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嫦娥四號探測器逐漸接近月球的腳步,我的幻想觸須也被帶動著向月球背面同步摸索前行。對于即將上演的登月大戲,我此時急切的心情就像是盼著自己與嫦娥的約期盡快到來。
目前中國、美國和前蘇聯是世界上僅有的實現登月偉業的國家。美國號稱實施了載人登月,略勝中國一籌,而中國此次若能實現探測器月背登陸,可以說是彎道追平,與美國并駕齊驅。美國是送人登月,我們是月背登陸,各有千秋,但從語境時態來看,美國人是過去時(半個世紀前的老黃歷了。好漢不提當年勇哈。),中國人正處在現在進行時(前方無人帶路了,今后要靠自己帶頭咯)。 早在1969年,阿姆斯特朗將左腳小心翼翼地踏上月球表面,月球的樣子才終于被世人所見。
這第三張有點虐了,咱還是謙虛點比較厚道。 2013年12月14日,中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成功軟著陸于月球雨海西北部,傳送回來的月球地表照片是介樣嘀。 上面是咱們嫦娥三號和玉兔巡視器的美圖 。再配個對白倒很傳神。 嫦娥曰:玉兔,出來吧,給姐姐我拍個玉照留念先。背景要選好一點兒呦。 玉兔曰:好嘞!得啦!拍成了!姐姐也給咱小玉拍個唄。這可難得呀! 嫦娥復曰:來吧,圍我繞個圈,擺個POSE。 玉兔復曰:姐姐你拍好后,準備發到朋友圈嗎? 嫦娥再曰:那自然。你去隨便玩兒吧。我再給你拍個背影。 玉兔再曰:姐姐要和小玉保持聯系啊。我可玩著玩著就能睡著了。 嫦娥笑曰:我也會睡著的,不過你放心,咱倆都連著天線呢。有事兒會叫醒你。 已經掌握了定向軟著陸技術的中國人不去與美國當年的登陸點會師,卻另開先河,充分體現出了中國人不瞎摻和別人閑事,專心干好自家事的優良品行。這擱誰都得服氣。 咱們觀眾在地球上等著也是等著,不妨先做個月球科普,活躍一下氣氛。 月亮是個很神奇的存在。在古代,我們的先人就有“千里共嬋娟”的詩篇,不僅如此,月亮還是千古照人間。為啥這樣說呢?是因為,無論我們身處何時何地,看到的月亮臉龐都是一樣的(以滿月為樣本)。它就像一面明亮的鏡子掛在夜空,給地球上的人類提供了無限的遐想和夢幻。以現代天體學論解釋,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月球自轉軸始終指沖著地球,這樣的話,它就只有一面能讓我們看到,而其背部卻總是不露真相。這就好玩了。地球人類的天性偏偏就是,越看不到的地方,就越感到好奇。月亮,別瞞著我們嘿,說,你背后藏著什么呢? 月亮自是沉默,那就只有讓人類干抓撓,自發地亂搭腦回路了。各種版本花哨得很吶,最玄乎的莫過于有人說月球背面藏著外星人的軍事基地。我嘀個天吶!真嘀么?如果這次中國人登月真能證明此說,本人一定要大開腦洞,寫一本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科幻小說。有好事者要問,萬一我們抵擋不住外星人該當如何?嘿嘿,咱早就想好了——斷開游戲開關。這招絕嗎?(向劉慈欣先生學習哈。) 好吧,本人的小說尚處于科幻階段,咱們還是回來聊月球背面的真實事吧。
月球背面顧名思義就是月球的背面,乍聽起來像一句沒用話,可在天文學里則不然。它是個特有概念。月球背面是指從地球上始終不能完全看見的月表面積。從嚴格意義來講,我們能看到的月球表面大于50%。月球正觀測面與月球背面的面積不是所謂的兩個相等半球面。事實上,月球背面的18%由于有天秤動可以讓地球人定期觀測到,因而剩余的那32%(也有說41%的,這求證任務留給數學控們了)才被稱作月球背面。 拔出蘿卜帶出泥,這又引出了一個新名詞——天秤動。天秤動又叫天平動。針對月球而言,由于月球軌道的偏心率,還有月球自轉軸和繞地球轉動的軌道面的法線有6~7度的交角等因素而形成了鐘擺一樣的左右來回扭動。這種周期性震蕩就是天秤動。???沒明白?太專業了?那么,這樣吧,打個比方:你面前正站著個婀娜多姿的少女,于是就把目光很大方地奉送過去。少女可不會老老實實地傻站著讓你盯看,她會害羞地微微地左右搖擺,不僅讓你看到了她的正面,還讓你有機會從兩側偷窺到她后腰肩的邊緣部位。大概就是這么個意思。哦對了,月球要比少女活潑多了,它還會上下來回翻動呢。 又有讀者問了:那什么叫作偏心率、軌道面、法線、交角呢?這。。??峙碌米尡贝蠼淌趤硌a習了。我不管了啊,就把親愛的大家撂這兒了。感興趣的,可以自己網上百科去,我也是百科了之后才來這里白話的。
月球背面。直到看了它的高清照片,我才由衷地感嘆月球在漫長的歲月里為我們地球做了多少好事,挨了多少實錘呀!它奮不顧身擋下了不計其數的太空隕石,呵護了多少地球生命??!點名那些唱過《都是月亮惹的禍》的歌手,沒說的,你們都欠著月亮至少一萬個道歉啊。一個坑一聲對不起。
開玩笑了哈,最該給月亮道歉的是本人。本人算是深沉地愛上它了。可月球真正可愛之處就在于皮實,其背面不但沒有因千瘡百孔而岌岌可危,反而把飛星流彈盡數笑納而愈發變得臉糙皮厚。最佩服這種默默陪伴還有擔當的背鍋俠了。你們說是不? 但愿本人不稱職的科普演講沒把大家腦子搞亂了。 捎帶說說嫦娥三號探測器。它是在運用最新的遙感信息技術操控下運作著陸的,它是世界首次成功實施雙體(著陸體和巡視體)軟著陸的,它也是世界上在月工作時間最長的。超期服役這么多年后,它還有能力被喚醒。不簡單吶。借此還要向已經離我們而逝的嫦娥三號著陸腿設計師陳天智同志表達我們的敬意和懷念。我們還有很多兢兢業業的優秀航天工作者廢寢忘食地奮戰在各個崗位上。希望他們多多保重!
咱們再說說嫦娥四號有啥看點。它上面裝載了德國制造的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能探測著陸區的輻射劑量,為未來的載人登月航天員的危險度進行前期評估,提供相應輻射防護的依據。瞧見沒?這是準備載人登月的真實節奏啊!著陸方式將因地制宜改成垂直降落。工作方式也不分白天黑夜,每個時段都有活干。探測器還攜帶了一個“月面微型生態圈”, 里面放置了馬鈴薯種子、擬南芥種子、蠶卵、土壤、水、營養液和空氣以及微型相機和信息傳輸系統等科研設備。科學家將在這個小空間里創造動植物生長環境,模仿微簡生態循環。一個小導管會把自然光線導入罐子里,幫助這些植物和土豆種子生長。挺有意思吧? 我國已經于今年五月份先期發射了中繼星,更有的放矢地探明了月球即時情況,為后面的嫦娥四號打好前站,開展接引工作,鋪平一些道路。如今,在其有效扶助下,嫦娥四號已經順利實現完美剎車,被月球引力捕捉到,開始繞月運行,等待最佳的著陸時機(時間預計是本月31日前后)。智慧勤勞的中國人迂回到月球背后勇敢地發起了人類史上第一次月背登陸挑戰,無論成功與否,都是一次偉大的嘗試,一次驚人的壯舉,一次令全世界屏息聚焦的大事件。 我們已經叩響了月球背面的大門,那么離邁進大門的時刻還能遙遠嗎?耐心等著吧,朋友們,遲早有一天會看到月亮上傳來的迎賓聯歡盛況:寂寞嫦娥舒廣袖,吳剛捧出桂花酒。桂子樹下玉兔轉,廣寒宮中金龍游。
注:以上配圖取自360圖片網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