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對于每一位中國人來說,那都是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情感,尤其是對于一些漂泊異鄉的游子來說,對于唐詩,那更是有一種情感上的共鳴,因為在唐詩中,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那一份情感,還能夠找到情感上的一個歸宿,所以唐朝到現在早已是融入進了我們的生活。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那就是當我們非常的想念家鄉,想念自己的親人,懷念自己兒時的情形時,只要一讀起唐詩,那便是能夠稍稍減輕,自己內心的一個負擔。這也正是唐詩的魅力,它能夠讓人找到心靈的一個歸宿。 那么說起唐詩,可以說是各類繁多,各種各樣的題材都有,這里有一些詩人,喜歡描寫愛情,有的則是喜歡描寫自身的一個遭遇,有的則是贊美母愛的偉大。今天小編要為大家推薦一首,唐詩里最感人肺腑的詩,那便是孟郊的《游子吟》,相信大部分的中國人,對于孟郊的這首詩,那都是不會陌生,在這首詩中,我們的詩人把母愛的那種偉大,描寫的淋漓盡致。
孟郊字東野,今浙江德清人,唐朝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一生寫過很多膾炙人口的詩作,例如《登科后》,他把自己當時高中時候的一種喜悅的心情,描寫的酣暢淋漓。他的這首《游子吟》同樣的描寫的令人感動不已,在這首詩中,我們的詩人,把母愛的那種偉大,描寫的非常感人。 一開篇詩人便是寫到了母親對待兒子的情形,讀來真是令人感動不已,試想那個人小時候不正是如詩中所寫的那樣,母親照料我們的一切。頭兩句大致的意思是,母親正用手中的針線,為即將要遠行的兒子,縫補身上的衣服。每次讀到這樣的詩句,那便是令人感動不已,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兒子無論長得多大,那都是身上的一塊肉,還是一個孩子,只要是出門,那便是要千叮嚀萬囑咐,要為我們準備一切。 第三四句大致的意思是,母親正在臨行前,坐在房間里一針一線密密地縫補著衣服,只是害怕兒子回來的晚了,衣服又穿爛了。這兩句詩人寫的非常的動情,給人一種非常純粹,也非常感人的畫面。 詩的最后兩句的意思是,有誰能夠像小草那樣,去報答母親的愛?因為母親的愛太過于偉大了,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難以報答。詩人寫到這里異常的激動,同時也是要告訴我們每一個人,無論何時何地,那都是不能夠忘記母親的偉大,只有這樣,才能夠對得起生我們養我們的母親。 縱觀孟郊的這首詩,寫得非常的感人,相信任何一個人,只要讀到這樣的詩句,那都是會感動不已,母愛也是天下最偉大的,所以我們要時時刻刻記住母親的偉大,只有這樣,才能夠對得起母親所給我們的一切,才能夠對得自己這一生。 |
|
來自: Zhanjh1936 > 《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