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癌癥協會,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和國際癌癥控制聯盟聯合發布了癌癥全球景觀報告,為全球癌癥患者提供抗擊癌癥的新途徑。世界各地的醫生和癌癥患者可以通過這些數據和見解武裝自己,來做出更好的決策 - 并努力終結癌癥。 該報告將幫助: 1.降低癌癥風險或在診斷后生活得很好; 2.醫療機構通過提供可靠的最新癌癥預防和幸存的信息與患者分享。 全球癌癥發病和死亡趨勢 到2025年,估計將有1,930萬新癌癥病例和1140萬癌癥死亡病例。 其中,肺癌是男性新發病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乳腺癌是女性新發病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發病率:肺癌和前列腺癌是男性中最常見的癌癥,其次是結腸直腸癌,胃癌和肝癌。 死亡率:肺癌最高,其次是肝癌和胃癌。乳腺癌是迄今為止女性最常見的癌癥,其次是結腸直腸癌,子宮頸癌和肺癌。 值得注意的是在女性中,乳腺癌是世界上140個國家中最常見的癌癥,而宮頸癌是39個國家中最常見的。一些國家例外,如在中國,肺癌最常見,韓國是甲狀腺癌。在男性中,前列腺癌是全球87個國家中最常診斷的癌癥,包括美洲以及歐洲,澳大利亞和非洲部分地區的所有癌癥。肺癌是俄羅斯,中國,東歐和北非部分地區(38個國家)最常見的癌癥。 癌癥的6大風險因素 癌癥可能由多種已知的危險因素引起,如生活環境、生活習慣和遺傳因素,其中環境因素是最為重要,并且許多是可以預防的。主要的癌癥風險因素包括煙草,感染,飲食和感染以及紫外線輻射。 1煙草 吸煙占全球所有癌癥死亡人數的20%以上! 目前全世界估計有13億人吸煙,其中絕大多數人吸食卷煙。所有形式的煙草都具有致癌性!已經證實:吸煙導致16種以上的癌癥,約占全球癌癥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 吸煙導致的16種癌癥:鼻咽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骨髓瘤、白血病、肺癌、肝癌、胃癌、胰腺癌、腎癌、輸尿管癌、結直腸癌、膀胱癌、卵巢癌、宮頸癌。其中:肺癌(81.7% )、喉癌(73.8%)、食管癌(50% )、膀胱癌(46.9%) 2感染 根據最近的一項分析,全球所有癌癥中有16.1%是由感染因素引起的。 四種主要致癌傳染因子 - 幽門螺桿菌,人乳頭瘤病毒和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 。
其他導致癌癥的不太常見的感染包括Epstein-Barr病毒,卡波西肉瘤相關皰疹病毒,人類T細胞嗜淋巴細胞病毒,肝吸蟲和血吸蟲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也間接導致一些癌癥,特別是與感染有關的癌癥。未來的研究可能會發現導致癌癥的其他感染和與已知感染相關的更多癌癥。 3職業因素 許多癌癥的發生與工作密切相關,包括間皮瘤,鼻咽癌,肺癌,乳腺癌,皮膚癌,膀胱癌,食道癌,軟組織肉瘤和胃癌。涉及的致癌物質是石棉,礦物油,二氧化硅,柴油發動機廢氣,煤焦油和瀝青,二惡英,煙霧,氡,四氯乙烯,砷。 4飲食 肥胖是乳腺(絕經后),結腸直腸,子宮內膜,腎臟,食道和胰腺癌的危險因素。 酒精與肝臟,消化道,乳腺癌和結腸直腸癌有關。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發布了關于飲食癌癥預防的膳食建議。 5紫外線 紫外線(UV)輻射是皮膚黑色素瘤的主要危險因素。據估計,全世界每年約有230,000例病例和55,000例黑色素瘤死亡。 6生殖因素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生殖習慣和女性荷爾蒙狀況發生了巨大變化。初潮年齡降低和平均出生人數減少,主要是在高收入國家。 女性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生殖危險因素與體內雌激素水平有關。初潮年齡較小會增加乳房組織存在高水平雌激素的年數。 另外,母乳喂養和生育可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而口服避孕藥和激素替代療法會增加患病風險。 終結癌癥的三大行動 在從預防風險因素到早期發現,再到治療和姑息治療的癌癥全過程中,都存在著對抗癌癥的有效方式,包括針對個體和群體的癌癥預防和控制干預措施。 1預防遠比治療癌癥容易的多,也更有效 限制煙草是最可預防的癌癥死亡的方式,它是一個最全球化的風險因素。 比如通過增加卷煙消費稅,無煙空氣法,癌癥相關科普,可以大大減少煙草使用,這是全世界可預防的癌癥的原因。 美國從1965年開始控煙,繼而又對吸煙時間、地點做出了法律限制,從1990年到現在,成人吸煙率從42.4%降到了16.8%,死于肺癌的男性降低了45%,女性降低了19%。 而我國,擁有全世界1/3的肺癌患者及1/3的煙民,不論是老煙槍還是青年小伙子,吸煙的人比比皆是。不過,近兩年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頒布室內禁煙的法規,希望能盡快在全國普及,降低肺癌的發病率。 空氣污染也占肺癌死亡人數的很大比例,可以通過使用清潔爐灶,清潔燃料,適當的通風來減少。 注射疫苗 針對乙型肝炎病毒和人乳頭瘤病毒的疫苗可分別減輕未來肝癌和宮頸癌的發病率,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如果9歲女孩接種疫苗,可在一年內預防70%的死亡人數,出生后接種乙肝疫苗可避免70萬人感染。此外,通過改善衛生和教育人們改變其高風險行為,可以預防血吸蟲血吸蟲病(丙型肝炎病毒)。防止有害陽光照射可降低患皮膚癌的風險。通過改善工作場所安全可以預防致癌的職業暴露。 2早期發現 及早發現癌癥意味著更有效的治療甚至治愈。 1、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約為99%! 2、甲狀腺癌----5年生存率大約為98%!(取決于不同的組織類型) 3、睪丸癌---5年生存率大約為95.1%! 4、黑色素瘤---5年生存率約為91.7%! 5、早期乳腺癌----早期(0期和1期)5年生存率:99%-100%! 人乳頭瘤病毒(HPV)測試可以早期發現乳腺癌。 在許多高收入國家,乳腺X線篩查減少了乳腺癌死亡率。 糞便潛血試驗篩查降低了臨床試驗中結直腸癌的死亡率。 低劑量螺旋CT掃描可以降低肺癌死亡率和降低死亡率。 3管理和治療 癌癥治療的主要方式是手術,全身治療和放射治療; 可以單獨使用或聯合使用。在那些治愈的癌癥患者中,可治愈性歸因于:手術(49%),放療(40%)和化療(11%)。疾病早期的最佳治療和診斷直接導致癌癥死亡率下降。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獲得優質癌癥診斷和治療的機會有限,導致死亡率與發病率的比率比發達國家高出約20%。 放療和抗癌藥物(包括分子靶向療法)的發展,使60%的癌癥患者能夠從放射治療中受益,并且世衛組織與癌癥生存相關的基本藥物清單部隊增加,成本相對較低。比如: ·博來霉素(用于治療淋巴瘤和睪丸癌) ·亞葉酸鈣(用于治療結腸直腸癌) ·卡鉑(用于治療卵巢癌) ,睪丸,肺,頭頸部,膀胱癌和宮頸癌) ·苯丁酸氮芥(用于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環磷酰胺(用于治療淋巴瘤和乳腺癌和卵巢癌) ·阿糖胞苷(治療急性髓細胞白血病) ·多西紫杉醇(用于治療乳腺癌和卵巢癌) ·阿霉素(用于治療乳腺癌,淋巴瘤,膀胱癌,骨癌和肝癌) ·依托泊苷(用于治療淋巴瘤,肺癌和睪丸癌) ·氟尿嘧啶(用于治療胃腸道癌癥)腸道和乳腺癌) ·異環磷酰胺(用于治療骨肉瘤) ·甲氨蝶呤(用于治療乳腺癌和膀胱癌,白血病,水皰癌和肉瘤) ·紫杉醇(用于治療卵巢癌,乳腺癌和肺癌) ·長春堿(用于治療淋巴瘤和睪丸癌和膀胱癌) ·長春新堿(用于治療淋巴瘤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他莫昔芬(用于治療乳腺癌) 關于最新的抗癌靶向及免疫藥物清單,請點擊:年終干貨帖!2018癌癥靶向及免疫藥物史上最全大盤點! 十大預防癌癥的生活方式 參考資料: http://canceratlas./image-text/?id=237&ref=2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