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茅臺2016年3月23日晚發布了15年年報,收入和凈利潤數據增幅不大,我們重點需要關注的是茅臺的真實銷售數據。下表是通過現金流計算得來的茅臺各季度的真實銷售數據:
15年實際銷售437.8(含增值稅)比14年增長25.5%。15年實際銷售增加了25.5%的數據,揭示了2015年茅臺的經營已經回到新增長周期中。真實銷售數據沒有完全計入主營收入,有一部分計入了預收款,從而形成下表所示的預收款創歷史新高達82億元。

在預收款數據中2015年茅臺把近四分之一的銷售收入計入了預收款,這里的預收款其實是發完貨,而且是已經賣給消費者的貨款。正如2016年3月茅臺高管所說的,今年春節后出現了淡季不淡,淡旺季沒差別,廠家和商家都沒有庫存,這里的預收款并不是沒有發貨。如果不采取這樣的會計處理,根據實際的真實銷售增長25%,實際凈利潤增長在35%左右,真實銷售的凈利潤達到200億。真實銷售增長率和預收款的大幅增長,證明15年茅臺已經進入新增長周期!
2015年分紅率達到50%,每股分6.1元,下表是過去3年茅臺的分紅情況:

我們把15年所表現出來的高增長與16年一季度所出現的更高速的增長結合在一起,可以看到一個事實,茅臺再次出現了白酒黃金十年中的高速增長,收入接近50%的速度在增長。為什么在行業還在調整,茅臺卻出現超高速增長?
茅臺的高增長和08年中國乳業三聚氰胺危機后,伊利、蒙牛快速擠占其他企業的市場迎來持續高增長的產業經濟學原理一樣。三聚氰胺事件表面上是食品安全問題,實際上反應的是當時的乳業集中度低,從而過度競爭,導致了一些問題。問題暴露之后,產業必須逐步消除產業集中度低的問題,乳業必須走向寡頭化,而走向寡頭化的必然方式是大型龍頭企業大力度的擠占對手,擴張份額,這是一切產業發展的共同規律。三聚氰胺事件中三元乳業并不存在質量問題,當時很多人認為伊利、蒙牛會衰退,三元乳業將掘起,事后出現較嚴重質量問題的行業龍頭,始終保持領先并始終處于高成長,乳業沒有發生格局變化情況。今天茅臺所在的白酒產業受反腐敗沖擊,根本的原因是白酒產業集中度過低,行業的錢太好掙,競爭不充分,經營主體過多。因此,危機發生后,產業必然進入到清理競爭者數量,實現產業集中度的提高階段,產業集中度提高的過程是龍頭企業快速擴張的過程。
2016年3月瀘州老窖新董事長在瀘州老窖經營商大會上說:“白酒市場已經由機會型或擴張性市場,完成了向競爭型市場的轉變,白酒企業擴張動能將主要來自于市場份額搶奪。未來五到十年,中國白酒行業向品牌集中、向文化集中、向大企業集中的趨勢將更為明顯。一大批中小酒企和弱勢品牌將被市場淘汰,全國性名酒企業將憑借在品牌、資本、管理和渠道上的優勢迅速提升市場份額,中國白酒將迎來新的寡頭時代”。在白酒新發展階段的特征是名優品牌越來越大,弱小的品牌將會退出,行業的成長機會從人人有份轉向了大企業獨占式成長。這就是為什么茅臺在白酒行業還沒有完全走向困境時,就展現了超高速成長的原因。接下來的時間茅臺還會維持現有的速度持續成長,茅臺的成長速度要高于三聚氰胺后的伊利、蒙牛,因為伊利、蒙牛以及其他乳業企業產品基本是同質化的,有時候消費者今天買伊利,明天買蒙牛,并不專門追隨某個品牌。白酒則不同,茅臺與其它競爭對手是不同質的,茅臺的品牌價值和性價比大幅高于競爭者,在這種特征下茅臺的銷售量、銷售額的增長速度會快于乳業發生三聚氰胺危機后的蒙牛、伊利成長速度。同樣是危機爆發后產業進入必然的寡頭化、集中化和龍頭成長階段,但白酒品牌差異化強于乳業,導致茅臺會以更高的速度實現擠壓成長。這種成長是產業經濟學基礎規律決定的,茅臺進入了新的高速增長期,其持續快速增長是產業規律的表現,無法阻擋。
過去三、四年,圍繞貴州茅臺的錯誤認知和悲觀情緒,范圍廣、影響深,導致茅臺的估值嚴重與基本面脫節。當新高速增長展現時,茅臺估值處于較低狀態,投資的一般原理決定了,貴州茅臺將進入快速估值修復,用市場人士所熟悉的術語,這種快速的猛烈的估值修復就是戴維斯雙擊。年報季報公布的2016年春天茅臺將進入快速的戴維斯雙擊階段,修正長達4年的錯誤定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