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說:“誰的執行力強,誰的地位就高,而不是誰出了好點子誰就厲害?!?/p> 決定我們人生高度的,往往不是想法,而是執行力。 決定企業高度的也不全是戰略,而是員工的執行力。 如果沒有執行力,再好的規劃也不過是一紙空談。那么,一支有執行力的團隊,到底應該符合哪些標準呢? 一、面對不解,決不質疑劉強東在某次會議中做了一個決策,結果一個高管說了一堆理由,質疑這個決策的正確性。意思很明顯:這個決策不靠譜。 劉強東一拍桌子說:“我請你來是研究如何完成的,而不是分析如何完不成的”。 一支有執行力的團隊,決不會執意決策者的意圖,完全信任決策者。他們將任務視為命令,決不存在什么討價還價之說,也許他們對于任務有疑慮,但是這決不影響團隊執行命令。 沒有人能保證所有的抉擇都是正確的,執行者要做的就是執行,而不是質疑。質疑就是在挑戰決策者的威信,如果讓執行者養成習慣,那么執行力將不復存在。 二、面對艱險,無所畏懼阿里巴巴集團CPO彭蕾曾說:“無論馬云的決定是什么,我的任務只有一個—幫助這個決定成為最正確的決定”。 所謂的執行力,就是條件要完成任務;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完成任務。 任務一下來,還沒開始執行,就說做不好,那么再容易的事情,也一定做不好。畏懼困難并不是一能力有問題,而是態度有問題。 對挑戰畏手畏腳,沒有一點想要完成的意思,這樣的心態去執行任務,哪有力度可言? 三、完成任務,追求完美有兩個員工接到了同一個任務——去市場問問玉米多少錢一斤。 A員工接受任務后,立刻前行,找到商家問到了價格又立刻回來,告訴上級玉米5塊錢一斤。 上級又問,那土豆多少錢一斤? A員工又跑到市場,問到了土豆的價格,又跑回來告訴上級。 如此重復了好幾次,A員工抱怨說:“你就不能一次問完嗎?” 這時,上級叫來B員工,交給他同樣的任務。 B員工回來之后,給了一份完整的報告,不止有玉米的價格,還有土豆、洋蔥的價格。 一個任務交下去,執行者不僅要完成,更要思索背后的邏輯,務必追求完美,這才是執行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