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羅輯思維的羅振宇在“得到”專欄里,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學習方法,提到了如何學習的五個關鍵詞。我在朋友圈里看了一遍覺得挺贊,就發到了學員的微信群,今天再回憶卻發覺,這五個詞都回憶不全。 我們每天面臨著大量的資訊,刷完朋友圈后隨手轉發、收藏,可能過兩天就忘得一干二凈,對于最強大腦而言,可能也無法幸免,因為你沒有刻意要記憶,資訊就只是過眼云煙。我今天又讀了一遍,多做了一步,就讓我過目不忘,你想知道嗎? 羅振宇的這篇文章,最精華的部分在結尾做了總結: 我們這一代人有知識焦慮,沒有辦法,知識總量越來越大,負擔越來越沉重,我們的時間越來越碎片。怎么辦?原來傳統的解決方案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不能完全適用,所以我提出來的5個關鍵詞。 第一,人格,就是跟著人學,而不是跟著書本學,先降低我們的知識負擔,它幫助我們篩選和歸納。 那第二就是概念,通過掌握一個一個的新概念,搭建起我們的知識框架,再進來新的信息,我們知道把它放在哪兒。 那第三縫合,信息走來過去,我們不見得都記得住,只有我們通過表達一次,無論是像我這樣轉述,還是寫一則極其簡短的讀書筆記,在自己的生命和知識樹當中把它縫合進來,即使這些信息將來我們忘光了,我們也知道到哪里去找它。 那第四,就是碎片,這是我們提升學習效率,在這個時代幾乎是唯一的法門。 當然最重要的是目標,只有目標明確,不斷往前拱,我們才能把知識落實為我們行動的成果。這就是我學習的基本方法。
學習需要抓重點,圍繞我們的目標精選要記憶的部分。我的目標不是向他學習說話或寫作的思路,只是想了解他關于學習的主要觀點,同時思考可以怎樣輔助我的行動。這篇文章只有五個關鍵詞,每一點也比較容易理解,沒有太多細分條目,所以我沒有采用思維導圖。我們俱樂部的思維導圖管理師詹海波老師繪制成思維導圖,可供參考: 對我而言,記住這五個詞語就掌握了核心,就可以和別人分享,我嘗試用鎖鏈記憶法并繪圖呈現出來。 我畫了一個人站在格子里(人格),他手上拿著一本新概念,新概念破了用針在縫合,針的線上串起了一個個碎片,最后針扎向了代表目標的靶子上。 一兩分鐘便畫完了,我這畫畫的功底,其實也就小學生水平,你也可以做到。一般情況下,我只要畫過一遍,就可以印象非常深刻地記下來,并且可以保持很久!因為當我們對信息進行編碼之后,信息對我們而言就變得有意義,就容易黏在大腦里。
只是記住還不能靈活運用,我接下來借鑒拆書幫的讀書技巧(參見趙周老師的書籍《這樣讀書就對了》),用以下的三個步驟對我覺得重要的內容,進行閱讀后的消化: 1、用自己的話講出來。 2、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感悟談談。 3、想想接下來該如何行動。 先以第二個關鍵詞“概念”為例,羅振宇認為:掌握知識的本質就是掌握概念。 1、回顧一下我們以前的理化生課本,我們最終衡量自己學到的,其實也就是一些關鍵的概念,比如“電阻”、“有機物”等,概念是知識的壓縮餅干,好比是人體的整體骨架。 2、成甲的《好好學習》這本書是我中午翻看的,核心點就是一個概念:臨界知識,也叫“普世智慧”,弄清楚這個概念表達的是什么,怎么去使用,大致就可以算讀完此書了。 我想到《學習這回事》這本書里,作者塞巴斯蒂安說:“人類學習的所有秘密:人類無法記住世界和生活中的真實事物,而只能記住縮寫、簡化的名稱,以及人類會將縮寫繼續縮短成新的簡單符號等等。明確的說法是:人們從真實事物中的縮寫的縮寫中的縮寫中學習?!?/span> 羅胖所說的“概念”就是縮寫的一種,比如“思維導圖”這個概念,就包含了所有思維導圖的技法和心法,我們在交談時就不必解決一大堆,而只用這個詞語來代替。 3、接下來的行動:在寫作和教學中,要更加明確定義記憶法里不同方法的概念,明確其內涵和外延,并且對新的方法通過定義新的概念來強化,幫助讀者和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 剛才這個過程,就是羅胖提到的“縫合”,他說:“知識是自己的事,是從自己的內心盛開的一朵花,它一定是由內而外長大,外在的知識從你眼前飄過,那就是你的,你必須縫一針才是你的?!?/span>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輸出”,羅胖提出的方式有和別人說一遍、寫讀書筆記、轉發時附上一句話等,這也是常用的輸出方式。 我的輸出方式,一是寫讀書筆記,去年閱讀100本書都在簡書上寫了筆記,今年會挑有價值的書籍寫一些文章; 二是語音分享,重點書籍會在千聊進行分享,在講解的過程中加強理解。 三是繪制思維導圖,圍繞我感興趣的問題以及我的行動,把找到的答案畫在思維導圖上。 四是將核心的知識用記憶法記憶,我一般偏愛繪圖記憶呈現。 五是好書多次閱讀,將其結合我的專長,運用在我的寫作和教學之中。能夠用出來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 看了羅胖的這篇分享,我更堅定我2017的學習目標。我不再去追求一年讀了多少書,這一切都可能是過眼云煙,如果不明白目標在哪,東看看西瞧瞧的閱讀只是浪費生命,我今年會圍繞我的成長方向和寫作題材,進行主題式閱讀,讓閱讀更有深度。 這個過程中,可能在一些領域不知如何選書,或者看完書不知如何實踐,我也會親自去拜師學習,比如最近去上了10倍速影像閱讀的課程。 上完一些課程,也許掌握了一堆概念,但如果沒有靜下心來縫合一下,把這片知識的碎片,縫到我的知識體系里,并且去內化去實踐,那花掉的學費也會打水漂。 所以我要盡快去分享,去運用到我的課程和生活中,讓它融合為我的一部分,哪怕只是用到了一點點。 我不需要成為所有領域的專家,我只需要吸收不同的養分,成為我所在領域的獨一無二。 在學習之路上,我在一直探索著,因為我知道,學會如何學習,才能不被未來的社會淘汰。 袁文魁 最強大腦記憶教練,特級記憶大師,文魁大腦俱樂部創始人,學習類暢銷書作家,著有《記憶魔法師》《打造最強大腦》《教你輕松學習記憶法》等書籍,累計銷量15萬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