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傳統武術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傳承有著極其重要的位置,可以說是整個傳統文化歷史中必不可缺的重要分支。 中國傳統武術是在中國長久的獨特文化歷史中演變而來的,是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精髓,有著獨一無二的社會價值。要想將我國傳統武術文化與價值發揚光大,少不了社會民眾對傳統武術的使用,通過此方式來發揚其內在的精神要領。 第一段 冥心叩齒氣歸根歌訣 丹床八段錦,身端體松沉。 冥心平穩坐,呼吸細長勻。 慧劍插真土,兩目內凝神。 叩齒三十六,升降氣歸根。 練法 1.練習此功前,須身心平穩、松沉,端坐。 2.雙手握子午訣。 3.心要冥定,神要內凝,然后開始調理呼吸。呼吸之氣,做到深、細、長、勻,息息歸根(丹田)為妙。待身心靜定后,便可進行叩齒36次。 4.再根據意念小周天的途徑做深呼吸3次,口中津液吞下,氣歸丹元。 第二段 鳴響天鼓抱昆侖歌訣 片刻澄靜后,雙手抱昆侖。 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安神。 練法 1.3次深呼吸畢,氣歸丹元后,兩手抬至腦后,叉指抱住玉枕、腦戶(即昆侖)、強間穴,虎口向下。 2.上身緩緩前俯,同時呼氣,雙手扣抱不變,向里合臂,向前、向下壓伏;然后抬起,同時吸氣,兩臂展開,舒松雙手。如此1起1伏為1次,練習12次。 3.雙手自然放回膝蓋或兩大腿上,掌心下貼膝蓋,虎口向前,垂簾調息片刻。 4.抬起雙手,用兩掌心按住兩耳門,再用食指肚壓在中指背上,做彈下扣擊腦戶24次。 最后放下雙手恢復成起勢。由于其擊打聲音如鼓,故名曰“左右鳴天鼓”。 第三段 撼動天柱四六真歌訣 起落又復至,雙手抱腦門。 微擺撼天柱,二十四度真。 練法 1.調勻呼吸,身定心寧后,抬起雙手,抱住腦門。 2.以頸部為軸,頭部緩緩向左轉;左轉到一定程度時,繼回轉向右;右轉到一定程度再回轉;二目隨動。如此反復,左右各練習24次。 第四段 攪海漱津三口飲歌訣 赤龍攬水津,神水滿口勻。 漱津三十六,分作三口飲。 練法 1.微擺撼天柱后,回到自然靜坐的姿勢,兩手握固(拇指收屈于掌心,食、中、無名、小指扣握住拇指,卷曲于掌中成拳),置于小腹前,拳眼向上;兩目垂簾,內視鼻準。 2.舌頭在口內反復攪動,直至口內津液涌生;然后鼓動腮幫像漱口一樣,將津液(口水)在口中漱轉36次;接著將口中津液,分作3口吞咽入腹。 ![]() 3.兩拳松握成掌,結子午訣抱于小腹前,舌頂上腭,調勻氣息。 ![]() 第五段 搓摩腎堂燒臍輪歌訣 搓手摩腎堂,三十六數行。 調息一口氣,真火燒臍輪。 練法 1.坐定之后,抬起兩手于胸前,兩掌心相貼,相互搓動至熱極。 ![]() 2.兩手向后收至腰后,用掌心按住左右腎堂(即腎俞穴),掌指斜向下,虎口向外,由內向外一齊搓摩轉動,1圈為1次,練習36次。 ![]() 3.收手于小腹前結子午訣,身心松靜,舌頂上腭,兩目內視,呼吸自然,神氣凝聚,平穩坐定后,根據意念小周天運行法,調理深呼吸,氣歸丹田,此謂“采藥入爐”。采藥入爐后,便會產生真陽真氣,使丹田發熱,此謂“真火燒臍輪”。 ![]() 第六段 單雙轆轤綿練勤歌訣 左右轆轤轉,綿綿練之勤。 單雙三十六,動靜不離根。 練法 轆轤轉,是將手臂像古時候架在水井上打水的轆轤一樣轉動。轆轤轉又分單關轆轤和雙關轆轤。但是,不管是單關轆轤還是雙關轆轤,都要求內外結合,神氣凝聚,動作柔綿,連環一氣。 1.單關轆轤:右掌按住小腹,掌指向左,虎口向上;左掌收至左側腰后,掌心按住腎俞穴部位,掌指向右,虎口向下;上身略前俯,以肩關節為軸,肘帶動左臂作順、逆畫圓各36圈。 ![]() ![]() ![]() 2.換練右臂,方法要領與左臂相同。 ![]() ![]() 3.雙關轆轤:左右掌均按于后腰腎俞穴,左右手臂同時由下、向上、向前、向下轉動36次。轉動時,一起一落與呼氣吸氣相應,動靜不離其根。 ![]() ![]() 第七段 托按頂門腳舒伸歌訣 叉手雙虛托,翻掌按頂門。 三翻九按后,兩腳放舒伸。 練法 1.左掌心抱貼住右掌指背,虎口張開,兩拇指尖相接,兩掌心向上,抱于小腹前;調勻氣息。 ![]() 2.兩手叉指,掌心向上,沿腹前上收;至胸前時,翻轉掌向頭頂上方托起,兩掌心向上,仰面,目注掌背,略停片刻。 ![]() ![]() ![]() 3.翻轉掌心,向下按拍頂門,掌心按住頭頂,按動3下。 ![]() 按上述動作反復托舉、下按3遍。 4.再將兩手從面前緩緩沉下,松開手指,掌心向下放至兩大腿上,十指按于大腿內側,垂簾調息片刻。 ![]() 第八段 雙手前撥攀足頻歌訣 雙手向前撥,低頭攀足頻。 一十一次過,端坐再凝神。 周天搬運訖,百脈自調勻。 子前午后作,造化合乾坤。 邪魔不敢近,夢寐不能昏。 寒暑不能入,災病不沾身。 練法 1.兩腿平直舒伸之后,雙手向前伸,五指攀住兩足趾,頭部及上體前俯,面部貼近腿腳為妙。一伏一起,呼吸自然,向前攀撥11次。 ![]() ![]() 2.收兩腿,自然盤坐,兩手結子午訣,抱于小腹,做深呼吸3次,用意念小周天法。久久練習,真陽發動,周天暢通,百脈自然調勻,寒暑不入,百疾不侵。 ![]() 我國作為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其豐厚的文化底蘊在國際競爭中占有絕對優勢,我們要從傳統武術中汲取文化精髓。 目前,熱愛中國傳統武術和文化的人存在于世界各地,加大對傳統武術的保護和傳承可以增強我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團結我國各族人民,并把傳統武術的文化內涵在全世界發揚光大。 |
|
來自: 昵稱52216650 > 《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