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鎮位于廣州市白云區中部以及廣州市的幾何中心,在伴隨廣州中心城區高速發展的30多年間,自身也從一個廣州城郊農業鎮發展成為一個60萬人口、40平方公里建成區的物流基地和工業鎮。 太和鎮行政區劃有大源村、米龍村、石湖村、營溪村、田心村、草莊村、大瀝村、謝家莊村、沙亭村、頭陂村、和龍村、白山村、穗豐村、興豐村、永興村、夏良村、南村、南嶺村、柏塘村、北村、園夏村21個村民委會以及和珊社區、龍歸社區2個社區,258個經濟合作社。 地鐵14號線明年底通車 最新進度:11月20日,廣州地鐵公布了在建地鐵14號線最新施工進展,14號線如同開掛般存在,土建已經完成86%。建成后,地鐵14號線一期在嘉禾望崗站與2、3號線換乘,在新和站與知識城支線換乘,計劃于2018年年底建成通車。如無意外,太和、鐘落潭明年就進入地鐵時代啦! 廣州地鐵14號線站點:嘉禾望崗-東平-石湖-太和-竹料-鐘落潭-黎家塘-新和-太平-神崗-鄧村-江埔-街口 太和鎮規劃思路 在“不缺規劃、為地方發聲”的背景下,本次發展規劃拋棄概念先行的規劃思路,從實際需要出發,在上位規劃“分而治之”、發展機遇“蜂擁而至”的大背景下,廓清全鎮域的現實困境,找準符合基層利益的發展路徑,以“六大計劃、百個項目”為抓手,重點突出民生與社會治理,為基層政府的施政、區級政府的統籌謀劃提供既符合實際又不乏創新的工作思路。 本次規劃重點突出四個方面的規劃思路轉變: 一是從鎮中心區到全域管控轉變,做好“全域規劃”; 二是從外延擴張式向內涵提升式轉變,做好“存量規劃”; 三是從注重物質空間布局向城鄉治理轉變,做“民生規劃”; 四是從技術成果向公共政策轉變,做好“制度規劃”。 規劃思路 規劃內容 太和鎮發展規劃系統梳理了全鎮城鄉建設情況,統籌整合內部資源,對接市、區重大發展平臺,謀劃產城融合發展和轉型發展的新路徑。重點針對全鎮空間、產業、交通、服務、景觀、設施、城鄉統籌等方面存在的迫切問題,提出“六大行動計劃”+“近期建設計劃”,將太和鎮建設成為: 廣州市重要的民營經濟總部及化妝品等加工制造產業基地、廣州航空經濟示范區的綜合性服務基地、具有華南地區輻射能力的電商特色小鎮。 主要規劃內容 項目特色 特色一:探討超大城市邊緣區的小城鎮發展的重要實踐 太和鎮是典型的廣州市邊緣區小城鎮,本規劃從“協同規劃”、“區域一體化”、“共生規劃”、“規劃管治理論”等規劃理念角度出發,提出規劃應對,保障小城鎮健康、活力的城鎮化發展。本規劃還重點分析了在太和鎮行政管理體制有可能發生變化——鎮建制向街道轉變的背景下,太和鎮如何掌握主動權融入區域發展格局。對探索城郊向城央過渡的超大城市邊緣地區城鄉規劃的理論框架與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發展路徑 特色二:對鎮級空間規劃體系變革的一次全新嘗試 本次規劃轉變思路,自下而上,以現狀定問題,以問題謀項目,以項目推計劃,以計劃達目標。規劃編制框架創新性地引入了行動計劃,從重概念向重落地轉變,是介于戰略規劃和實施規劃之間規劃,從戰略到實施,為政府發展尋找有力抓手,以此推動太和城鎮空間有序發展。規劃最后輸出的結果為土地規劃調整建議、控規編制建議以及交通改善、環境美化、產業提升和民生保障的具體項目。 “六大計劃”內容示意 特色三:鎮級全域規劃的探索 本規劃覆蓋了太和鎮鎮域范圍內的每一寸土地,是對建設用地和非建設用地的一次全域謀劃。對太和各種類型存量用地的使用提出了具有針對性和可實施性的整合計劃;對鎮域范圍內的非建設用地提出了具體的保護和利用計劃和措施。并前瞻性的提出民生保障以及集體土地制度創新、管理體制等方面的政策配套建議,為將來的職能轉變打好民生與治理兩個方面的基礎。本次規劃重點關注城鄉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是珠三角全域規劃的一個較好的示范。 鎮域土地利用規劃圖 太和 即將迎來美好未來! 這么好的消息,告訴大家吧! 來源:白云社區網綜合白云規劃設計規劃三部 廣州地鐵 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