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氣經(jīng)天化五運|逢辰則化的含義 摘自張延生 《易與和諧》五運六氣 下面首先來分析“天干 ”的一些性質(zhì)、特點及其規(guī)律。 10 “天干 ”表示的是天球上的“緯度”。
不同的“緯度”又分別對應于各自內(nèi)外兩個層次(有界限)的“五色”。
這就是說,“天干 ”所處的位置不同,其“氣”(場)也不同,它所對應表現(xiàn)出來的顏色(電磁波頻 率)也就不同。也就是說,“萬物應之,各有色象。”
由于 “河圖”是“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以“河圖”之數(shù)而言, 其配“十干”】為:
1為甲,6為己。1、6都是北方之“水”。場性相同,所以甲與己相合。
2為乙,7為庚。2、7都是南方之“火”。場性相同,故乙與庚相合。
3為丙,8為辛。3、8都是東方之“木”。場性相同,因而丙與辛相合。
4為丁,9為壬。4、9都是西方之“金”。場性相同,因此丁與壬相合。
5為戊,10為癸。5、10都是“中央土”。場性相同。故而戊與癸相合。
天體的運行,會影響萬物的生成、成長和壯衰。由以上10個“天干 ” 構成的“五合”,就是我們所說的影響萬物的“五運”。【天干 的“五合” 就是我們所要了解的“五運”】。

天干 排序及合化表 
河圖數(shù)及結(jié)構圖
?五 運六 氣學說目錄索引|張 延生《易 與和諧》
摘自張延生 《易與和諧》五運六氣
《內(nèi)經(jīng).五運行大論》曰:
“丹天之氣,經(jīng)于牛女,戊分; 黔天之氣,經(jīng)于心尾,己分; 蒼天之氣,經(jīng)于危室柳鬼; 素天之氣,經(jīng)于亢氐昴畢; 玄天之氣,經(jīng)于張翼婁胃。 所滑戊、己分者,奎壁、角軫,則天地之“門”(“天門”)“戶” (“地戶”)也。”
其意思是說,
“丹天之氣”,是指五行“火”氣所化在天上的紅(赤)色。分布在 28宿的牛、女之宿和奎、壁(“戊分”指的就是這二宿的位置)二宿的位置。也就是說,這種“火”化之氣是分布在天上28宿的牛、女、奎、壁 四宿之間。
其中,“天門”、“地戶”的“天門”,就是指28宿的奎、壁之間或12 “地支”的戍、亥之間的位置。也就是說,“天門”在西北〈戌亥)方。
2 月“春分”而進人奎、壁二宿。天體運行到“辰”方時,其升到了最高的 位置。同時,白天開始變長、變暖。古人認為這是“日就陽道”之時。故 叫做“天門”。
“黔天之氣”,指的是“五行”中“土”氣所化在天上的黃色。分布 在28宿的心、尾和角、軫(“己分”指的就是這二宿的位置)二宿的位 置。就是說,這種“上”化之氣是分布在天上28宿的心、尾、角、軫四 宿位置之間。
其中,“天門”、“地戶”中的“地戶”,就是指28宿的角、軫之間或 12 “地支”的辰、已之間的位置。就是說,“地戶”在東南(辰已)方。
8月“秋分”而進入角、軫一宿。天體運行到“戌”方時,則太陽逐漸人 于地平之下。又因為“戌”月(陰歷10月份前后)以后天體(包括日照 強度)逐漸低于地平之下。相對的地體逐漸開始升高。且白天開始變短、 變寒冷。古人認為這是“日就陰道”之時,故稱為“地戶”。
因此,“五運”都起始于角、軫二宿位置之間。
“蒼天之氣”,指“五行”中“木”氣所化在天上的青色。分布在28 宿的危、室、柳、鬼四宿位置之間。
“素天之氣”,指“五行”中“金”氣所化在天上的白色。分布在28 宿的亢、氐、昴、畢四宿位置之間。
“玄天之氣”,指“五行”中“水”氣所化在天上的黑色。分布在28 宿的張、翼、婁、胃四宿位置之間。
前面咱們講了,傳說是“大撓”創(chuàng)造了以“甲子”方法來表述事物的規(guī)律的。可是,后來“風后”又將其演化成了“遁甲”。

?五 運六 氣學說目錄索引|張 延生《易 與和諧》
摘自張延生 《易與和諧》五運六氣
“遁”是指隱遁、截遁、隱蔽、躲藏、回避、幽不可測等意思。
“甲”是指“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
“遁甲”:
以“六戊”(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為“天門”。 在戌亥之間。
以“六己”(己已、己卯、己丑、己亥、己酉、己未)為“地戶”。 在辰巳之間。
由于“五運”都“起于角、軫”二宿之間,
甲、乙之年的“戊己”,其“五行”的“土”氣在天上所化的“黔天”的黃氣,經(jīng)于角軫二宿。
“角”屬于12“地支”的“辰”位;“軫” 屬12 “地支”的“巳”位。 其當年的“月建”得在戊辰或己巳起始。
由 于“戊辰”、“己巳”這二者的“天干 ”戊、己都屬“土”性,故為“土 運”。
乙、庚之年的“庚辛”,其“五行”的“金”氣在天上所化的“素天”之白氣,經(jīng)過角軫二宿。
“角”屬于12 “地支”的“辰”位;“軫” 屬12 "地支”的“巳”位。其當年的“月建”得在庚辰或辛巳起始。
因 為“庚辰”和“辛巳”二者的"天干 ”庚、辛都屬于“金”性,故為 “金運”。
丙、辛之年的“壬癸”,其“五行”的“水”氣在天上所化的“玄天”之黑氣,經(jīng)于角軫二宿。
“角”屬于12 “地支”之“辰”位;“軫” 屬于12 “地支”之“巳”位。其當年的“月建”得在壬辰或癸巳起始。
由于“壬辰”和“癸巳”二者的“天干 ”壬、癸都屬于“水”性,故為 “水運”。
丁、壬之年的“甲乙”,其“五行”的“木”氣在天上所化的“蒼天”之青(綠)氣,經(jīng)于角軫二宿。
“角”在12 “地支”之“辰”位; “軫”在12“地支”的“巳”位。 其當年的“月建”起始于甲辰或乙巳。
由于“甲辰”和“乙巳”二者的“天干 ”甲、乙都屬丁 “木”性,故為 “木運”。
戊、癸之年的“丙丁”,其“五行”的“火”氣在天上所化的“丹天”之赤(紅)氣,經(jīng)過角軫二宿。
“角”對應于12 “地支”之“辰” 位;“軫”對應于12 “地支”的“巳”位。其當年的“月建”起始于丙辰 和丁巳。
因為“丙辰”和“丁巳”二“干支”的“天干 ”丙、丁都屬于 “火”性,故為“火運”。
通過對以上講述內(nèi)容的分析,我們就很自然地知道了“運氣學說”中 “逢辰則化” 一說的來源。

?五 運六 氣學說目錄索引|張 延生《易 與和諧》
摘自張延生 《易與和諧》五運六氣
由以上的論述,我們還會發(fā)現(xiàn),“天干 ”所化之“運”,都是【一個 “陽干”與一個“陰干”合化而成的】。
10個“天干 ”各自都有自己的“本氣”。其【“本氣”】就是其各自對應的“五行屬性”——即木、火、土、金、水“五性”。
10個“天干 ”之間所產(chǎn)生的“合化”,稱之為“五運”。
“五運”形成風、熱、濕、燥、寒【"五氣”】。
如想知道某年是何“運”?就可以通過其“五緯”(“五行的屬性” )臨近于辰、巳之位時,其所處于什么“緯道”位置就行了。這就叫“登天門”。它主宰著一年的“運”。
【“氣”與“運”決定著天地之“門戶”的位置】。
比如:
“地戶”戊、己(土運)在角軫二宿之位時,則“天門”甲、乙必定在奎壁二宿的位置間。那么,甲、己之年,其“月建”就起始于甲戌或乙亥。
因為“甲”“乙”兩“干”均屬“木”性,“木主風”,所以,《素問 》曰:“土運之下,風氣承之。”
“地戶”庚、辛(金運)在角軫二宿之位時,則“天門”丙、丁一定 在奎壁二宿之位。因而,乙、庚之年,其“月建”應當起始于丙戍或丁亥。
由于,“丙”“丁”二“干”均屬“火”性(氣),因此,《素問 》曰:“金位之下,火氣承之”。
同理:
壬、癸(水運)位于“地戶”角軫二宿時,那么,“天門”戊、己 (土氣)就相應在奎壁之位。因而,丙、辛年必定起始于戊戍或己亥。
故 《素問 》曰:“水位之下,土氣承之。”
甲、乙(木運)在“地戶”角軫二宿,則庚、辛(金氣)在“天門” 奎壁之位。則丁、壬之年必起始于庚戌或辛亥。
故《素問 》曰:“風氣之 下,金氣承之。”
丙、丁(金運)在“地戶”角軫二宿之位時,則“天門”壬、癸 (水氣)在奎壁之位。戊、癸之年必起于壬戌或癸亥。
故《素問 》曰:“火位之下,水氣承之。”
“五運之氣”,“亢則害,承乃制。相反所以為功也。”
也就是說,“天干 ”合化的“氣”過亢或太盛,就會造成一系列的紊亂狀態(tài)的發(fā)生,使自然界中各種事物的穩(wěn)定與平衡,遭到破壞。只有對這些過于亢盛之“氣”加以制約、抑制或控制,便“氣”之間能相反相成、 互相制約、互為功用,從而才會達到事物應有的平衡和穩(wěn)定。萬物才能得 到正常的“運”“化”。
以上講的是“天干 ”及其所“運化”的“五運”與“五運”所“化” 之“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