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占惡性腫瘤的第二位。全世界胃癌的死亡人數超過40萬/年。中國、日本及韓國是胃癌的高發國。胃癌的預后取決于早期診斷率。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超過90%以上,而進展期胃癌生存率低。目前一致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癌的最重要病因。內鏡下準確判斷有無Hp感染是發現早癌胃癌的重要技巧之一。 1、有目的性地檢查是否有Hp感染 Hp感染( )---分化型胃癌---萎縮性黏膜內(發紅) Hp感染(-)---未分化型胃癌-非萎縮性黏膜內(發白或褪色) 2、正常胃黏膜表現 白光 胃竇 NBI放大 胃竇呈橢圓形腺管 白光 胃體 NBI放大胃底腺結構腺管呈圓形,提示Hp陰性 3、Hp有無感染的內鏡下表現 Hp感染(-) 集合靜脈的規則排列(RAC),如果在胃體見到整齊的集合靜脈,則診斷無Hp感染。 白光 NBI NBI ME Hp感染( ) 萎縮 腸上皮化生 雞皮樣胃炎 4、典型病例 例1 男、64歲 白光 胃竇萎縮腸化背景 白光 胃體上部小彎側可見凹陷性病變,表面發紅,周邊稍隆起
術后ESD標本 高分化黏膜內癌(M),Ly(-),V(-) 例2 男,59歲 白光 萎縮腸化背景
靛胭脂染色 NBI 可見清晰邊界,表面結構及血管不規則 活檢病理示:胃黏膜萎縮伴腸化及局灶黏膜內癌,患者最終選擇手術治療。 例3 Hp陰性胃癌 請參閱本公眾號上一篇文章《ESD胃癌篩查和診斷》 總之, 內鏡下Hp未感染較為可靠的表現為RAC( ),Hp感染的表現為萎縮、腸化、雞皮性胃炎等。準確判斷Hp感染是發現早期胃癌的重要技巧之一。 其余內鏡下表現及請參閱《京都胃炎分類》以及于光教授、一聽大師講課視頻。 沒有診斷,就沒有治療 長按關注 本公眾號為個人學習之用,歡迎大家關注討論 |
|