定其單株高、有效葉片數等指標;同時統計1、Kp K2三種不同處理的種苗大田成活率。用EXCEL處理圖表。 [0030]通過HpK2三種不同處理,有效功能葉片、莖粗及成活率等指標均表現各異。K。處理:葉片、莖粗和植株成活率分別為10.2張、28.5mm和92.8%。而經過遮陽處理及增加有機肥為底肥的K1和K2處理,葉片、莖粗和植株成活率三種主要的指標都有較大的增幅,尤其是成活率K2處理達到了 96.1%,與Ktl處理差異顯著。按照每畝175株計算,增加的成活率3.3%可以提聞每由5.7株的成活率,減少了后期補苗的各項開支,提聞經濟效益。 [0031]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提高香蕉假植苗移栽大田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香蕉假植苗種苗采用遮陽網遮蓋處理3-5天,遮蓋處理期間每天下午澆1遍水; (2)將處理后的香蕉假植苗種苗先淋透一遍水再移栽到大田已施用2-3kg腐熟的農家肥或商品化有機肥的種植穴施中,定植后澆一次定根水; (3)定植后保持土壤耕層的濕度在25-30%,種苗恢復生長后追施水肥,1個月后針對弱小的植株單獨追施肥料使株間長勢平衡,第60天后可計算成活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香蕉假植苗移栽大田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的遮陽網為聚乙烯或PVC材料制作的遮光率75-90 %的遮陽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香蕉假植苗移栽大田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澆水的程度為達到見干見濕的程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香蕉假植苗移栽大田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種苗移栽大田的時間為陰天或晴天下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香蕉假植苗移栽大田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種苗移栽的深度與原袋土平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香蕉假植苗移栽大田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的水肥為濃度為1.5-3.0%的尿素。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香蕉假植苗移栽大田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的追施水肥的方式為:第一片新葉全面展開后施第一次尿素,以后每10天施一次尿素,每株施尿素量為10-25g。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960018SQ201410202791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4日 【發明者】王必尊, 何應對, 劉永霞, 韓麗娜, 井濤, 周兆禧 申請人: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海口實驗站
|
|
來自: 海底叢林 > 《移栽成活包衣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